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健康餐騙案 付款後即被block 真餐廳地址被挪用

網上健康餐騙案 付款後即被block 真餐廳地址被挪用
網上健康餐騙案 付款後即被block 真餐廳地址被挪用

【獨媒報導】近年網上騙案愈趨猖獗,詐騙內容充斥各大社交媒體平台。本網日前接獲多名市民投訴,指在社交媒體訂購健康餐並付款後﹐隨即被對方封鎖。該些專頁挪用真實餐廳地址,有被利用的店家向《獨媒》表示無奈。另一些真實經營的網上健康餐店家,批評騙徒影響行業經營。消委會向《獨媒》表示,今年首四個月接到兩宗相關投訴,涉款約 2,000元,提醒市民慎選商戶。

香港人重視健康,但未必人人有時間煮食,外送健康餐大行其道。有騙徒看準趨勢,在 Facebook 平台上建立專頁,以平價健康餐作招倈,並在平台上大賣廣告,每次訂購需預訂 20 餐或以上。

26 歲的 OL 林小姐,因有意減重,在平台上搜尋「健康餐」等字眼後,看到一間名為「Carrotbox 中式西式便當」的帳戶,以「低卡健康餐」配上多幅餐盒照片作廣告宣傳,好奇下留言查詢,客服回覆指「訂 15 餐 $570 平均 $38/1 餐、訂 20 餐 $680 平均 34/1 餐」,並提供詳列不同食物卡路里的餐單,稱每日可自由選餐及即日送餐。由於餐單設計精美,且帳戶上有大批用戶留言等,她不疑有詐,隨即透過轉數快轉帳 680 元至對方提供的帳戶上。惟收錢後對方即人間蒸發,並將其封鎖,「佢話星期日會有人覆返我揀餐,但到星期日我成個 page 搵唔到,先知自己奶嘢」。

「Carrotbox 中式西式便當」提供詳列不同食物卡路里的餐單。
「Carrotbox 中式西式便當」提供詳列不同食物卡路里的餐單。
「Carrotbox 中式西式便當」與林小姐的對話
「Carrotbox 中式西式便當」與林小姐的對話

林小姐其後報警,警方回覆指收款的轉數快帳戶早前亦涉另一宗同類案件,將立案控告帳戶提供者,不過相信對方僅屬詐騙集團控制的傀儡帳戶,料難以追回金錢損失。

另一名苦主李小姐,指因為帳戶上設有門市地址,且與客服對話期間,有人曾向其出示「持牌食物製造廠牌照」圖片,加上眾多「有興趣」、「pm」等留言,「成件事好真,真係無諗過會係假」,最終損失 900 元。

《獨媒》成功接觸共約 10 名苦主,每人被騙去 570 至 900 元不等,合共逾萬元。

「Carrotbox 中式西式便當」的帳戶,=配上多幅餐盒照片作廣告宣傳。
「Carrotbox 中式西式便當」的帳戶,以「低卡健康餐」配上多幅餐盒照片作廣告宣傳。

該專頁聲稱的地址,實為一間西式咖啡店,店內負責人向《獨媒》表示,早前接獲一名聲稱購買了餐券的客人來電,始知被騙徒利用店址行騙。負責人對此大感無奈,強調店內無提供相關服務,已舉報相關帳戶並考慮報警處理。

事件只屬冰山一角,社交媒體有一個名為「健康餐騙徒狙擊團」的群組,有多達 420 名成員,除「Carrotbox 中式西式便當」外,另有不少以各種名目的聲稱健康餐訂購服務專頁,有網民列出相關疑似詐騙的帳戶名單。有成員指「對幾百蚊嘢真係冇咁咗(左)check 又(右)check 心態」,另有成員稱因家中有老人需送餐,以為找到平價送餐,怎料被封鎖後始發現「原來全部送餐都系假!」大呻「心身真系好累,照顧老人家已好食力,仲要遇到呢啲賤人,(真係)一蚊都畀多!」

網上騙案令老實經營網購健康餐的商戶亦受影響,主力在網上售賣健康餐的 One meal,早前曾被騙徒偷取商標,已報警處理。公司發言人指,品牌設有官方網站和聯絡電話,付款是連結信用卡平台,可供客人分辨真偽。他批評騙徒令真心希望健康飲食的市民受騙,並對網購失去信心,影響整個行業。他提醒詐騙平台定價極低,根本難以支付成本,呼籲市民付款前先考慮清楚。

營運健康餐生意多年的 Fitasty,負責人指曾聽聞有客人提及網上健康餐騙案,惟因公司的網上平台已營運多年,「大家都 follow 咗我哋好耐」,加上產品於大型連鎖超級市場有售,營業額幸未受影響。不過她批評騙徒影響行業風氣,呼籲市民應留意商標,並多於線下購買健康食品,避免光顧「純網店」。

詐騙專頁常用的圖片
詐騙專頁常用的圖片

消委會回覆《獨媒》表示,今年 1 月至 4 月期間,共接獲兩宗透過社交媒體訂購健康餐的投訴。涉事消費者分別在繳付 650 及 1,300 元費用後未有收到健康餐,欲聯絡商戶時被封鎖。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避免轉帳至個人銀行戶口,並選擇設有退款機制的支付方式如信用卡。一旦商戶未能提供貨品或服務,消費者可要求信用卡發卡中心代為向商戶銀行取回預繳而沒有送貨之款項。

警方發言人回覆指,截至去年,網上購物騙案數字多達 8,950 宗,呼籲買家多留意可以社交平台網店特徵,例如專頁或會刊登廣告以提升知名度,甚至聘用打手給予好評或留言,製造多人光顧假象,惟當中相片多從其他網店擷取,建議市民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如有懷疑,可以「防騙視伏器」輸入電話號碼、社交媒體帳號等作風險評估。

受訪者提供過戶截圖顯示,騙徒擁有不同帳戶作收取金錢,料為傀儡帳戶。
受訪者提供過戶截圖顯示,騙徒擁有不同帳戶作收取金錢,料為傀儡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