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何展覽必須關注?大館首舉美國藝術家Bruce Nauman個人大型回顧展 White Cube、Podium等眾多展覽也不能錯過!

▲ ELLE.com.hk
▲ ELLE.com.hk

本地不同展覽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各方均有其獨特之主張。如先談及大館,便迎來了美國藝術家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的大型回顧展,展品來自多個知名收藏機構和畫廊,讓人期待能一窺這位當代藝術家的影響力。同時,Podium Gallery帶來了名為「The Last Laugh」的群展,以日常生活的狂歡化為主題,藝術家們通過小丑的身份和笑聲來反思當代社會中的極端暴力現象。在White Cube畫廊,韓國藝術家李鎮雨的個展展示了他獨特的創作方式和對材料的精湛運用。此外,AllRightsReserved和Fujiko Pro攜手合作,再度帶來了以多啦A夢為主題的全球特展,為觀眾帶來無限的童趣和回憶。最後,在WURE AREA展覽中,便以裝修為主題,從流離者的視角出發,探討家與距離的關係,並邀請了七位創作者進行跨媒介的研究試驗⋯⋯

▲ ELLE.com.hk
▲ ELLE.com.hk

大館:「布魯斯.瑙曼」

當今整具影響力的美國藝術家Bruce Nauman在本地首舉個人大型回顧展是次展覽。展品主要來自皮諾收藏 (Pinault Collection)、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並展示由泰特美術館(Tate)、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迪亞藝術基金會 (Dia Art Foundation)、桑納本德基金會(The Sonnabend Collection Foundation)以及紐約斯佩羅內.韋斯特沃特畫廊(Sperone Westwater New York)借出的珍藏。

▲ ELLE.com.hk
▲ ELLE.com.hk

Bruce Nauman出生於1941年的印地安納州韋恩堡,被譽為「the Artist’s Artist」, 更一度榮獲獲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藝術家自1960年代至今一直不斷嘗試各種藝術語言——從攝影到表演、雕塑到錄像——積極探索其中的可能性,並質疑藝術實踐的構成和定義。是次展覽涵蓋瑙曼六十年來涉獵過的多種媒介,以突顯其作品的實驗性。

2024年5月15日至 8月18日

▲ ELLE.com.hk
▲ ELLE.com.hk

White Cube:韓國藝術家李鎮雨個展

出生於韓國首爾的李鎮雨(Lee Jin Woo)目前常駐巴黎,在他的創作中,製作方式是理解其作品的必要一環。在李鎮雨的作品繪畫和雕塑之間,父親作為建築師的身份,對其創作有着重要的影響。墨水、木炭、夯土和火山灰之間的有機材料被包裹在層層薄紙上,透過擠壓和金屬刷的反覆拖拉,造就了粗糙而堅固肌理的景觀。這個過程始於木頭的燃燒,進而產生木炭和灰燼;接着,他在上方覆蓋韓紙——一種用桑樹皮製成的韓國傳統手工紙,並用鋼絲刷反复拍打和刮擦表面,創造出光影起伏的抽象繪畫。

 

▲ ELLE.com.hk
▲ ELLE.com.hk

以韓國單色畫(Dansaekhwa)運動的傳統遺產為參照,李鎮雨的繪畫同樣強調了物質性與「重複性」,同時又定義了一種新的視覺語言。 他對韓國傳統材料深懷敬意並為韓國藝術的新浪潮開闢了空間,這些都讓他與韓國單色畫之父朴栖甫(Park Seo-Bo)連結在一起。李鎮雨的作品被全球多家機構收藏,包括上海龍美術館、巴黎塞努奇博物館(Musée Cernuschi)以及布魯塞爾Boghossian基金會。

