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的中醫診治

常言道「一白遮三醜」,可見白皙的肌膚是東方女性所崇尚的膚色。但要是臉上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出現有一塊沒一塊的白斑,不但影響外觀,還為患者造成精神困擾。

這些白斑俗稱「白蝕」,西醫稱為「白癜風」,中醫稱之為「白駁風」,屬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色素脫失性皮膚病,主要是由於局部皮膚黑色素減少或消失而引起;多表現為局部皮膚顏色變淡、變白、白斑界限鮮明,不痛不癢。輕者僅局部出現白斑,重者白斑可融合成片,屬頑固性慢性皮膚病。

中醫關於白癜風病名的記載早見於隋代《諸病源候論•白癜候》,因此對診治此病具有獨特的認識。中醫認為白癜風的內因與肝、腎、脾的臟腑氣血失調有關;主要包括先天肝腎不足、後天飲食失節、脾胃運化失調、五志七情所傷等因素造成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

腎為先天之本而藏精,精血源於腎而藏於肝,肝腎同源,精血互化,共同為皮膚等組織器官提供營養物質。如果腎精虧虛,可導致精不化血,或肝血不足,血不能化精,以致皮膚絡脈失於濡養,生成白斑。

肝主疏泄,與人體氣機活動關係密切,因此情志刺激、精神緊張最能影響臟腑氣機,導致氣機失調而發病。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氣血失和,經絡不通,肌膚得不到氣血榮養,引起局部色素脫失而發病。

脾胃同居中焦,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果飲食不節或其它原因損傷脾胃,使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氣血生化不足,則令肌膚失於濡潤,也可引起皮膚出現白斑。

因此臨床上,常處於壓力環境、過度勞累、飲食不節的人,往往容易誘發白斑或令白斑增加,使病情加重。

白癜風患者的白斑位置雖沒有明顯的主觀不適,看似無症可辨,但臨床上細心查察,患者往往表現出肝、脾、腎等臟腑不同程度的氣血不和症狀,如情緒緊張、脾胃功能失調等。中醫治白癜風亦不著眼於局部白斑,而是從整體觀出發,因應個體差異,辨證論治,以補益肝腎、疏肝理氣、健脾益氣為主要用藥原則,再配合梅花針叩刺白斑處,以調節局部經脈氣血,祛風通絡,使失和的經脈暢通,氣血暢行,令白斑處逐漸恢復顏色。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註冊中醫師謝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