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菌菇齊上陣 廚餘轉廢為寶

每日棄置於堆填區的廚餘當中,大概有三分二為家居廚餘,工商業廚餘則佔約三分一。
每日棄置於堆填區的廚餘當中,大概有三分二為家居廚餘,工商業廚餘則佔約三分一。

工場的溫室內放滿了層架,上面一個個膠盤內,上萬條白色的蟲在攢動,向着剩飯剩菜一擁而上,大量廚餘轉眼便被吃清光。白色的蟲,名字卻叫黑水虻。黑水虻蟲仔細細,只有手指頭大小,卻是對廚餘不挑食的「大胃王」。牠們更渾身是寶,從幼蟲到成蟲以至蟲冀都能充分利用,製成多元環保產品。近年南美、荷蘭、台灣等地都看中牠們的潛力,發展黑水虻養殖,作為轉化廚餘的新興技術。

根據環保署統計數字,在2021年,香港每日有超過3400公噸廚餘遭棄置於堆填區,佔固體廢物中最大比重。加上垃圾徵費擬在下半年實施,廚餘回收需求勢增。政府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表示將增撥6200萬元,在商場、公共屋邨等更多場所收集廚餘,送往環保署轄下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PARK1),使用厭氧技術轉化成生物氣,以供發電。

除了O·PARK1的技術,坊間早有不同方法,例如利用黑水虻、菇菌,將廚餘轉廢為寶,為原本丟往堆填區的資源尋找更好的歸宿。

記者|黃藹琳、編輯|何諺琳攝影|黃藹琳,何諺琳

川上生物科技於2018年創辦,是香港首個將「廚餘界清道夫」黑水虻納入麾下,從事廚餘回收與再生的大型養殖場。現時,川上在上水缸瓦甫逾萬呎的場地大量養殖黑水虻,主要收集麵包店賣剩的麵包和豆品廠副產品,例如豆渣等剩食,以餵飼黑水虻幼蟲。訪問當日,他們就收到爆谷店賣剩的爆谷,讓黑水虻大快朵頤。川上收費處理廚餘,眼前數十盒爆谷的處理費要一千多元,主要是運輸費。

分解廚餘外,川上更會將黑水虻幼蟲再生成動物飼料,提取其脂肪製成化妝品、護膚品等,連牠們的排泄物都可化身成農用肥料,可謂「蟲不浪費」。

川上的創辦人陳嘉銘以前在銀行工作,之所以裸辭養蟲,只因他本就熱愛大自然,深感氣候變化的切身影響,遂思考怎樣在環保上出一分力。當時,他發揮「數字敏感」的本能,發現香港廚餘回收率只有1%至2%,比眾多回收物都要低。在小學飯堂做廚餘收集義工時,他又發現收集的剩食很「靚仔」:完整、乾淨、沒有任何雜質,便想辦法減少浪費。

嘉銘聯想到這些廚餘適用作昆蟲飼料,翻查大量資料,再遠赴台灣的農場實地考察後,他發現黑水虻能以層架堆疊的方式密集養殖,不受空間限制,適宜在香港發展。於是,他在2018年申請政府的回收基金,獲得約217萬元資助後,便開始覓地;又在2021年獲城大HK Tech 300天使基金投資,同年,上水的工場正式投入運作。

黑水虻減廢兼生產 寵物蛋白市場具潛力

嘉銘解釋,黑水虻能源效益比其他技術高。由於黑水虻是變溫昆蟲,進食時會產生熱能蒸發廚餘水分,無需額外工序,變相減少能源使用。他引用研究說,黑水虻堆肥不論耗用的能源,抑或產生的溫室氣體,都只有普通堆肥的1/27。同時,受土地面積等限制,香港漁農業不夠發達,以致蛋白質、脂肪和肥料缺乏持續生產,而黑水虻幼蟲及其製成品正正可補足這方面的原料供應缺口,

「我覺得做(黑水虻技術)這件事會好有意義。嘗試幫香港減少廢物之餘,亦生產到香港需要的東西。」

嘉銘尤其看好未來寵物市場對蛋白質的需求,黑水虻製成的飼料含有豐富動物性蛋白,致敏原較少,對寵物較健康。現時香港有逾20萬住戶飼養貓狗,嘉銘預料寵物每日的蛋白質攝取需求相當於由過千噸工商業廚餘(來自食肆、加工業等的廚餘)轉化而成的蛋白質分量,換言之,「(寵物)有潛力吃回所有工商廚餘量。」