2024年6月1日至 9月7日

▲ ELLE.com.hk
▲ ELLE.com.hk

Podium Gallery :「The Last Laugh」

香港的當代藝術畫廊PODIUM第二個群展為我們帶來 「The Last Laugh」,並展出當代藝術家Sarah Fripon 、 Adéla Janská 、 Min-Jia 、 Alicja Pakosz和Rachel Youn的作品。 藝術家們會以 「日常生活狂歡化」(carnivalisation of daily life) 為概念,以小丑的身份生活和思考生活,釋放笑聲的力量,作為政治顛覆的有效手段,為理解當代極端暴力主導的社會環境提供了另一種軌跡。

▲ ELLE.com.hk
▲ ELLE.com.hk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人們很容易意識到笑的行為遠非天真,而且一直都是存在政治性的:它是一種深層社交語言,可以揭示、掩蓋、慶祝、嘲笑、凝聚和對抗,使人們能夠在複雜的權力結構和不斷變化的範式中航行。

▲ ELLE.com.hk
▲ ELLE.com.hk

這五位藝術家在群展中運用笑聲作為揭示未被記錄但其不曾被忽視的故事,他們運用多面向「笑」的概念,凸顯社會現實中的各種問題,促使觀眾思考以下關於這種古老的溝通方式在當代背景下的核心問題:人們笑什麼?為什麼要笑?誰能笑?何時又能笑?當權者的笑又代表了甚麼?

▲ ELLE.com.hk
▲ ELLE.com.hk

展覽標題充滿雙關意味。它暗示當無法再從外部進行抗爭時,人們可以回到最後和剩下的力量——呼吸和笑聲——作為最後的手段來奮鬥、反抗,並顛覆這個世界。它還指的是「The Last Laugh」,意味着在被輕蔑或視為失敗之後,獲得最終的勝利或成功的滿足感。只有通過想像,並相信世界將通過笑聲實現不同的未來,人們才能打敗霸權主義和剝削、霸權的力量。畢竟,在日常面對某些悲哀,我們均選擇笑而不哭,用力生存。

2024年5月18日至6月29日

▲ ELLE.com.hk
▲ ELLE.com.hk

AllRightsReserved 再度攜手 Fujiko Pro:「100%多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去年為香港帶來《橡皮鴨二重暢》海 上展覽的創意品牌 AllRightsReserved (ARR),繼 2012 年帶來《你睇!!多啦A夢黎啦!誕生前 100 年祭》香港展覽後,12 年後再度攜手 Fujiko Pro 主辦全球最大型多啦 A 夢展覽之一的「100%多啦 A 夢 & FRIENDS」巡迴特展(香港),7 月 13 日起登陸香港。

▲ ELLE.com.hk
▲ ELLE.com.hk

展覽分為免費及收費展區,將百分百呈現漫畫、動畫及電影的多啦A夢世界,紀念多啦 A 夢作者藤子F不二雄老師誕生90週年。特展更帶來新登場的特別法寶「100%朋友召喚鈴」,搖晃這法寶就能召喚朋友到來,緊扣展覽主旨「好朋友,心中一想就即到」。

▲ ELLE.com.hk
▲ ELLE.com.hk

今回特展的另一項不可錯過的矚目之點,就是全球首場多啦A夢無人機匯演將登陸本港,並確定本週末5月25日在尖沙咀星光大道海濱一帶上演。

2024年5月25日至7月13日

▲ ELLE.com.hk
▲ ELLE.com.hk

WURE AREA:「家中蔭影」

「家中蔭影」是從流離者(a nomad)的角度出發,探討同時具備「可動性」(Mobility)和 「生成」(Becoming)兩種特性的人類獨有活動——裝修,以梳理家與距離的關係並尋找安身的可能。屋主/藝術家黎倩華從影子的聯想,延伸至他者的存在——借用珍奇櫃 (the room of wonders) 的概念,邀請了七位不同媒介的創作者,共同展開一系列包含表演、影像、裝置、文字和出版等持續對話的研究試驗。

