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醫院智障科男病房再多12人確診新冠 累計34名病人染疫
【Now新聞台】葵涌醫院一個男病房再多12名病人感染新冠病毒,累計34人確診。
葵涌醫院一個智障科男病房周日起出現爆發,早前有22名病人確診,經接觸追蹤調查後,再多12人確診,年齡由24至58歲,全部沒有出現感染病徵,現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有關病房已暫停接收新症及探訪安排。
醫院已將有關個案呈報醫管局及衞生防護中心跟進。
#要聞
【Now新聞台】葵涌醫院一個男病房再多12名病人感染新冠病毒,累計34人確診。
葵涌醫院一個智障科男病房周日起出現爆發,早前有22名病人確診,經接觸追蹤調查後,再多12人確診,年齡由24至58歲,全部沒有出現感染病徵,現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有關病房已暫停接收新症及探訪安排。
醫院已將有關個案呈報醫管局及衞生防護中心跟進。
#要聞
【on.cc東網專訊】慈雲山有人自殺。今晨(28日)9時許,一名女子於慈正邨正和樓一單位報案,指其姓蘇(27歲)胞姊於上址懷疑注射藥物企圖自殺。人員接報到場,發現事主倒臥於上址一房間,手上插有一支針筒,身旁有11個藥瓶及5支針筒,現場沒有檢獲遺書。救護員其後將昏
本港近日新冠疫情持續,當局估計每日一萬人感染。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表示,新一波確診數字已見頂,並於高位橫行,病毒即時繁殖率維持約1,即每名患者會傳染一人;每日呈報確診個案約480至550宗,日均新增約10宗死亡病例,住院的嚴重新冠個案佔約7%。他說,疫情小波幅會不斷出現,這是冠狀病毒的特性,相信感染後的嚴重程度會愈來愈低,呼籲市民以平常心應對,但亦不能完全鬆懈。
男團MIRROR去年7月在演唱會期間發生嚴重意外,懸掛半空的巨型屏幕突然墮下並擊中舞者李啟言(阿Mo),他至今仍需留院接受治療。其父李盛林牧師一直透過代禱信交代阿Mo的進展,在今晚(27日)他發出第44封代禱信。
【Now新聞台】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在本台節目《大鳴大放》表示,今年整體流感個案不算嚴重,相信與市民衞生意識提高有關,但新冠個案需要數星期才會回落,預料本港可能每半年出現一次新冠高峰。 本港過去一個月受流感及新冠夾擊。根據衞生署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陽性百分比下跌至3.83%,回到基線水平,衞生防護中心宣布今年流感季節已經完結。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在本台節目《大鳴大放》表示,今年流感的情況不算嚴重。孔繁毅:「市民本身還是很小心,很多市民依然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或室內配戴口罩,另外很多院舍的長者其實已經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情相對地較以往,即新冠之前輕微,但見到個案有所增加,個案來得快去得快。」至於新冠疫情方面,孔繁毅估計個案仍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回落,而由於混合免疫屏障會隨時間下跌,本港可能會每半年出現一次新冠感染高峰期。孔繁毅:「高峰依然會較高,但相信隨著重複感染,混合免疫屏障越來越高,有機會高峰越來越輕微。」而世衛早前建議新冠疫苗新配方應針對XBB變異病毒株,孔繁毅指不少藥廠正在研發預計XBB單價疫苗,可於下半年供港,建議政府納入疫苗接種計劃,為高危群組提供免費接種。#要聞
【本報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這疾病是經由直接接觸帶菌者或受感染者的飛沫而傳播。個案涉及一名有長期病患的86歲女子,她於5月21日開始發燒及嘔吐,其後被發現昏昏欲睡,同日送往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入院接受治療。
政府早前宣布今年流感季節結束,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今日(27日)在電視節目上表示,今年整體流感個案不算嚴重,相信與市民衞生意識提高、不少院舍長者已接種流感疫苗有關。 料新冠高峰每半年一次 至於新冠疫情方面,孔繁毅估計個案仍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回落,同時,由於混合免疫屏障會隨時間下跌,他估計
