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黑碼踏一步 全面撤銷應盡早

中港兩地年初通關後,現時過內地口岸仍需使用「黑碼」,口岸不時出現人龍。
中港兩地年初通關後,現時過內地口岸仍需使用「黑碼」,口岸不時出現人龍。

中港兩地自年初全面通關後過關的人流大增,每逢周末口岸都湧現長長的過關人潮,而其中一個積聚人龍的原因,是至今過內地關口時仍需填寫俗稱「黑碼」的「健康申明卡」。東網全新節目《東呼即應》近日接到大量讀者反映,北上仍需使用「黑碼」超不便,口岸大排長龍情況難改善,上周六(16日)晚《東呼即應》促請有關方面盡快取消「黑碼」後15小時,深圳當局隨即於昨晨公布簡化程序,刪除8項填報資料,推出第11版「黑碼」便利市民通關,印證《東呼即應》發揮為民發聲作用。不過,即便「黑碼」簡化了程序仍需輸入資料,而深圳推出多項優惠吸港客北上,港府亦推「夜繽紛」吸引包括內地旅客在內的消費者,無論立法會議員、普羅大眾及商界都倡議港府向內地爭取全面取消「黑碼」,相信能夠達至多贏局面。

深圳口岸辦公室於昨日早上11時發出公告,指內地海關總署為進一步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便利人員往來工作,優化調整了健康申報內容,形成了第11版俗稱「黑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

出入境免申報居住地及座位號

新版「健康申明卡」按照入境、出境和往來港澳人員等不同場景設置不同申報項目,刪除「境內居住地」、「座位號」等申報內容,簡化「旅居史」、「聯繫方式」的填報要求。優化後的入境申報內容由18項減至10項,出境申報內容由17項優化至9項,往來港澳人員申報內容由11項優化至9項,並已於上周六凌晨零時正式上線啟用。出入境人員可使用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通過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互聯網網頁、掌上海關APP等多種渠道進行申報,對於無法通過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進行申報的人員,可在口岸現場通過自助申報驗核一體機、紙質健康申明卡等方式進行申報。

入境處數字顯示,剛過去的周五及周六共有45萬人次北上,同時南下的內地訪客,兩日則合共有16.9萬人次,意味過去兩日北上港人數字,高出南下內地客1.6倍。深圳當局亦覷準香港北上人潮,推出多項優惠吸引港人北上消費;另一方面,港府亦不敢怠慢,上周公布「香港夜繽紛」詳情,冀望留住港人在港消費之餘,亦吸引包括內地旅客在內的人士訪港,提振本港經濟。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形容,港深「拉客」有如「攻防戰」、「捉緊一盤棋」、「劃出楚河漢界」,若要全港市民均留港消費是天方夜譚,兩地恢復通關後,每逢周末都有逾20萬港人北上消費,情況已成趨勢,對本地餐飲及零售業構成很大挑戰。他認為港深兩地市場各有千秋,並非零和遊戲;而本港餐飲界雖受租金、人工及食材等成本限制,難以廉價取勝,反而應提升質量及提供更多特色食品,吸引市民留港消費。

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指,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遊歷之餘,本港亦應同時吸引大灣區約8,000萬旅客訪港,並透過夜消費,以達致真正融合。他建議簡化夜間商戶擺賣的牌照發放要求,讓更多表演者、文創小店,以至小食檔能於晚間擺賣,強調各地市場均有自身特色及優勢,例如本港是免稅港,大部分產品都免稅並且是正貨,相信可令遊客購物時更有信心。

全面取消黑碼 議員指民心所向

議員江玉歡冀望國家盡快全面取消「黑碼」,無論對本港或內地居民都屬好事。她指現時疫情已消退,中港兩地市民往來頻繁亦是大勢所趨。

江玉歡稱目擊許多長者因不諳輸入黑碼資料,而在過關的閘口呆站,甚至要向附近的陌生人求救,將個人資料交由其他人代為輸入,亦有洩漏私隱之虞,加上部分關口把關不嚴,不少人直行直過令黑碼形同虛設,她更曾因要輸入黑碼資料,而差點錯過登上高鐵,「個黑碼閘口人流管制,我差一分鐘就上唔到高鐵。」故此全面取消黑碼,亦是民心所向。

內地自年初與港通關後推出「黑碼」,市民必須使用智能電話才可以顯示。
內地自年初與港通關後推出「黑碼」,市民必須使用智能電話才可以顯示。
現時過內地口岸仍需使用「黑碼」,不少長者不諳使用。
現時過內地口岸仍需使用「黑碼」,不少長者不諳使用。
新版「健康申明卡」的入境申報內容由18項減至10項。
新版「健康申明卡」的入境申報內容由18項減至10項。
入境處指剛過去的周五及周六南下的內地訪客,合共有16.9萬人次。
入境處指剛過去的周五及周六南下的內地訪客,合共有16.9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