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專訪|「足跡書房」不賣書 自由閱讀滋養生命 店長:香港人的書房
【Yahoo 新聞報道】炮台山富利來商場近年活化,各式小店進駐,足跡書房(Traces of Books)就在一樓其中一角盡頭。這裡不賣書、不借書,提供自由的空間讓人免費看書。店長Map希望書本能夠滋養疲乏不已的讀者,在這裏休息一下,重新上路。
攝影記者:Davies
足跡書房沒有什麼規矩,僅要求脫鞋入內。看完書後,亦可隨手放下,不必在意,這裡9成時間沒有店員,一切講求自律及尊重。店長Map認為這裡像圖書館,記者卻覺得不能借書,更似一間對外開放的書房,Map就說:「咁呢間書房唔係屬於我嘅,係大家嘅,係一間香港人嘅書房」。
書架藏驚喜 書本找讀者
這間香港人的書房,只有約100平方呎,麻雀雖小,卻包羅萬有、恬靜舒適。書房約有2000至3000本藏書,涵蓋文史哲理、小說、散文、工具書、兒童圖書等;地面一隅堆著大疊《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雜誌),一邊書架的頂層則放著厚厚的中英文字典,「因為而家都無人識查字典啦,係好珍貴嘅古董,要擔梯上去睇」。
書房的藏書僅略為分類,有人會隨意擺放,亦有強迫症人士忍不住幫忙執拾。細看書架,會在同類書中忽然看到其他書種,是教人會心微笑的驚喜,「好得意嘅,每一次你坐唔同位置,你都會搵到唔同嘅書,咦?點解呢本書喺呢度嘅?咁你就攞嚟睇喇」。藏書反映性格,想洞悉藏書人心思,要花點時間靜靜觀察。Map相信,書本會自行找到讀者,「入到嚟你覺得你想睇一本書咩,其實係呢本書決定咗搵你,讓嗰本書同你說話,我係咁諗」。
消除疲憊 放下眼淚
Map曾遇過一位女士,坐下良久,忽然拿起一本書閱讀,看完便開始哭起來,隨後嘆了一口氣:「終於喊得出啦」,就起身離開。Map說,希望書房提供一個休息的地方,即使看書看到睡著也不要緊,「一個人係要休息先可以再上路㗎嘛」。她亦歡迎大家自行帶喜歡的書來閱讀,甚至做功課亦可。
對於Map而言,文字要在書裏才立體。實體書有重量、觸感、書香,揭書時有聲音,「睇網上嘅嘢係有距離感,但攞住一本書,我可以活生生走入作者嘅世界」。Map的父親亦是文字愛好者。他從前會剪報貼在A4紙上,寫下閱讀感受,寄給在美國讀書的Map。他生前經常說,書本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文字需要細味,在不同時候會找到不同意思及目標。
「世界幾亂都好,最重要係知自己做緊咩」
書房成立一年多,每日平均5至6人到訪,全自助形式營運,大部份時間都沒有店長,開店及關門都靠隔離店幫忙。Map曾發現有人偷書,亦有人借走書本後再歸還,「我唔介意,人係要懂得去尊重,世界幾亂都好,最重要係你知唔知自己做緊咩」。她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律及自省的能力,大部份人的心底深處都有良知,「佢做得一次,做唔到第二次㗎喇,你要有一份信任,先可以繼續同人有關係」。
本身是社工的Map,書房開支全靠正職收入維持。對於書房能否持續經營,她說無法控制外在環境等因素,「喺有限嘅環境裏面,繼續做一啲無限嘅工作,雖然係唔容易,但呢個係我仍然想喺香港做嘅嘢」。
除了足跡書房(Traces of Books), 她亦和朋友展開其他「足跡」(Traces)系列,租用毗鄰的店舖,開設「足跡之光」(Traces of Light),以及「港景講情」(Traces of Love Hong Kong)網站,同樣費用全免。前者提供簡單伸展及舞動工作坊;後者則是一個記錄香港的網站,歡迎任何人拍下香港的照片,交給他們,「但要話畀我聽,呢個地方你點解想留低一啲聲音或故事」。
【足跡書房】
地址:炮台山富利來商埸一樓29號舖
開放時間:14:00-20:00(周一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