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懶人包|兩候選人政策取態、對華立場 選戰如何影響國際形勢?|Yahoo
【Yahoo 新聞報道】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即將於 11 月 5 日舉行。
這次美國總統大選,早已出現過不少戲劇性情節,包括 6 月的第一場總統辯論後,民主黨臨時換將,改由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代替 81 歲現任總統拜登,對陣事隔 4 年捲土重來的共和黨「狂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外界關注賀錦麗能否後來居上之際,特朗普於賓州造勢大會上遭遇槍擊,令民眾憂慮,美國是否已面臨政治暴力新常態。
從 7 月二人分別成為總統候選人以來,競選活動開跑逾三個月,在最後大直路,多份民調均顯示二人支持度旗鼓相當,七個搖擺州份的選情尤其緊張,足以左右大局。放眼國際,俄烏戰爭、中東局勢、中國和北韓的軍事動向,動蕩的時代中,美國大選結果將如何影響國際關係?
《Yahoo 新聞》為讀者整理候選人背景、他們的政策立場分歧是甚麼,及一旦當選, 對國際形勢可能帶來的影響。
相關報道:美國大選・懶人包|一文讀懂選制:何謂選舉人票、搖擺州分? 何時有結果?|Yahoo
Q. 參選總統的是甚麼人?
賀錦麗
民主黨是自由派政黨,主要立場包括推動民權、建立廣泛的社會安全網,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措施。民主黨陣營的總統候選人,是現任副總統,60 歲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
賀錦麗出生於加州的奧克蘭,擁有非裔和印度裔血統,父親是史丹福大學教授、母親是一名醫生。賀錦麗具法律博士學位、律師資格,曾任三藩市地區檢察官、加州總檢察長、美國參議員,為現任副總統,是美國史上級別最高的女性政治官員。
賀錦麗的副手,是明尼蘇達州州長、60 歲的沃爾茲(Tim Walz)。從政前,他曾擔任公立學校教師、美式橄欖球教練和國民警衛隊隊員。
特朗普
而共和黨則是美國的保守派政黨,別稱是「大老黨」(Grand Old Party),主張低稅率、縮減政府規模、支持槍械管有權、對移民及墮胎等加強限制等。共和黨陣營的總統候選人,則是曾在 2017 當選過總統,78 歲的特朗普(Donald Trump)。
特朗普出生於紐約市皇后區,其家庭是德國移民後裔,父親是一名地產商。特朗普遺傳了家族的投資眼光及經商頭腦,同樣以房地產生意起家,商業王國其後不斷擴充。他同時有媒體人身分,曾參與真人騷、不同電視節目,演出過數部影視作品,在社交媒體 Twitter 粉絲數目達 9000 萬。
特朗普一直深受共和黨人擁護,今次已是他連續第三次獲得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
特朗普的副手,是俄亥俄州參議員萬斯(J.D. Vance),年僅 39 歲,因出版回憶錄成為暢銷書作家而成名,曾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伊拉克服役,後來在加州從事風險投資。
其他
傳統兩大黨之外,亦有其他小黨加入選戰,包括綠黨總統候選人斯坦(Jill Ellen Stein),她批評民主黨背棄對工人階級、年輕人和氣候議題的承諾,又直斥共和黨完全無視這些領域,民調顯示她全國支持度約 1%。不過綠黨受到民主黨抨擊,質疑投票給斯坦,實際就是投票給特朗普。
還有自由意志黨總統候選人奧利弗(Chase Oliver),他支持改革移民制度,主張結束向海外駐軍、削減政府開支,又強調要維護確保槍權的憲法第二修正案。獨立候選人則包括韋斯特(Cornel Ronald West)、憲法黨的特里、爭取社會主義和解放黨的德拉克魯茲等。
已在 8 月退選的小羅拔甘迺迪(Robert Francis Kennedy Jr.),是美國已故前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姪子,他退選後已表態支持特朗普。
Q. 選民關心的焦點議題?政策立場分歧在哪裡?
經濟
對美國國民來說,選民最關心的議題莫過於民生經濟、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的困境。Covid 疫情後,國內生活成本大漲,特朗普主張對外國進口商品全面徵收關稅,經濟學者認為有可能進一步推高物價。但根據民調,特朗普被認為在處理經濟問題方面的能力較賀錦麗優勝。
賀錦麗提出的經濟政策強調增加投資公共基礎設施與綠色能源,支援中產階級,及打擊壟斷行為,計劃提高對企業和富人的稅收作為財源。
移民政策
另一個受關注的是移民政策,特朗普提出驅逐數百萬名非法入境的移民,繼續修建與墨西哥邊境的圍牆,並封鎖美國邊境,也將透過改變庇護政策等措施縮減合法移民人數。
賀錦麗對移民立場則相對友善,她主張推動在國會待審的邊境安全法案,加強邊境執法,繼續維持有條件暫停受理庇護的管制方案,全面改革庇護制度以修補體系缺失。
墮胎
賀錦麗是墮胎權的支持者,自從美國最高法院 2022 年推翻有關女性墮胎合憲權的「羅訴韋德案」(Roe vs. Wade)以來,國內爭取墮胎權呼聲日高,賀錦麗一直倡議在全國範圍的保障生育權立法,明言「女性有權為自己的身體做決定」。
特朗普曾公開在反墮胎抗議活動上發言,他没有公開支持全國範圍內的墮胎禁令,但支持各州就墮胎權自行制定法律,而反墮胎的美國福音派群體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者。
氣候問題
賀錦麗提倡向污染者問責,支持美國繼續留在《巴黎氣候協定》中,並提高美國對極端天氣和氣候災害的抵禦能力,建立「繁榮發展的清潔能源經濟」。
特朗普則表示,如果當選,美國將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他將停止對風能補貼,增加美國的石油開采,並希望美國實現能源自給。
性小眾(LGBTQ+) 權利
賀錦麗曾以地方檢察官身分主持同性婚禮,她支持通過《平等法案》,確保美國的性小眾群體在醫療、住房和教育方面不受歧視。
特朗普的反跨立場非常鮮明,在選前高調製作反跨性別及非二元性別者的廣告。特朗普反對跨性別權利,並表示將再度實施跨性別者的參軍禁令,他還希望禁止跨性別女性參加女性體育項目。