【本報訊】近日繼發性細菌感染個案增多,包括肺炎鏈球菌及甲型鏈球菌個案。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表示,本港現有80至90%肺炎鏈球菌感染個案,均是血清3型,而幼童可免費接種的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似乎未能有效保護兒童免受感染,即使已接種都未能預防感染。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表示,新冠病毒疫情應該已經見頂,並正在橫行,但難以估計持續橫行的時間。 劉宇隆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估計新冠病毒疫情將來可能都會小波幅不停重覆出現,但認為不用過於緊張,因為市民在3年疫情期間已經學懂如何應對,包括近日都有越來越多市民再戴口罩。 出席同一節目的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表示,幼兒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仍然較低。他指幼兒感染後,有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等情況,強調若延遲治療,有機會出現嚴重情況,呼籲家長帶子女接種足夠劑量的疫苗。 另外,關日華提到近日兒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個案上升,指相關病毒有可能會令小朋友發燒、呼吸困難,指有關病毒通常在冬天、初春出現,形容對於在炎熱的天氣下仍有相關個案感到「摸不著頭腦」。
和黃醫藥(00013)與武田(Takeda)宣布,已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受理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用於治療經治轉移性結直腸癌成年人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並予以優先審評;一旦獲得批准,呋喹替尼將成為美國首隻且唯一獲批用於治療上述癌症所針對全部三種VEGF受體的高選擇性抑制劑。 患者治療需求巨大 FDA就該新藥上市申請擬定的處方藥用戶付費法案(PDUFA),其目標審評日期為今年11月30日。 武田腫瘤部全球醫學事務負責人Awny Farajallah表示,在美國,此類疾病患者有巨大需求,不論患者的生物標誌物狀態如何,相信呋喹替尼有潛力滿足市場所需,並期待與FDA繼續溝通,希望盡快為患者提供相關療法。 同時,和黃醫藥研發負責人及首席醫學官石明指出,從全球臨床研究以至在中國的商業化應用,呋喹替尼的臨床測試顯示出效益,亦已在各方面得到證實。由於目前患者可用的治療選擇有限,這次新藥上市申請獲受理,標誌公司朝着為經治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急需的治療選擇取得重大進展。
本星期三是5月31日「世界無煙日」。可能大家會問,那跟口腔健康有甚麼關係?是否「煙屎牙」和口臭?其實不止,抽煙與口腔疾病息息相關,以下是吸煙或會導致的口腔問題:
政府提出修例,建議把以海空和陸空方式經香港聯運轉運的另類吸煙產品納入豁免範圍。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香港大學基層醫療健康教研中心總監陳肇始說情況不理想,明白疫情後社會復常,有經濟需要,但對市民而言,始終有風險,又說全面禁止電子煙和加熱煙的過程崎嶇,如果為市民健康著想、向著《施政報告》所指2025年吸煙率減至7.8%的目標,控煙工作應該全面推進。 陳肇始在一個電台節目建議,降低吸煙率應以全面防止青少年吸煙為方向,也要提高煙民戒煙意慾,包括增加煙稅或擴大非吸煙區。她又說,正開展一個有關學童吸入二手煙的研究,發現有三分一小學生會在家吸入二手煙,情況嚴重,但未必即時出現上呼吸道病徵,因此研究亦會為學童檢驗唾液中的尼古丁含量,以提醒家長留意,從根源推動家裡煙民戒煙。 香港大學護理學教授王文炳在同一節目說,港大一直透過熱線協助青少年戒煙,轉介他們接受不同戒煙服務,又指留意到很多原本已戒煙的人受到朋輩和工作影響重新再吸煙,因此會透過電話主動聯繫他們,提供戒煙資訊,減低復吸機會。
有機構聯同香港教育大學在去年4月至今年3月,收集近4900份線上問卷進行有關失眠與情緒健康的研究,結果顯示3成以上受訪者受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焦慮及壓力困擾。教大表示,失眠困擾程度愈高,整體情緒健康狀況顯著較差。 研究團隊之一的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指出,今年首季尋求網上精神服務人次,有明顯的按年增長,相信因為方便度,以及可避免親身接受服務所衍生的心理障礙或被標籤的疑慮。機構又說,女性較傾向尋求相關服務,呼籲公眾不要忽略男士的需要。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又說,當局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欠缺有關精神健康支援的策略,建議將精神健康服務納入服務願景,並建議當局探討增加培訓臨床心理家的可行性。
