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是老人「專利」? 新儀器助自我監測
「姑娘,我仔仔年紀細細就有糖尿病?糖尿病不是『老人病』嗎?」
「我才三十多歲便患上糖尿病,可以斷尾嗎?」
這些都是我的病人知道患上糖尿病後的各種憂慮,其實近年不少患上二型糖尿病的病人都是年輕人,甚至有小朋友。根據《香港兒童糖尿病紀錄冊》團隊的數據,本港每月平均有七名兒童確診糖尿病,數目更是急速上升,由1997至2007年共有198名兒童確診,急升至2008至2017年的391名。研究顯示,近年不少人的生活模式改變,加上運動不足及不良飲食習慣,都成為越來越多人患上糖尿病的原因。
年紀輕輕 血糖爆標
是否患上糖尿病,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體內的胰島素 —— 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體內的血糖,當身體吸收過多糖份,而胰臟不能產生足夠胰島素或出現胰島素抗阻,血液中便存有過多葡萄糖,那就算患上糖尿病了。我有一位年輕的男病人,確診糖尿病時只得16歲,雖然年紀輕輕,但發現糖尿病時血糖指數已經「爆標」,有14.9度,糖化血紅素亦有8%。他平日很少做運動,愛吃油膩煎炸食物,導致肥胖問題,本身已經是患上糖尿病的高危群組。在抽血檢查證實體內胰島素足夠,但由於肥胖而出現胰島素抗阻,會令身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即使身體分泌了胰島素,也無法發揮正常功能,而引致血糖過高。
身體不會放假 對自己健康負責
由於那位男孩正值發育時期,除了處方糖尿病藥甲福明,我們的團隊更建議他先重點減重,提高運動量及開始改變飲食習慣,同時監測血糖的變化。這位男孩知道自己健康出現問題,便聽從我們的建議,增加運動量。他決心加入籃球隊,非常勤力「打波」,短短幾個月便減了十多公斤。最後,血糖回復了正常水平,也不再需要服藥。不過,我經常都會提醒我的病人「身體不會放假,一年365日都在運作」,儘管血糖水平回復正常,也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持續監測血糖。
新儀器助持續監測血糖
糖尿病雖然是長期病,但越早發現和配合醫護人員的建議和治療,便越能夠讓血糖得到控制。我曾經有位52歲男病人一直服用多種口服藥控制糖尿病,因為工作繁忙,他只是間中在空腹時檢測血糖,約在6至7度之間,由於肥胖及糖化血紅素亦有9.1%,代表血糖過高,醫生建議他開始每天注射GLP1受體促效劑,但他不相信,於是糖尿科護士建議他佩戴連續血糖監測儀,在他手臂上安裝了一個小型感應器,可隨時查看皮下組織的葡萄糖數值。一用之下,病人發現原來他餐後血糖飆升,最終接受醫生建議。
根據香港糖尿聯會數據,現時香港約有70多萬人患糖尿病,即每十人就有一位是糖尿病患者,更預計這個數字會繼續上升。糖尿病會引發潛在併發症,包括心臟病、中風、糖尿腎病、糖尿上眼及糖尿腳等。糖尿病的成因,包括基因遺傳、生活習慣及肥胖等等。我們的醫護團隊會為病人度身訂造治療方案,但不能缺少的最有效治療一定是病人積極面對,持續管理血糖水平,以下是一些有效管理糖尿病的方法:
1. 均衡飲食:注重均衡飲食、控制糖份攝取及多吃高纖維食物。用餐時先吃蔬菜,增加飽足感後,再吃肉類和澱粉質,可減慢糖分吸收。
2. 多運動:有過重問題的病人要多做運動,減輕體重。
3. 藥物治療: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有針劑和口服藥,病人可以與醫生商量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規律用藥。
4. 持續監測:除了常見的「篤手指」傳統血糖機,現時有新型的連續性葡萄糖監測儀,病人佩戴一個小型感應器,可以24小時連續測量葡萄糖水平,透過手機觀察葡萄糖讀數在運動、飲食和服藥下的變化。
撰文:九龍東醫院聯網糖尿科顧問護師莫碧虹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