除了麵包和豆渣,川上亦會不定期收到其他工商業廚餘,例如變軟的爆谷。陳嘉銘指,香港大部分工商業廚餘的狀態都很完整。(黃藹琳攝)

在上水的養殖場內,川上用層架擺放膠盤,堆疊式養殖黑水虻。(黃藹琳攝)

烏龜正在進食黑水虻幼蟲乾。陳嘉銘表示,德國、英國等地都開始使用黑水虻製低敏動物飼料。(黃藹琳攝)

黑水虻製產品包括蟲乾、洗手液、潤膚油等,川上現時主要透過自家網店、合作的爬蟲舖,以及網上平台自由朔銷售。(何諺琳攝)

除了麵包和豆渣,川上亦會不定期收到其他工商業廚餘,例如變軟的爆谷。陳嘉銘指,香港大部分工商業廚餘的狀態都很完整。(黃藹琳攝)

廚餘回收欠社會認受 政府支援未到位

川上現在每日平均處理一公噸工商業廚餘,轉化出黑水虻活蟲與肥料各約100公斤。嘉銘坦言公司仍需一段時間才能實現收支平衡,一來大眾對黑水虻製產品如動物飼料及護膚品認識不多,需用大量成本向公眾解釋及宣傳;二來未有垃圾徵費,社會沒有迫切動機付費回收廚餘。在嘉銘看來,不論商界或住戶,對廚餘回收態度猶豫實屬正常:

「你本來扔掉廚餘的成本是零,假設我突然向你收費五元處理廚餘,除非你對環境較有抱負,或提倡改變,否則你不會想浪費錢。」

雖已獲得政府支持,但嘉銘坦言過程中困難重重。他舉例說,部分政府資助對回收數量、重量等有一定要求。然而有些合作餐廳並非每日提供廚餘,而且廚餘水分會隨時間流失,導致重量發生變化,使得計算上不太穩定,要很吃力才能達標。他苦笑:「政府要為資金做保障,中間加了很多機制,其實頗妨礙業界拿到資源。」

川上目前集中做工商業廚餘,嘉銘有意發展至收集家居廚餘,無奈家居剩食往往夾雜較多廢物。例如目前政府在屋邨設置的智能廚餘機,允許住戶用膠袋盛載廚餘,方便了市民,卻苦了業界,「把膠袋拿走便多了個後續工序,還要像拆禮物一樣打開,才見到裏面是甚麼。」

他期望政府直接資助商戶購買廚餘回收業的服務,讓他們能做到「more than survive」,在有盈利的狀態下營運,更可以考慮擴大服務規模,「希望能夠從一區變十區、十區變百區。」

川上正研發家用昆蟲系統,暫時而言,陳嘉銘認為家居廚餘較好的回收方法是先用廚餘機處理,再交由業界接手。(何諺琳攝)
川上正研發家用昆蟲系統,暫時而言,陳嘉銘認為家居廚餘較好的回收方法是先用廚餘機處理,再交由業界接手。(何諺琳攝)

豆渣、咖啡渣作栽培土 拍住上種有機菇

豆渣、咖啡渣一般被視為垃圾,卻是種菇的優良土壤。位於大埔林村的非牟利機構菇菌圓自2008年起,利用廚餘作為培殖土,栽種有機菇。他們與豆品廠、木廠和社區義工合作,收集豆渣、木屑與咖啡渣,將所有材料混合後放入玻璃樽,然後在材料上接種菇菌,製成菇樽。

菇菌圓每個月生產40至50個菇樽,每瓶可種出三至四朵菇,較大的可以出三次菇,較小的則只有一至兩次。菇樽可經網上訂購,偶爾也會在農墟或展覽擺賣。職員阿潘指,菇菌栽培開支不多,主要成本是運輸費用,而每個月都有人購入菇樽,拉上補下都做到收支平衡。

和黑水虻一樣,種菇可疊高進行,菇樽在回收過程中亦可物盡其用。幾次出菇後,菇泥養分豐富,可用作肥料。阿潘解釋,菇樽栽培使用的廚餘量不大,例如豆渣,每個月只需約一個米袋的分量,但處理廚餘速度快,由接種到出菇只需一個月左右。

菇菌圓每個菇樽賣100元,去年賣出大約110瓶,亦會將種成的菇風乾成乾菇出售。(何諺琳攝)

阿潘指,有時會有學校大批訂購菇樽,供學生觀察及學習用。(黃藹琳攝)

