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人】停課教師追蹤學生IG關心近況 自設網課支援DSE考生:阿sir喺度
【疫情下的人】十年樹木,中學歷史科教師張往栽種本地教育事業逾十載,疫情下首次經歷網課與提早暑假。種植需要氧份,這兩年本港莘莘學子卻連呼吸一口清新空氣也成奢侈,張往指「好多初中生冇見過同學仔冇戴口罩嘅樣」,他心疼學生失去校園時光,亦失去跟移民同學親身道別的機會。這段期間張往轉為教授網課,由學生的Zoom鏡頭觀察到他們的家庭狀況,「有啲同學要喺屋企戴口罩上堂,會唔會有家人感染而影響佢學習?」他反思身為老師除了準備教材,應如何關心學生。
ViuTV劇集《教束》盧Sir(劉俊謙飾)提醒學生「一個真正的領袖不應該高高在上,應該成為眾人的僕人。」停課期間,張往會特設Zoom網課時段,支援應屆DSE學生,陪學生操練試題,「提供材料畀學生按自己需要操練,學生自發完成後聯絡我,我幫佢哋批改」,讓失去課堂生活的考生不至在家單打獨鬥,有個另類「課室」維持備試節奏與規律。他指在第五波疫情下應考公開試的考生,面對的挑戰特別大,「想學生知道有需要就搵阿sir,阿sir喺度」。
「直到陸運會先見到同學仔個樣」
疫情橫行兩年多,初中生班主任張往指,現時初中級別學生均沒有享受過正常校園生活,本年一月第五波疫情未大爆發時,他任教學校「有幸」舉辦到一次陸運會,「比賽期間可以除低口罩,直到陸運會先見到啲同學仔個樣」,100米賽跑短短十幾秒,學生可一睹同學們的「真面目」。他回想「有段時間回校上半日課,一般學生下午唔可以留校」,而他任教學校規定「冇打針學生唔可以留校參加課外活動」,變相老師要「記住邊個打唔打針,再安排活動」,成了疫情下一種模式。
本港正值移民潮,張往指有同學移民是常見的事,「耐唔耐都有兩、三個」,他感慨疫情奪走了同輩親身送別的機會,「以前仲可以由同學仔準備份禮物,搞個聚會、影張相,好好同啲同班同學say goodbye,現時係純粹知道佢走咗喇⋯⋯」不能親身見面,張往指部份學生在舉辦網上聚會如聖誕聯歡會時,會構思適合開Zoom也可以玩的遊戲,如大電視、估歌仔等。一班慣用電子產品的新生代,回歸最簡單小遊戲,卻享受到難得的朋輩歡樂時間。
學生IG Story成關心渠道
沒有校園生活的日子,師生相處機會大減。張往指疫情前他較少會用WhatsApp與學生溝通,「最多只係班上開一個大group,方便通知學生重要資訊」,現時則會較多用WhatsApp與學生對話,例如有學生欠交功課,他會透過文字對話了解同學是否有困難,是否家中有不便,或者是真的忘記了做功課。張往指,由學生的Zoom鏡頭可觀察到他們的部份家庭狀況,「有啲同學要喺屋企戴口罩上堂,會唔會有家人感染而影響佢學習?」部份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也影響了他們的學習進度,「有啲屋企環境唔係太適合上堂嘅學生,在家學習會明顯拉低咗(成績)」他認為思考學生的需要,也是老師的責任。
張往亦會追蹤和留意學生IG,關心其近況,「佢哋唔開心未必會直接講,但會share咗啲唔開心嘅story或者post」遇到這種情況,他會留言給學生表示關心。張往坦言,透過社交媒體與學生溝通,未必每位老師都贊同,「有啲老師會擔心喺身份上,同學生唔夠距離」,他認為每位老師都有自己想法,也很欣賞一些老師會為學生上門派考卷和送物資。
學生晚上交功課照批改
撇開「為人師表」的規範與身份,教師在下班後也是需要休息的普通市民。張往指,自從在家工作後,他的工作與生活界線變得較模糊。「全日唔同時間都ready,同事或學生都有機會WhatsApp搵我」。他指曾有DSE考生在晚上用WhatsApp交功課,自己亦會照樣 批改,務求盡快改好給學生。
今個學年提早放暑假,張往認為「冇放假感覺」,他解釋指以往暑假代表一個學年的結束,如今卻在學年未結束的情況下度過,學生亦要做測驗卷和較多功課。對於政府曾徵用學校做全民檢測場地,學校提早暑假後政府又延後計劃,他擔心一旦疫情有第六波大規模爆發,「會唔會又要徵用學校再做?」
疫下反思教學態度
網課教學曾令不少教師與家長抱怨種種,張往指,他已漸漸習慣網課模式,反而在疫情下他反思的是教學態度,「寧願教少啲,但教哂最重要嘅嘢」,又指「疫情下冇得如常,環境逼自己反思,最核心教學價值,關心學生讀書成績前,可以先關心佢屋企情況,唔好太快去判斷學生情況」。他認為「香港嘅學生不斷被塞好多哂上身,缺乏時間休息、玩樂、與人相處去成長。」盼政府安排抗疫的教育政策時,要多考慮學生實際需要。
語本《管子.權修》:「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除了莘莘學子繼續吸收新知識,一位好老師亦身教如何停課不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