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下月3日澳洲悉尼招聘醫生
醫管局下月初,將在澳洲悉尼舉辦醫生招聘日。 醫管局表示,繼早前在英國舉行招聘日,下月3日將在澳洲招募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到香港加入醫管局工作,歡迎所有醫科生、醫科實習生、受訓醫科生及專科醫生參加,並即場及線上為合資格參加者提供工作機會。
醫管局下月初,將在澳洲悉尼舉辦醫生招聘日。 醫管局表示,繼早前在英國舉行招聘日,下月3日將在澳洲招募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到香港加入醫管局工作,歡迎所有醫科生、醫科實習生、受訓醫科生及專科醫生參加,並即場及線上為合資格參加者提供工作機會。
【on.cc東網專訊】對於政府接納未畢業大學生投考公務員,政府人員協會主席馬志成指目前公務員流失率高,當局新做法可精簡招聘程序,使投考人毋須等待畢業證書便可投考,對人手安排有所幫助。但他認為政府需要在該類公務員入職前進行「二次覆核」,對他們再次面試以確保公務員質素。
本港不少行業都鬧人才荒,連政府也要向在學青年提前招手。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宣布,政府部門及職系的投考資格於昨起擴展至新學年升讀或正在就讀大學三年級的學生。成功申請者可獲有條件取錄,畢業後即可加入政府。有人力資源顧問預計,今次改動可提升應徵政府職位的吸引力,但預期應徵人數不會大幅增加;而不少畢業生都會「幾份工喺手」,
本地經濟逐步復甦,打工仔今年加薪幅度亦回復到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水平;一項調查發現,香港企業今年加薪幅度中位數為4.5%,略高於去年的4.3%,且較2021年及2020年分別只有3%和2.9%為佳;其中,建築、房地產和工程(CEP)行業薪酬升得最多,達到5.3%。 建築房地產工程升幅最大 跨國風險管理、保險經紀和諮詢公司韋萊韜悅(WTW)在今年2至3月期間,訪問了190多間本港企業,結果顯示,有91間已完成2023年度薪資審查,44%受訪企業透露,其2023年薪資增長預算較去年高,反映他們更積極採取吸引策略挽留人才。受政策支持、資本市場復甦及內地全面開放口岸推動,多達81%受訪企業指出,2023年業績較去年有所上升或持平。 以行業分類,CEP行業薪資增長率最高;其次是餐飲業,主要受惠於入境旅遊改善,2023年薪資升幅達5.2%;高科技和媒體行業的薪酬亦上揚5%,這與政府承諾振興數碼經濟,把香港建立為國際科技中心的目標一致;金融行業薪酬漲幅為4.8%;至於教育行業的加幅最低,只有3%。 韋萊韜悅認為,今年薪資壓力與上升趨勢將會持續,預計全年薪資增幅維持在4%高位。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宣布,政府今年起接納大學三年級或將升讀三年級的學生應徵公務員,即2024及25年的畢業學生都可投考,不過他們要符合特定條件,包括在指明時間內完成學業。 楊何蓓茵在政府總部與教資會資助大學代表,就政府招聘工作舉行分享會。她說,政府每年9月會為6個職系進行聯合招聘,即政務主任、二級行政主任等,今年除了接受明年畢業的大學生報名之外,亦接受2025年畢業的學生投考。其他部門或紀律部隊職系亦可按工作性質及人手需求,考慮是否擴闊招聘範圍至下一屆畢業生。 楊何蓓茵希望,新安排可達致三贏,對年輕學生而言,提早獲得有條件取錄,可為他們提供更有保證的前途,獲聘任後可專注學業,裝備自己;院校方面,可更好利用資源,協助有意投身公共服務的同學做好規劃及準備功夫;而對政府而言,可以更貼近市場變化,盡早網羅人才投身政府。
【本報訊】公立醫院醫護人員長期不足,醫院管理局將於明日前往澳洲,招募非本地培訓醫生。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關慧敏表示,本周六將於澳洲悉尼舉辦招聘日,與當地醫科生和執業醫生見面,介紹來港工作的途徑,包括特別註冊與有限度註冊的安排、本港公營醫療機構工作機會和專科培訓支援等,以及過程中提供的支援。當局也會即場解答出席人士的疑問,向合適參加者發出有條件招聘書,以及拜訪當地院校了解合作機會。
