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納二價疫苗獲准在港應用 科興疫苗將投入私人市場
衞生署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批准莫德納二價疫苗在港應用,藥廠表示會盡快安排疫苗供港。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相信,有關疫苗未必會納入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有需要的市民很可能要自費接種。 至於已納入政府接種計劃的科興疫苗,生產商則表示將投入私人市場,市民可以在私營機構或診所接種。生產商亦計劃捐出數千劑加強劑疫苗,供3至12歲的兒童接種。
衞生署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批准莫德納二價疫苗在港應用,藥廠表示會盡快安排疫苗供港。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相信,有關疫苗未必會納入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有需要的市民很可能要自費接種。 至於已納入政府接種計劃的科興疫苗,生產商則表示將投入私人市場,市民可以在私營機構或診所接種。生產商亦計劃捐出數千劑加強劑疫苗,供3至12歲的兒童接種。
外國一名醫生媽媽,因好奇剪開子女的牙膠玩具,怎料牙膠內原來長滿了黑色的霉菌!她本來打算將女兒的牙膠玩具「傳承」給兒子,但剪開之後被嚇得立即棄掉。 任職醫生的媽媽Katie,最近在短片平台上載影片,指女兒Amelia剛長牙時很喜歡一款長頸鹿牙膠玩具。一年後女兒長大了,她打算將長頸鹿牙膠「傳承」給兒子,但因為兒子都喜歡長頸鹿牙膠,而多買了同一款牙膠玩具。 她在影片中表示,該款牙膠上有個氣孔,一直好奇裡面的狀況,故此開拍短片即場用剪刀剪開了女兒的長頸鹿牙膠玩具。結果一剪開令她大為震驚,原來牙膠內部已嚴重發霉!她形容當時一度作嘔,噁心程度令她把玩具及剪刀一拼丟棄。 「這東西曾經放在BB的嘴邊,太噁心了!」 Katie說到女兒的長頸鹿牙膠已經有一年沒有使用,並有好好貯藏。而影片亦引起家長關注,有人指出沐浴玩具同樣有氣孔,遇水後亦有機會發霉,所以只能定期丟棄沐浴玩具。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資料,吸入黴菌孢子的人會出現各種症狀,包括鼻塞、皮膚或眼睛發癢。在極端情況下,有些人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例如發燒或呼吸急促。 吸入腐爛的食物或牙膠玩具的黴菌,也會出現噁心和胃部不適。無論如何,重要的是要監測
維他命│現代人生活繁忙,食無定時,更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的情況出現。隨年紀增長,許多人都會選擇依靠綜合維他命來補充營養。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日服用綜合維他命能有助減緩記憶力下降。 撰文:Hedy@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 資料來源:
【本報訊】港府昨將新冠肺炎應變級別由「緊急」調低至「戒備」,這是經參考世界衞生組織對新冠病毒的最新意見和評估本地情況和風險及病毒變種情況後作出的安排。醫院管理局亦稱,公立醫院即日起將現時的「緊急應變級別」相應調低至「戒備應變級別」,並會實施對應措施。同時,由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提供的「2019冠狀病毒病住院病人中醫特別診療服務」亦停止。
美國財政部向中國和墨西哥17個實體及個人實施制裁,指控他們參與生產假冒的芬太尼(Fentanyl)藥物,並運往
【本報訊】青光眼是常見的致盲眼疾。香港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逾70%早期青光眼患者,其眼睛負責中央視力的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區域,出現有軸突纖維損失,即神經退化。團體指,醫學界過往普遍認為,青光眼早期只損害側視力,是次研究結果顛覆傳統認知,建議有青光眼和黃斑點受損的患者,尤其是年屆50歲的高危群組,需定期進行檢測。
食安中心呼籲市民不要飲用一款台灣進口蘋果碳酸飲品,因為有關產品可能含沉澱物、霉菌及酵母菌。業界如持有受影響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或出售。 有關產品名稱為蘋菓西打,來源地是台灣,容量是330毫升及600毫升,以及600毫升及1250毫升。 中心表示,初步調查發現進口商曾進口有關產品,已指示進口商把所有受影響產品下架和停售,並展開回收。市民可於辦公時間致電進口商皇聚食品(國際)有限公司,熱線34254799;國際利昇有限公司,熱線23506863查詢。 市民應停止飲用受影響產品,如飲用有關產品後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