菇菌圓亦會收集菜頭等餐前素食廚餘,用於堆肥。(何諺琳攝)

菇菌圓每個菇樽賣100元,去年賣出大約110瓶,亦會將種成的菇風乾成乾菇出售。(何諺琳攝)

菇菌回收規模難擴大 寄望推廣理念

不過,阿潘形容菇樽的目的主要是讓市民體驗種菇的過程,如果要廣泛利用菇菌栽培處理廚餘,就存有數個顧慮。一來菇樽目前主要使用咖啡渣、豆渣等,已有固定比例;但實際上廚餘包括很多不同成分,若要加入其他廚餘作原料,比例上較難拿捏。阿潘又指出菇菌栽培對環境要求較高,目前菇菌品質良好,有賴於林村河天然維持的濕度,若移至住宅等室内環境種菇,需要做好濕度和氣流調節,亦較難進行消毒工序。

但阿潘表示,最近從餐廳收集的廚餘和有機物資愈來愈多,她估計商戶的意識也提高了,正積極推動廚餘回收。眼見餐廳態度愈來愈正面,其實已經實踐他們的願景,「我們最終的目標都是應對全球急切的環境問題。」

屋苑廚餘機成本低流程便捷 獲正面迴響

比起黑水虻和菇菌栽培,廚餘機則是較為「入屋」的轉化技術。位於新蒲崗、有3000戶居民的采頤花園一向注重環保,於2016年透過環保署轄下環保基金推出的「屋苑廚餘循環再造項目」,在垃圾房設置可處理100公斤廚餘的回收機,收集住戶廚餘,現時有逾260戶居民參與。廚餘機每天烘熱廚餘,蒸發水分以壓縮廚餘體積,再用酵素將廚餘轉化為肥料,平均每個月出一次有機肥料,可用於屋苑園藝,或分發給在外租農地耕種的住戶自用。

采頤花園管理處助理經理林小姐憶述,當年「看到政府有這麽好的機會,就想去試。」首筆約110萬元撥款為期兩年,主要用於安裝廚餘機、聘請廚餘助理、購買廚餘盒及舉辦相關教育活動上;屋苑於2018年成功申請延續項目,共獲批24萬元維持廚餘機的日常運作;至2020年政府項目完結,他們便改為自費聘用廚餘助理。

林小姐認為廚餘機適合屋苑採用,她指出,廚餘回收最貴的支出在於設置廚餘機,政府批出的款項充足,及後除幫忙操作廚餘機的廚餘助理的工資外,其他項目根本「沒有開支可言」。加上廚餘機用電量不多,管理處每個月只需付約100元電費,無需額外向居民收取管理費。

林小姐預計垃圾徵費實施後,居民會更踴躍參與。采頤花園今年再次申請了政府回收基金的特邀項目,將再引入用於廚餘收集的智能回收箱,與廚餘機並用,可配合政府「綠綠賞」,幫助住戶靠回收儲積分。站在住戶的角度,林小姐坦言:

「最重要的是免費和方便。」

食德好促增配套教育 長遠需源頭減廢

食物回收組織「食德好」每日到街市收集仍可食用的蔬果,再轉贈給有需要人士。高級項目主任黃煒霖指,雖然O.PARK1每日可回收高達200公噸廚餘,但即使用盡回收量,都只是港人每日廚餘棄置量的不足一成。他預計單靠政府難以處理所有廚餘,因此「坊間有這麼多有心企業、農場發展不同廚餘回收技術,我們當然樂見其成。」他表示,廚餘回收由分類、衞生,到後續工序等都較困難,「很多時候都未必真正符合經濟效益」,希望政府能多重視及支援業界:「畢竟他們正在幫政府解決問題。」

黃煒霖續指,很多市民對廚餘回收概念依舊陌生,要提高意識,首要任務是加強相關教育及增加回收點,例如「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就有助市民建立回收習慣,「當然香港這麼多人,這麼多屋邨,去做(廚餘回收)仍是一條漫漫長路,但這是一個正確方向。」他建議政府設立專職協調角色,統一、透明地發放資訊,讓商戶和市民能輕易知道最鄰近及最適合的回收點,業界在做到仔細分工之餘,亦能促進廚餘在區內低碳地處理。

但他強調:「單單做回收,遠遠追不上每日香港浪費的情況。」因此,源頭減廢才是最重要,

「無論開幾多間處理廠、回收量幾多、普及率幾高⋯⋯都及不上市民學懂珍惜食物的效果。」

關於更多:Yahoo學界傑出新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