【Now新聞台】有大學生歡迎政府放寬投考政務主任的資格,會考慮提早報考。有人力資源顧問指,新安排對大學生有一定吸引力,但預料投考人數不會顯著增加。 三年級大學生將來都有機會投考政務官或行政主任等,對他們是否吸引呢?港大工程學系二年級生黃同學:「都是好事來的,可以早些觀察一下,可能(選擇)政務主任。(為甚麼呢?)因為都聽說過可以在辦公室工作,即比較舒服、穩定些,收入應該都不錯。」港大醫學系二年級生曾同學:「我讀醫科,那就毋須再報考公務員,本身讀醫都可以,除非我讀不來。如果我到時未能畢業,我就可能考慮公務員這個出路,但暫時都未有這個需要。」今次擴大招聘範圍的6個職系,起薪點最高的是政務主任,月薪有57,395元;二級行政主任起薪點就是32545元;至於二級助理貿易主任及二級運輸主任等4個職系,起薪都逾3萬元。有人力資源顧問認同這個新招聘安排能吸引一些喜歡穩定大學生。人力資源顧問周綺萍:「一般申請人或者新畢業生,他們第一個問題最關注的不是人工,是那間企業的穩定性,究竟其工作是否穩定?公司的財務狀況是如何?所以這項來說,政府絕對無可匹敵,所以政府在這方面有絕對優勢,再加上他的薪酬、福利在市場上
根據顧問諮詢、保險經紀及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公司韋萊韜悅(WTW)在今年2至3月期間進行的調查,190多間受訪香港機構中,有91間表示已完成其2023年度薪資審查。調查顯示,自2019年以來,港企的薪資增長率首次回到疫情前水平,2023年增長率中位數為4.5%,而2022年為4.3%,2021年為3%,2020年為2.9%。44%受訪公司指2023年薪資增長預算比2022年高,表示他們更積極保留和吸引人才。另外,在有力的政策支持、資本市場復甦及內地全面開放口岸的推動下,港企的業績有所改善。81%受訪公司指2022年業績表現良好、超過或與上一年持平。在各行業中,建築、房地產和工程(CEP)行業的薪資增長率最高,達5.3%;其次是餐飲業,為5.2%,受惠於入境旅遊改善;高科技和媒體行業為5%,與政府承諾拓展數碼經濟、建立香港為國際科技中心的目標一致。韋萊韜悅預期,隨著經濟復甦加速,今年的薪資壓力和上升趨勢將持續,薪資增幅料將保持在4%高位。 (ST)
【on.cc東網專訊】政府在疫情下推出「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以紓緩中小企營運壓力,中小企借錢首年可以「還息不還本」。惟有消息指有部分貸款銀行,及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按保公司)涉嫌無理拒批申請個案,令申請人「有冤無路訴」。有議員今日(31日)在立法會上指有個案
財新中國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0.9,高於4月的49.5,重返50以上的擴張水平,亦是3個月以來首次改善,受惠於市場供求同步回暖。雖然 PMI 改善幅度小,但已超過疫情後的平均水平。上月生產加快擴張,分項指數回升至近1年高位,受惠於新訂單增加,新出口業務量亦輕微加快擴張,反映客戶需求轉強。採購量及投入品庫存亦上升,而供應商產能進一步改善,交貨速度加快,成本壓力紓緩,平均投入成本連續兩個月明顯下降。由於市場競爭激烈,製造商普遍下調產品售價,讓利客戶。不過,反映對未來12個月生產前景看法的企業信心跌至7個月新低,由於擔憂全球經濟仍有不確定。企業對增加人手保持審慎,5月就業規模持續下行,並創2020年2月後最大跌幅。財新表示,4月經濟數據普遍差於預期,後疫情時期經濟恢復的持續性存疑,5月財新製造業數據參差,反映目前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市場信心不強,突顯擴大及恢復需求的重要性。就業形勢嚴峻,通縮壓力累積,透過積極財政政策穩定就業、增加收入、改善預期,是優先政策。 (BC)#財新中國 #製造業 #PMI
電訊盈科舉行股東周年大會。主席李澤楷指出,旗下免費電視去年電子廣告有20%增長,趨勢不錯,將繼續推出具吸引力節目,亦得到贊助商及廣告客戶支持,OTT業務更首次錄得全年EBITDA正數,每月活躍用戶數目繼續領先,用戶及數碼廣告亦持續增長。 他承認,本港有多個免費電視牌照,觀眾亦可選擇其他電子渠道收看娛樂節目,對免費電視形成好大競爭,但公司仍有優勢,同時有收費電視及免費電視業務,較其他競爭者有較大協同效應,正常情況下可以在同一成本下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及更好內容。 李澤楷又提到,不可以預測未來派息,但董事會對可持續及穩定派息政策有共識,最大附屬公司香港電訊生意穩健,就算經濟低迷下,業績都非常穩定。 他又提到,公司1年多前對人工智能相關公司進行風險投資,電盈的AI範疇以支援企業為重心,對企業對客戶(B2C)暫時未有發展計劃。