政府將新冠病毒應變級別由「緊急」調低至「戒備」。抗疫專家顧問團同步撤銷。 在疫情期間,出任政府專家顧問的、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調低有關應變級別是合適,亦是預期之內,世衛早前已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本港新冠疫苗接種率高,社區至少8成人曾受感染,部分人甚至已「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已成「風土病」,現時亦輕症多、重症少。 但他指出根據政府資源顯示,近日逾8成確診個案與變種病毒XBB相關,由於XBB的免疫逃逸非常強,建議尤其高危人士包括長者、免疫系統失調人士及醫護人員等,如果距離打上一針新冠疫苗或已感染半年,建議接種加強劑。 他又說,大部分時任政府專家顧問仍會在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科學委員會,繼續擔任義務工作,又相信政府會繼續透過污水監測病毒量等,監察有無新的變種病毒傳入本港。 另一名時任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表示,擔任政府專家顧問期間,學習到要向市民解釋新冠疫苗等較艱深的議題,需要不厭其煩、重覆多次。 他提到近日變種病毒XBB的感染個案成為主流,而香港接種疫苗的比例高,亦有很多人曾經感染,所以病毒的傷害性會減低。他又相信出現「
散光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屈光不正現象,比近視或遠視還要普及,倘若散光患者在視力發育階段沒有得到治療,嚴重的散光可導致弱視。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昨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本港6至8歲的兒童中,每5人便有一人患有中度至嚴重散光,比率高於海外其他城市。研究團隊又發現散光與遺傳息息相關,家長的遺傳成為小朋友患上散光的最大高危因素,若父母雙方均患嚴重散光,子女患散光風險高3倍以上。
(法新社墨西哥瑪契卡力市30日電) 魯艾拉斯(Elena Ruelas)是名海洛因成癮者,用藥已長達20年,但如今她的海洛因內很可能混摻致命的芬太尼。法新社報導,在鄰近美國邊境的瑪契卡力市(Mexicali),一間藥物安全中心利用快速檢測試劑,證實海洛因內存在這種合成鴉片類藥物,這個結果完全不令人意外。
當局宣布將新冠應變級別降至「戒備」,並撤銷抗疫專家顧問團。原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電台節目表示,現時新冠患者輕症多、重症少,加上接種疫苗人數增加,已變成風土病,不再需要專家小組,又指出疫情期間最大問題是市民對接種疫苗的猶豫。 許樹昌指近期專家小組已較少開會,在疫情首4波嚴重階段時較多。又指開會時因多參考科學數據及世衞做法,小組內專家意見普遍相近。他又指政府需要顧及多方面因素,如實施停課或居家工作等,均需要詳細考慮。 另外,許樹昌指出小組在2020年曾向政府建議停止舉辦馬拉松賽事,認為決定是絕對正確,指當時仍未有疫苗,在疫情爆發時,不應舉辦大型活動。 許樹昌認為政府及專家在疫苗推出後,已推廣其重要性,但不少市民直至疫情爆發較嚴重的第5波第一階段時,才選擇接種疫苗。認為未來需做好公民教育,提醒市民預防勝於治療。
【本報訊】為響應「世界無煙日」,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於6月1日起舉辦「戒煙月」活動。衞生署準備了5,000劑戒煙藥物試用裝,下月經200間有駐店藥劑師的社區藥房、戒煙診所及地區康健中心等免費派發,為期一個月,以鼓勵戒煙。
中大醫學院早前進行研究,發現本港每 5個年齡介乎 6至8歲的學童中,便有1個患上中度至嚴重散光。另外,如父母有嚴重散光,子女患上散光的風險會增加3倍以上。 研究團隊表示,散光問題可間接影響兒童認知發展,甚至可引致弱視,建議父母盡早帶小朋友接受眼科檢查,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政府就新冠疫情應變級別由「緊急」調低至「戒備」,公立醫院即日起亦跟隨,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提供的新冠住院病人中醫特別診療服務會停止。 醫管局發言人提醒,公立醫院會繼續執行早前已恢復的探訪安排,包括急症病房探訪時間為每日不多於4小時及每次不超過2名探訪人士、醫院及診所的病人護理區內需佩戴外科口罩等。 另外,政府發言人說,抗疫專家顧問團工作隨應變級別調低而正式完結後,衞生防護中心將按現行安排,視乎情況向常設的科學委員會就預防及控制傳染病的策略及措施,徵詢專家意見。
【Now新聞台】政府將新冠病毒應變級別,由「緊急」調低至「戒備」,不會再每天公布陽性核酸檢測數字,前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指新冠病毒已是風土病,現時輕症多,重症少,認為做法合理。 新冠疫情持續逾3年,政府應變架構有所調整,跨局或跨部門應變工作由原來行政長官督導,調整為由醫務衞生局負責統籌及策導,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和抗疫專家顧問團亦同步撤銷。前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特首這個專家組主要因為前幾波疫情嚴峻,找我們見面取意見,隨著病已經變成風土病,輕症多,重症少,所以專家組取消都是預期之內。」醫管局中央指揮委員會緊急應變指揮中心等停止運作,並轉由聯網繼續監察疫情,衞生防護中心將不再每天公布陽性核酸檢測數字及相關死亡個案,改為每周公布。許樹昌:「絕大部分市民在社區根本上是用快測,快測不用呈報,所以即使用核酸呈報,不是看到全面數字,都不是很有意思,現在輕症多,重症少,醫療系統沒有受很大壓力,所以取消公布都是預期之內。」許樹昌指個別專家會在衞生防護中心科學委員會繼續義務工作,他又指香港現時流行XBB變種病毒,即使有免疫逃逸,仍呼籲市民繼續接種疫苗,避免重症。#要聞
一到夏天,我們就常常感到疲倦、心情煩躁和胃口不佳,這些症狀可能因「苦夏」造成。這次,8杯水邀請到註冊中/西醫李熊輝醫生,解釋苦夏令我們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還有3個穴位可以緩解苦夏症狀!
