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丨孩子的錢應該由誰來管?放手不等於放任,這樣做讓孩子學懂自主!

育兒丨孩子的錢應該由誰來管?放手不等於放任,這樣做讓孩子學懂自主!
育兒丨孩子的錢應該由誰來管?放手不等於放任,這樣做讓孩子學懂自主!

記得在數年前一則關於香港書展的電視新聞,記者訪問一位年約7-8歲的女孩想在書展買甚麼,女孩興奮地回答:「用零用錢買圖書和漫畫書!」記者接著將咪遞給其母親,母親回答:「暑假嘛,都是幫女兒買點補充練習啦!」鏡頭拍著女孩目定口呆的表情,令人忍俊不禁。不知那些補充練習是否用女孩的零用錢來買呢?如果是,就真是婉惜了。

根據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於2021年進行的《親子理財調查》結果顯示, 超過六成有年幼子女(就讀幼稚園或小學)的受訪家長表示會給孩子零用錢,用途包括交通、用膳、應急等。然而,只有五成的受訪家長認為孩子擁有「自己的金錢」概念。這正正反映了為何有些子女會「洗腳唔抹腳」、「一有錢就身痕」,彷彿沒有儲蓄概念——「既然這些零用錢並不屬於我,為何我要把它儲起?花光不好嗎?反正父母很快就會要求該怎樣使用,我對我的零用錢並沒有真正的話語權。」這也許就是這些孩子的心聲。

育兒丨孩子的錢應該由誰來管?放手不等於放任,這樣做讓孩子學懂自主!
根據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於2021年所作的研究《管教與金錢研究》顯示,只有五成的孩子認為自己「擁有金錢」。

說到這裡,家長往往就會說:「我明白,你叫我學習放手嘛!要讓孩子自主。但明知他會犯錯,也不管嗎?唉!何時鬆、何時緊,很難掌握啊!」的確,基於對子女的愛,家長既想放手,又不忍放手的矛盾,是難以言喻的。然而,已故發展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就曾經提出,管教子女不只是考慮父母對子女的管束程度(Demandingness),還要考慮父母對子女有多接納和關懷(Responsiveness)。Baumrind以這兩個指標,將家長管教模式分成以下四類:

育兒丨孩子的錢應該由誰來管?放手不等於放任,這樣做讓孩子學懂自主!
育兒丨孩子的錢應該由誰來管?放手不等於放任,這樣做讓孩子學懂自主!

從以上四大類可見,比較理想的該是「恩威並施」的管教方式。所謂恩威並施,就是要對子女既規管亦關懷,尊重子女的意願,同時亦讓子女明白規管背後的原因。不少研究皆指出,恩威並施能讓子女的心靈發展變得健康。就以零用錢為例,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告訴孩子:「這些零用錢是屬於你的,你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來管理,無論是買喜歡的東西、買日用品、儲起來、還是與人分享都可以!同時,爸爸媽媽很想知道你喜歡甚麼、你打算要來做甚麼,因為我重視你。亦因為我重視你,所以我會在必要時給你意見。」如此一來,孩子們既有自主權,父母亦可從中給予指導和幫助,孩子不但可學好理財,更促進了親子關係。

孩子很不容易渡過了大考,迎來期待已久的暑假,在玩樂放鬆之餘,亦是孩子們學習管理金錢的好機會。各位家長可與子女一起商討和制定每週開支預算以及訂立儲蓄目標,將開支和儲蓄目標加在一起,作爲每週的零用錢金額。適逢假日,家長亦可邀請孩子一起到商店購物,讓他們帶上屬於自己的零用錢一起選購貨品,從中學習分辨想要的和需要,並讓孩子自行決定要買甚麼,及後再互相分享想法。只需每週花一點時間和子女回顧用錢的經驗、歸納當中的理財知識和技巧,長遠定能看見成效,提升子女的理財觸覺。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文章由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姚紹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