衞生署宣布,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系統推出優化功能,協助已登記「智方便」的市民,查閱自己是否已在中央名冊登記,政府亦正繼續檢視中央名冊系統的登記申請及取消登記申請流程,考慮個人私隱及身份核實認證等因素後,適時更新系統及優化流程。 另外,衞生署呼籲市民,繼續支持器官捐贈,到中央名冊登記。發言人說,香港遺體器官捐贈一直採用「自願捐贈」模式,雖然醫學進步,但對某些器官衰竭病人來說,器官移植仍然是延續生命的唯一希望,礙於捐贈器官供應有限,令本港現時有超過兩千名病人輪候器官移植,不少病人在等待移植時離世。 衞生署又說,中央名冊自2008年設立以來,登記人數一直持續增長,由2009年的4萬5000多人增至現時超過35萬7000人,反映器官捐贈受市民支持。署方表示,由於大部分人如得知家人死後願意捐贈器官,便會同意達成其遺願,因此把意願告訴家人十分重要。
日本九州福岡市一間癌病治療中心,有4人懷疑吸入一氧化碳中毒,送院治理。 福岡市消防部門在當地上午十時左右接報,指市內一間癌病治療中心二樓的食物處理室,有4名60多歲至70多歲的男女懷疑吸入一氧化碳中毒,要由救護車轉送其他醫院治理,送院時清醒。當局正調查事故原因。
和黃醫藥(00013)與武田宣布,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用於治療經治轉移性結直腸癌成人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並予以優先審評。倘若獲得批准,呋喹替尼將成為美國首個且唯一獲批用於治療經治轉移性結直腸癌的針對全部三種VEGF 受體的高選擇性抑制劑。FDA 就該新藥上市申請擬定的處方藥用戶付費法案(PDUFA)目標審評日期為2023年11月30日。武田腫瘤部全球醫學事務負責人 Awny Farajallah 表示,在美國,此類疾病患者仍存在巨大的需求,相信呋喹替尼有潛力滿足這些需求,不論患者的生物標誌物狀態如何,並期待與 FDA 繼續溝通以期盡快為患者提供這種療法。和黃醫藥研發負責人及首席醫學官石明表示,從全球臨床研究到在中國的商業化應用,呋喹替尼的臨床獲益已在各個方面得到證實。鑑於目前患者可用的治療選擇有限,此次新藥上市申請獲受理標誌公司朝着為經治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急需的治療選擇這一目標取得了重大進展。 (BC)#和黃醫藥
【on.cc東網專訊】澳門騙案不斷,再有人墮「殺豬盤」騙案,一名20多歲男子,早前下載交友軟件,開設帳號後隨即有多名女子搭訕。事主被其中一名「女網友」游說參與網上賭博。事主於本月10日動用妻子名下銀行帳戶內的27,000元人民幣存款,開設賭博帳戶,多翻操作後帳戶
因「安心偷食」事件而消失幕前多時的黃心穎,今年2月突然以歌手身份復出,並推出英文單曲試水溫,可惜引來大量負評。向來與家人感情甚好的黃心穎,日前便現身二家姐黃心妙的40歲生日派對。 黃心穎有三個家姐,其中二家姐黃心妙於2009年與澳門商人結婚後,長居澳門,閒時亦會回港探望家人。黃心妙昨日(26日)在社交網上載多張船
據中國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今年3月的中國跨境收支中,用人民幣交易的佔比達到48%,用美元的佔比為47%,這是人民幣在中國跨境交易中的使用率首次超過美元。
【on.cc東網專訊】昨午(27日)12時許,九龍灣德福廣場一期的扶手電梯上,一名24歲女子懷疑被一名男子偷拍裙底。期間,多名市民不值其所為上前制止,惟其中一名41歲男子被對方揮拳襲擊,以致手、鼻、腳受傷。執法人員接報到場調查後,一名姓陳(27歲)男子涉嫌非法拍
無綫高層樂易玲的前夫陳君毅傳出離世消息,陳君毅母校喇沙中學的舊生圈,今日(26日)中午登出陳君毅離世消息,但未有透露離世原因和詳情。樂易玲與陳君毅1993年結婚,婚後育有兩名兒子Adrian和Ryan。據知,2人於5年前離婚,陳君毅已另組織家庭,並育有小孩。樂易玲昨晚(25日)則現身酒店開幕活動。今日她得知消息後,透過社交平台發文,表示:「生命太無常,發燒肺炎竟變成永別,一切都來得太突然。收到消息飛車回香港見最後一面,兩個仔仔趕上床前與你最後道別。You will be remembered forever。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