在高溫下,人體溫度調節系統便會自動提升馬力,如增加排汗及呼吸頻率,令體溫下降。當水份過度流失、電解質不平衡兼未有及時補充時,身體就會缺乏足夠養份供應各器官,出現不同程度不適,嚴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因高溫而導致身體不適,按程度由低至高分為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及中暑高熱,其急救方法也略有分別:熱痙攣(Heat Cramps)在進行活動或運動時,身體為了散熱而大量出汗,若患者只補充水份而沒有補充鹽份,會使體內水份和電解質失調,造成肌肉痙攣、抽筋的現象,情況可持續1-3分鐘。 急救貼士|熱痙攣 先將患者帶離酷熱及翳焗的環境,並迅速到陰涼通風處或有冷氣調節的房間仰臥休息,並為他解開衣物,然後給患者喝運動飲料或鹽水。若患者清醒,可為他做輕量伸展運動,舒緩肌肉痙攣。熱暈厥(Heat Syncopy)患者在炎熱的環境中,即使沒有劇烈活動,卻因表面皮膚血管擴張和大量排汗,使供應大腦及身體各部份的血液減少,引致暈眩。患者表面皮膚會呈現濕冷,脈搏會減弱。急救貼士|熱暈厥 先將患者帶到陰涼通風處,把患者的雙腳抬高來增加靜脈回流,然後給患者喝冷開水、運動飲料或鹽水等。熱暈厥發生時,必須注意脈搏、心跳
澳門昨日有1名55歲男子因感染新冠病毒離世,他有基礎疾病,沒有接種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又表示,澳門昨日新增520宗新冠感染個案,再多3人需要入住山頂醫院的醫療設施。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表示,高峰時期山頂醫院急診室的求診人數由平日的700人上升至1300人,當局建立電子監測預警系統應對,實時監測感染人數、急診就診人數等數據,若系統發出預警訊號,當局會調派人力資源,縮減市民輪候急診的時間,並會總結和分析各種應對高峰措施的成效。
政府公布,經參考世衛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最新意見和評估本地情況和風險及病毒變異情況後,即時起將「對公共衛生有重要性的新型傳染病準備及應變計劃」下的應變級別,由「緊急」級別調低至「戒備」級別。 由即時起,政府的跨局╱跨部門應變工作從「緊急」級別下由行政長官主持的「抗疫督導委員會」督導,調整為在「戒備」級別下由醫務衛生局負責統籌及策導,後續工作則繼續由相關政策局╱部門處理。「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和抗疫專家顧問團的架構亦會同步撤銷。 政府會相應調整餘下與疫情相關的措施及安排,當中,醫院管理局中央指揮委員會、緊急應變策導委員會及緊急應變指揮中心會停止運作,並轉為由聯網繼續監察疫情情況。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緊急應變中心亦會停止運作,衛生防護中心將不再於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頁每天公布「新增化驗所陽性核酸檢測數字」及「新增與2019冠狀病毒病有關之死亡個案」。但相關監測數據會繼續經「2019冠狀病毒病及流感速遞」每周公布。 政府發言人強調,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2019冠狀病毒病及其他傳染病的最新情況及風險,重點保護高危群組,並留意世衛的最新評估,致力保障市民健康。政府再次強烈呼籲仍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