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訪港千萬善款助建伊館 盤點王室命名香港建築地標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逝世震動港人,部份以其命名的建築仍屹立至今,包括伊利沙伯醫院、伊利沙伯中學和伊利沙伯體育館。翻查資料,英女王訪港籌得款項往往用於香港,例如資助逾千萬元興建灣仔伊館。「香港逸事」張朝敦博士指出,英女王命名的建築物大多具功能性,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英女王在1952年繼位,翌年伊利沙伯女皇二世青年遊樂場館(俗稱九伊或舊伊)落成,由時任港督葛量洪主持揭幕。此場館當年建築費80萬元,是九龍首座及亞洲最先進的室內體育館,館內掛有慶祝女王加冕巡行的肖像油畫。場館最終在2008年10月下旬拆卸,重建為現時的麥花臣場館。
相關體育場館:舊伊、新伊、體育學院
雖然「九伊」已經消失,但灣仔伊館仍然屹立。翻查《華僑日報》舊報道,伊館原本計劃命名為「摩利臣山室內運動場館」,後來為紀念英女王1975年訪港,在女王同意下,獲命名為伊利沙伯體育館(俗稱新伊)。
英女王對香港體育事業的貢獻,體現於多個體育場館。伊館的興建費用有賴女王間接「籌款」,包括女王訪港紀念金幣銷售收入1300萬元、王室訪港紀念基金撥款1000萬元,其餘由市政局和港府資助。翻查《南華早報》昔日報道,伊館最終興建費用高達4700萬元,在1980年開幕啟用時,時任港督麥理浩形容,伊館是香港當時最好的體育場館。
1977年時值英女王登基25周年銀禧紀念,當年設立的女王登基銀禧紀念基金(The Queen’s Silver Jubilee Appeal Fund)把活動所籌款項用於香港,包括有份捐款興建銀禧體育中心。該中心1982年開幕,1991年易名為香港體育學院。
其他獲准以女王命名的建築物包括伊利沙伯中學,當年總建造費逾200萬元,1956由港督葛量洪爵士夫人主持開幕禮;港人熟悉的伊利沙伯醫院在50年代籌建時,原本暫名「新九龍醫院」,1958年11月改以英女王命名,1963年啟用,至今服務香港市民近60年。伊院附近有伊利沙伯醫院路、伊利沙伯醫院徑。
英女王命名建築多屬功能性
「香港逸事」張朝敦博士指,開埠初期至今香港不少地方以女王、國王命名(見文末表)。維多利亞女王死後50多年,仍出現與其名字相關的「維多利亞公園」。後來登基的愛德華七世在位僅九年,因此本港未有太多地標以他命名。其後喬治五世在位長達25年,就留下較多地標痕跡。
及後的愛德華八世在位時間極短,仍有一條主要幹道以他命名,即現時的太子道;喬治六世在位正二戰前後,香港未有以他命名的地標,只有在動植物公園中央的銅像作紀念。到伊利沙伯二世在位,以她命名的地標則多是功能性的建築物,如體育館和學校等。
中文譯名存差異 女王變皇后
值得留意是,早年在街道命名過程,中文譯名與英文差異頗大,例如Queen's Road是紀念維多利亞女王,卻譯作皇后大道;Queen Victoria Street亦譯作域多利皇后街。
歷史掌故專家吳昊在著作《老香港鏡繪浮生》提到,1954年之前街道命名在政府眼中只是芝麻綠豆小事,政務司將街道譯名責任交給手下師爺辦理,師爺因個人喜好、中英文程度參差,於是出現不同街名。至1954年後,街名改由市政事務署及新界理民府負責,方法較科學化,會向郵局、田土廳、馬路部查詢意見才敲定名字。
*喬治六世在位正值二戰前後,香港未有以他命名的地標,只有在動植物公園中央的銅像作紀念。
資料來源:張朝敦博士及《Yahoo新聞》記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