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污水正式入海 首批排放7800噸

東電的工作人員抽取核污水檢驗。(電視畫面)
東電的工作人員抽取核污水檢驗。(電視畫面)

【本報綜合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昨日完成稀釋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檢測,確認放射性物質氚濃度達標,氣象條件沒有任何問題,已按照政府計劃在東京當日下午1時(香港時間中午12時)開始把核污水排海。

日媒指出,核污水分兩階段排海,第一階段是先稀釋核污水,再儲存於上游水槽,確認放射性物質濃度低於日本標準後,再實施第二階段排放。根據規定,核污水中的氚濃度在當地時間上午10時(香港時間上午9時)前,必須低於每公升1,500貝克。若當日天氣惡劣,出現巨浪,導致監測船無法出海檢測,就可能需要取消排放計劃。

年內分4次排放

東電昨日確認氚濃度為每公升43至63貝克,符合標準,天氣亦無問題,會按計劃透過海底管線把核污水排放入海。東電在早上的臨時記者會宣布,昨日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預計為200至210噸,每天的排放情況將在次日公布,而首批核污水排海將持續17天,合計排放約7,800噸。此前,東電曾指2023年預計排放3.12萬噸,分4次排放,每次約排放7,800噸,合共排放的氚總量是5兆貝克,為東電年計劃的20%。

日本電視台公開東電排放核污水的最後準備工作情況,可見工作人員抽取核污水樣本檢測,確認當中的氚濃度,並用白色器皿裝好經稀釋的核污水。核污水在排放前必須經過稀釋,東電使用約1,200噸海水稀釋約一噸處理水,再輸送到大型水槽。

開始排放作業時,東電啟動排水泵浦,存放核污水的大型水槽約7分鐘便會蓄滿,核污水溢出至旁邊的豎井,再流入與豎井連接的一公里海底隧道,估計約1,000秒後抵達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