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得出的路邊野花小草名字!尋香港原生植物
當遊走在山野間,被綠樹青山包圍時,你可有想過路旁的野花小草、地上的碎花落葉,也有自己的名字與故事?香港這片土地上,有著超過二千種原生植物,靜待我們細看與發掘。
本身是自由創作者,是畫師、作家,也是寫作導師的葉曉文,十年前經任雜誌主編的朋友引介,開始為雜誌書寫自然生態。後來獲出版社招手出書,由一個一年最多行幾次山的文青宅女子,變成一星期往山裏「尋花問柳」幾次的龍友。她走訪山野,拍下並紀錄香港本地原生植物,再用水彩一筆一劃描繪成百多幅植物圖鑑,集結成兩本《尋花:香港原生植物手札》,述說自己遇上和發現植物的過程、植物的特點和習性,以及一些耳提面命的藥用價值和民間智慧。
這天,我乘了一個多小時的船,走進自然,造訪曉文在荔枝窩的家,讓她帶我們走一次尋花之路。
曉文約兩年前搬進這個每日只有一班船往來、十多人聚居的客家村落。她初次與這地方結緣,是數年前短暫駐留了距離荔枝窩約半小時步程的梅子林,畫下了後來廣受遊人歡迎的壁畫。後來她為了便於打理與朋友在荔枝窩開墾的農田,索性搬過來過起田園生活。
曉文說,從前住在長沙灣,要尋花就要去行山。現在住進偏遠鄉郊,一踏出家門就是郊野和大自然,處處是靈感。果真,我們只是繞著小村莊走了一圈,就已經看到了不少原生植物,有常見的野牡丹、用作製茶果的雞屎藤、果實酷似鹹蛋超人面孔的銀葉樹,還有毒性強烈的海芒果和常被非法砍伐的土沉香等。
我們邊走邊看,我隨手一指,曉文便能將這些植物特點娓娓道來。但原來曉文本來對香港自然生態並不熟悉。中文系出身的她,起初也花了大功夫翻查書籍,才把那些科屬習性摸透。但文學的滋養,讓她能以特有的視角切入,看這些植物。她每發現一種本地原生植物都會追本溯源,翻查山海經、詩經、楚辭等,嘗試尋找他們在古籍裏的蹤影。然後也終於明白古人所寫詩詞裏的意境,能夠共情。
杜牧曾寫到「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當中的草豆蔻,也是香港的原生植物。曉文從前不明白為何香味濃烈的豆蔻,會用來形容含苞待放的靦腆少女。直到看見草豆蔻開花時,花尖的那抹粉嫩,才豁然明瞭。原來形容的不是香味,而是花的形態。
大家日後行山時,看到陌生的小花小草、大樹藤蔓,不妨佇足細看,也許亦能從山野中找到共鳴與詩意!
撰文、攝影:Ali @ali.ve.er
這篇文章 叫得出的路邊野花小草名字!尋香港原生植物 最早出現於 BetterM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