Q. 公眾形象?
賀錦麗經常強調其中產階級背景,對照富豪階級出身的特朗普,以此打「親民牌」。賀錦麗對墮胎自主權的鮮明立場,增加了她在女性選民群體中的優勢,被認為更捍衛女性權益,獲 Taylor Swift、Beyonce、前第一夫人米歇爾等名人公開支持。
由於特朗普被寄望能夠扭轉現時美國的經濟困境,加上商界對拜登政府積壓的不滿,一些科技界鉅頭開始站在特朗普一方,其中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富商馬斯克,加密貨幣交易所Gemini 創辦人Winklevoss 兄弟等,另外,終極格鬥聯盟 UFC 執行長 Dana White 亦曾公開為其站台。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涉嫌在 2016 年大選前,偽造商業文件以隱瞞向成人片女星丹尼爾斯(Stormy Daniels)提供掩口費。案件在紐約州被裁定34項控罪全部成立,特朗普成為第一位因刑事檢控被定罪的美國前總統。法官早前決定將判決日期由原定 9 月 18 日推遲到11 月 26 日,即選舉日之後。意味著即使他勝出選舉,亦有可能因罪入獄,然而案件並不影響特朗普擔任總統的資格。
Q. 對國際社會影響?
加沙戰爭
中東局勢緊張,以色列和加沙、黎巴嫩等地的戰爭不斷升級,衝突持續。一直以來,美國作為以色列最大的支持者,無論民主、共和兩黨均傾向支持以色列。過去阿拉伯裔選民和大部分少數族裔選民一樣,都是民主黨的支持者,不過如今有愈來愈多阿拉伯裔選民響應「不表態」,即不支持任何候選人,亦有阿裔選民考慮選擇明確表態聲援巴勒斯坦的綠黨,或獨立候選人韋斯特,以抗議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
在加沙問題上,賀錦麗提倡「兩國方案」,要確保「以色列安全,人質獲釋」,同時「加沙苦難結束,巴勒斯坦人民能夠實現尊嚴、安全、自由和自決的權利」。她呼籲應結束加沙戰爭,亦曾指責以色列未有盡快停火。然而,賀錦麗並不支持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表示會支持以色列自衛的權利。
特朗普聲稱自己將結束中東地區衝突,以拉攏穆斯林組織群體支持。不過,特朗普在2016年至2020年任期時的親以色列立場有目共睹,不但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停止資助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等。外界相信如果特朗普當選,其立場將延續上一任期時的取態,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應會進一步深化。
俄烏戰爭
相比兩黨在中東問題上的曖昧,對俄烏局勢的態度分野就比較明顯了。賀錦麗致力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侵略,她已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至少會面六次,拜登政府早前宣布向烏克蘭提供15 億美元的能源、人道主義和其他援助。
賀錦麗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將與烏克蘭站在一起,努力確保烏克蘭急需的關鍵武器和資源。
特朗普雖然也承諾結束烏克蘭戰爭,但他未有進一步詳細說明。對於拜登政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特朗普長期持批評態度,又曾公開表示,如他再度入主白宮,可在 24 小時內結束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而他在擔任總統期間,多次公開讚揚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強大」、「精明」等,都令人憂慮,他若當選,或會向烏克蘭施壓,迫使其向俄羅斯割讓領土。
Q. 對中國取態?
對華政策方面,無論賀錦麗或特朗普目前均沒有太多着墨, 外界普遍認為,無論民主黨或共和黨當選,都不會改變美國對華強硬的政策趨勢,預料都將持續對中國施加經濟和戰略壓力。
特朗普在其上一次任期發起對中國的貿易戰,拜登政府則延續了對北京的強硬立場,出台多項對中國的出口限制,這方面分析相信,賀錦麗將大致保持與拜登政府一致策略,目前她就中國議題未有太多表態,在台海問題上的態度亦較為低調,僅表示將確保「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
台灣
即使如此,美國的親台灣立場預期會延續,特朗普表示,如果中國「進入台灣」,將對中國商品徵收 150% 至 200% 的關稅。他聲稱如果再次當選,中國將會三思而後行,因為「我跟他(習近平)的關係非常穩固。我不需要(使用武力)。」
香港
2020 年美國大選時,特朗普下令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制裁中港官員,獲不少港人支持,甚至出現「trump 粉」。而特朗普今屆競選亦有就黎智英案表態,他日前受訪時指,一旦當選會要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釋放黎智英。
另一方面,賀錦麗競選拍檔華茲(Tim Walz),過去長期關注中國與香港人權問題,多次表達對香港民主運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