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快餐集團夥拍本地農場 農產品入饌 廚餘變農田肥料 料全年回收30噸廚餘|Yahoo

鴻日農莊主理人明哥(左)供應新鮮本地農產品予美心集團。右為美心集團供應鏈總監區晉禮。
鴻日農莊主理人明哥(左)供應新鮮本地農產品予美心集團。右為美心集團供應鏈總監區晉禮。

【Yahoo 新聞報道】本地農產品漸受港人青睞,但銷售推廣渠道有限。有連鎖快餐集團與本地農場合作,採用農場出品的農產品入饌,產生的廚餘則回收至農場轉化為酵素肥料,實行循環經濟。集團預計今年提供予農場的廚餘量可達30公噸,農場亦會提供30公噸的農產品予使用集團使用。農場主理人形容這場是農商合作的實驗,推動本港再生農業。

鴻日農莊將回收得來的餐前廚餘轉化為酵素,用作種植之用。
鴻日農莊將回收得來的餐前廚餘轉化為酵素,用作種植之用。

美心集團今年推出「WeGen farming 再生農業」可持續發展計劃,與元朗鴻日農莊合作。該集團供應鏈總監區晉禮表示,此計劃的重要部份包括將餐廳的「餐前廚餘」交至農莊,將廚餘轉化為酵素,用於強化土壤營養及防止害蟲,實行循環經濟。這些「餐前廚餘」包括芒果皮、豆渣、三文魚骨、咖啡渣、蛋殼、咖啡渣等。在2023年的試驗階段中,集團每月提供1至1.5噸廚餘予鴻日農莊,高峰期每月增至兩噸。

鴻日農莊的農產品均是本地農夫的心血結晶。
鴻日農莊的農產品均是本地農夫的心血結晶。

區晉禮續指,一至兩年前開始與鴻日農莊合作,經歷一至兩個季度實驗,確保種植項目、植物味道、大小等等品質符合要求,本年正式推出市面,在集團旗下70間餐廳使用。鴻日農莊一年四季的出產均有不同,集團因此與餐廳廚師商討,因應季節更改本地農產品菜單:冬季以沙律菜、車厘茄、紅菜頭等較為當造,夏天則為苦瓜、南瓜及青瓜等瓜類。他希望將計劃學術化及專業化,下一步將作碳排放評估,量度此計劃可減少的碳排放。

沙律菜、車厘茄、紅菜頭均是冬季當造農產品。
沙律菜、車厘茄、紅菜頭均是冬季當造農產品。

期望發展精品農業

鴻日農莊主理人黃展明(明哥)稱不懂推廣農產品,樂見有連鎖集團願意開放既有模式,有助推廣本地農作物給公眾。他續指,過往不少環保項目難以賺錢,未能長久發展,今次合作是一個農業模式的實驗,「可以量產化、有利於環境,將呢樣嘢擺喺商業模式運作,令呢種模式可以賺錢、可以繼續營運」。他希望這個模式不單有助環境再生,亦是香港整個農業的再生,「我係絕對可以喺香港做到精品農業出嚟,令農夫或者農業可以再生」。

明哥指餐前果皮等廚餘可協助分解蛋殼,一星期內可釋放蛋殼內的鈣質,補充農作物所需。
明哥指餐前果皮等廚餘可協助分解蛋殼,一星期內可釋放蛋殼內的鈣質,補充農作物所需。

明哥續指,上述果皮等餐前廚餘協助分解蛋殼,一星期內便可釋放蛋殼內的鈣質,補充農作物所需。在農作物不同的種植周期使用不同配方的酵素,可協助快速成長,就毋須使用化肥。明哥一直嘗試用其他環境友善的方式代替使用農藥,例如在沙律菜田的四周種植黃芽白,滿足昆蟲的食欲,令沙律菜不受昆蟲侵擾。

明哥在沙律菜田的四周種植黃芽白,滿足昆蟲的食欲。
明哥在沙律菜田的四周種植黃芽白,滿足昆蟲的食欲。
沙律菜在黃芽白的保護下,無半點蟲咬痕跡。
沙律菜在黃芽白的保護下,無半點蟲咬痕跡。

與購買外地有機菜相比,明哥強調本地農產品運輸時的碳排放相對較低,而運用酵素種植亦可代替「魚粉」等由外國運來的產品,達致低碳種植。

秋冬季車厘茄當造,清甜可口。
秋冬季車厘茄當造,清甜可口。
利用三文魚骨發酵成「魚肥」,代替過往施肥的「魚粉」。
利用三文魚骨發酵成「魚肥」,代替過往施肥的「魚粉」。
一桶桶餐前廚餘轉化為酵素,對明哥來說是農業的寶藏。
一桶桶餐前廚餘轉化為酵素,對明哥來說是農業的寶藏。

採用本地蔬菜 沙律銷量增15%

美心集團 m.a.x. concepts及COVA業務總監謝慧儀指,使用本地農產品入饌,可為顧客帶來更健康的飲食選擇,「難得呢個(本地農產品概念)係香港比較少人發展嘅方向……未來嘅生意我覺得方向都會向呢邊行」。她指不少客人均對本地農產品入饌有興趣,使用本地農產品後,沙律部份的銷售額上升15%。「問返客人意見,佢哋都分辨到、食到蔬菜嘅原味」。她稱成本在此階段並非最大考量,「希望客人認知再生農莊概念,知道舖頭有好味同有營養嘅選擇反而先係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