▲ ELLE.com.hk
▲ ELLE.com.hk

受多年來移居各地、搬家為常的生活經驗影響;也源於藝術家回到香港居所後,耗逾一年近乎身體力行、低成本的裝修過程:「家」成為了一種流動的概念,並不指向一固定的場所或人(如家庭成員),而是藉由流離者不間斷的行動和生成——往返於特定距離的身體經驗,讓一個空間更接近家。此距離可以是通勤於城市之間的工作和採購;也體現在日常實踐中,穿梭於家裡各起居場景,如清潔執拾、煮食或梳洗等例行公事。

影子與他者的思考則是來自藝術家的作品 Things Happen In My House(2020年, 荷蘭)的持續研究。在本項目中,「蔭影」(Shades)具有更多重層次的含意:既可指樹下遮擋乘涼之處,或家中帶來的庇蔭;同時,「陰影」(Shadows)是光源直射時被物理性阻擋而形成的深色範圍,亦引伸家庭中不欲示人或私密的一部分。

▲ ELLE.com.hk
▲ ELLE.com.hk

是次對話展現強調光影變化,並圍繞屋主與眾創作者對「家生成」(Becoming Home)的回應。在裝修進程中,細數如修葺牆垣、工具選拾、家具安置等散落於家中各樣具特定時間性的行為,為人們帶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與實現,或產生對理想的依附情感。這些情感也相似於我們蒐集珍品獲得收藏時的模樣。他者的觀點好比觀照鏡子時,相對某一角度看不見的另一面。觀眾將遊走於空間各個陰暗角落,手電筒作為閱讀的體驗方法,試著連繫眾人的焦慮共感,00尋找並思考如何安身的可能。

2024年5月17日至6月10日

▲ ELLE.com.hk
▲ ELLE.com.hk

Karin Weber Gallery:「七周五天」

展覽「七周五天」是由香港藝術界兩位女藝術家的合作成果:鄧凝姿和曾翠薇。在這個展覽中,她們結合力量和創造力,將彼此的繪畫作品配對,創造出獨特的對話,展現兩位個人和藝術能量之間的交流。

曾翠薇以半抽象的風景聞名。她細緻地將塗料層層疊加,然後通過刮、磨和拋光來構建出精巧的層次,以實現自己流暢的構圖或「場景」。通過裂縫、崎嶇的表面和厚重的塗料,暗示了大自然、山和石的存在,而多視角的運用則暗示了曾翠薇在傳統中國繪畫中的根源。藝術家表示:「我的作品暗喻自然界中枯榮消長的樣貌與過程,指涉世間事物之變化無常,衰退和更新是持續不斷的。」鄧凝姿的風景畫則通過一些輪廓和強烈的色彩洗滌特點表現她的想像。藝術家同樣借鑒中國山水畫的靈感和技巧,在作品中運用多重視角。對於鄧凝姿來說,「藝術創作給了我思考生活的各種角度的機會。」

▲ ELLE.com.hk
▲ ELLE.com.hk

當兩位藝術家挑選作品,在「七周五天」這個展覽中精心搭配並列展示時,她們之間的關係動態得以展現,並產生了獨特的能量。

Dino Rib為展覽創作創作了聲音景觀(soundscape) ,名為《Scoring:Genesis》。通過操縱音頻樣本並融入現場錄音的音頻反饋,這部持續時間的聲音作品旨在探索繪畫元素之間的對話例如層次、質感、筆觸、節奏,以及聲音組合的元素。此外,它還試圖讓那些超越言語的領域具象化,捕捉到底層風景繪畫中抽象、氛圍和情感特質。

2024年4月9日至6月1日

推薦閱讀:

港芭為百年經典《天鵝湖》創現代嶄新版本 作品帶領觀眾穿梭過去與未來的優雅

回顧Art Basel 2024 重溫當中必看大師作品:Joan Miró、畢加索、Henri Matisse、朱銘、Egon

【法國五月藝術節】藝術不只可以觀賞!法國五月美食薈以法國文化藝術及美酒佳餚推動創意



Follow us on:

  • Facebook: elleOnlineHK

  • Instagram: @ellehongkong

  • YouTube: ELLE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