《狼圖騰》搬上銀幕 探人狼共存之道

電影《狼圖騰》改編自暢銷全球的小說,籌備期超過七年。

(綜合報道)今個復活節長假期,有幾套動畫上映,口碑都不錯,不過Elsie今次卻想介紹改編自暢銷書的電影《狼圖騰》,因這部在○四年出版的中國小說,曾被《亞洲週刊》選為年度中文十大好書,亦曾獲得「英仕曼亞洲文學獎」、獲香港電台選為十大好書,以往也有中學推介學生讀此書。不過,由於電影是改編,因此部分內容跟小說還是有點分別,然而,兩個小時的電影版,仍然非常精采,可讓觀眾反思人跟大自然的關係,提高環保意識外,當中把狼人性化的情節,亦帶出做人處事的智慧。 Elsie知道,小說《狼圖騰》是作者姜戎的自傳式故事,他曾在蒙古草原生活了十一年,其後再用三十年時間完成該鉅著,也是史上唯一一本以狼為敍述主體的小說。《狼圖騰》至今已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在全球七十多個國家發售,銷量達四百萬冊以上,港版亦重印了十七次,可見該書的吸引力。至於電影版方面,法國導演Jean-Jacques Annaud曾數度獲奧斯卡大獎,包括最佳外語片,過去他也拍過熊、老虎、美洲豹等動物電影,有「最會拍動物」的奧斯卡導演之稱,因此電影不論在內容和視覺效果上,都值得期待。 《狼圖騰》的故事發生在一九六七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期間,「知青」陳陣和楊克,因為「上山下鄉」運動,從北京去到內蒙古烏拉蓋大草原,住進遊牧民族畢格利的蒙古包,過住放羊、養馬的生活。一次,陳陣被一群狼包圍,慶幸後來能脫險,但從此卻被狼的野性所吸引,後來更偷養了一隻小狼,為日後故事埋下伏綫。 原來,自古在蒙古人的思想中,狼是天神「騰格里」派到草原的守護者,是維護生態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因此,遊牧民族跟狼群可說是有特定的共存模式,且向來也相安無事。然而,當城市人來到大草原,他們不理解大自然的法則,因為貪心,先偷去狼群用來過冬的食物,引來狼群報復,後來又因過度開發草原,破壞大自然生態,引發一場「滅狼風暴」。 在電影中,導演把狼拍得很人性化,亦通過戲中蒙古老爹介紹狼的性格,例如牠們擅於忍耐,即使在捕食時也不會急於一時,反而會通過觀察,等待適當時機才出擊,某程度上也是智慧的表現;此外,牠們有組織能力,甚少單獨行事,這些特質,其實也可套用在做人處世上。 Elsie認為,電影版《狼圖騰》拍得精采,當中有很多大場面令人印象深刻,好像草原風光,景色就非常壯麗,另外戲中一場狼馬戰役,亦使人看得非常緊張。事實上,由於電影牽涉大自然的生態,當中少不免出現動物間弱肉強食的畫面,也有蒙古人為防止狼群數目增加,而有殺害小狼的情節,這些鏡頭都可能令人感到不安,所以電影未必適合年紀太小的兒童觀看,家長需要留意。 Elsie當日看電影時,遇到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蔡若蓮,完場後再跟她討論劇情,原來她也跟Elsie一樣,認為電影給她的感覺很深刻,從教育角度看,亦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例如人類跟大自然的關係,也可提醒同學應從多角度思考,不要因循固定的思考模式。 蔡校長說,她本人未有時間看原著,但看過資料,了解過該書的內容,加上她以往在教育局任職時,知道小說版《狼圖騰》曾是推介中學生閱讀的讀物之一,而現時電影版上映,她估計會有更多中學生再讀此書。 「電影中的大草原,給人很有人情味的感覺,人跟大自然是可以溝通,關係亦很密切。狼的角色,亦可以讓人反思,好像童話故事中的狼,可說是『無隻好』,但電影中的狼卻很有個性,同學可以思考,為何要把某些形象定型為負面?其實有時候,那些常被標籤為負面的形象,也有正面的價值。」蔡校長說,同學在多元化的社會生活,有時會有既定看法,她鼓勵同學易地而處,可能會有新的看法。 另外,蔡校長認為電影也拍出人性的弱點,同學可反思戲中人的做法,從而訓練自己的批判性思考;對於電影內弱肉強食的場面,蔡校長就說,印象中原著更血腥,因此她亦認為小學生未必適合及明白,高中學生會較為適合。 Elsie知道,近日有出版社因電影《狼圖騰》上映,所以又重新推出小說版,如果看完了電影版,感到有興趣的,可以再看文字版,比較兩者的不同吧。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