香港電訊-SS(06823.HK)執行主席兼執行董事李澤楷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本港首季全面通關後,加上本地消費好轉,令營商氣氛得到改善。個人流動通訊服務方面,出入境漫遊服務錄良好增長,分別恢復至疫前逾六成及逾五成水平。另外,在企業方面,集團的5G技術在通關後支援大灣區企業的發展,支援它們的生意需要。他強調,集團的業務雖然未完全恢復至疫前水平,但已有明顯增長。另外,截至今年3月底,使用5G服務的客戶佔比為34%。 另外,對於有線電視申請終止收費電視牌,他指,Now TV絕對是集團的主要業務,公司不會放棄,而隨著其他競爭者逐步退出市場,集團業務在商業上的市佔率仍正持續增加。 對於內地業務,他提到,內地電訊業務一直由三間國營企業壟斷,故集團在當地的業務不會是核心電訊業務,不過,集團可提供相關電訊支援予內地的公司,幫助它們數碼轉型。該些業務初步上有好的發展,但相信不會在公司整體業務中佔明顯的比重。(sl/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委員、民建聯議員林琳,歡迎政府接納未畢業大學生投考公務員,她指出近年公務員職位申請人數持續減少,新措施有助政府掌握就業市場走勢變化,盡早網羅人才投身政府,確保政府有足夠人力資源服務市民,提升施政效能。 林琳相信,新措施對大學生有一定吸引力,讓有志投身公務員的大學生可以更好規劃未來。她建議政府積極主動與院校合作,由高官親自到大學校園招募人才,並邀請相關職系的公務員到校向學生分享經驗。 她又認為,本地大專院校可善用資源協助學生進行事業規劃,建議當局可以向已獲得有條件取錄的大學生,提供基礎的職前培訓及工作坊,包括本地及內地部門參觀交流,讓他們提早汲取專業職系的理論知識和工作技能,令他們畢業後入職時盡快熟悉崗位職責及適應工作崗位需要。
財新中國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0.9,高於4月的49.5,重返50以上的擴張水平,亦是3個月以來首次改善,受惠於市場供求同步回暖。雖然PMI改善幅度小,但已超過疫情後的平均水平。 上月生產加快擴張,分項指數回升至近1年高位,受惠於新訂單增加,新出口業務量亦輕微加快擴張,反映客戶需求轉強。 採購量及投入品庫存亦上升,而供應商產能進一步改善,交貨速度加快,成本壓力紓緩,平均投入成本連續兩個月明顯下降。由於市場競爭激烈,製造商普遍下調產品售價,讓利客戶。 不過,反映對未來12個月生產前景看法的企業信心跌至7個月新低,由於擔憂全球經濟仍有不確定。企業對增加人手保持審慎,5月就業規模持續下行,並創2020年2月後最大跌幅。 財新表示,4月經濟數據普遍差於預期,後疫情時期經濟恢復的持續性存疑,5月財新製造業數據參差,反映目前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市場信心不強,突顯擴大及恢復需求的重要性。就業形勢嚴峻,通縮壓力累積,透過積極財政政策穩定就業、增加收入、改善預期,是優先政策。
周生生集團主席兼集團總經理周永成表示,雖然本港恢復通關後,旅客人數回升對生意有利,不過訪港內地旅客不及預期多,消費仍較保守,生意可能要到年底才重返疫情前。 財務長陳志光表示,五一黃金周假期銷情暢旺,按年有良好增長,單日平均銷售額已幾乎回到疫情前,不過目前旅客消費佔生意額比重仍只有約2成至3成,比起疫情前的4成至5成仍有增長空間。 陳志光提到,雖然金價上升,但首5個月港澳黃金飾品消費按年相若,認為金價上升有利提升相關產品價格,而且集團已對金價進行對沖,預料毛利率有望改善,不過今年毛利表現仍需視乎金價未來幾個月走勢。 集團又說,會繼續整固香港的零售網絡,亦計劃在機場、啟德及黃竹坑開設新分店,今年計劃在內地及香港等市場淨開設100家分店。
人力資源服務公司ADP報告顯示,美國5月私人市場新增職位27.8萬個,遠多過市場預期。 報告顯示,上月貨品製造業職位增加11萬個,但製造業職位減少4.8萬個;服務業職位增加16.8萬個,受休閑及酒店業職位增加20.8萬個帶動,但資訊、金融、專業及商業服務,以及教育及健康服務行業的職位都減少。 報告又顯示,5月私人市場薪酬按年升幅放緩至6.5%,轉工人士薪酬按年增加12.1%,較4月下跌1個百分點。
滙豐研究發表研究報告,領展(00823.HK)2023財年業績遜預期,每基金單位分派按年跌約10%至2.74元,較市場預期低3%,主要由於利息開支上升所致;物業收入淨額按年升4.8%至92億元。該行認為,領展3.0戰略進展有限,或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不過,該行注意到領展的香港和內地業務均有改善跡象,尤其是內地零售業務的租金調升,相信該業務可於未來一年內恢復增長。連同公司於澳洲投資組合的全年貢獻,該行認為雖然公司的利息成本較高,但每基金單位分派增長的可見性良好。 該行維持對領展的「買入」評級,目標價由59.8元下調至56.3元,對其2024及2025財年的每基金單位分派預測下調0.6%至2.5%,以納入更高的利息支出假設。(jl/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保誠表示,今年首季年度化保費等值銷售額(APE)按年增長3.18倍,按季度增長1.78倍。保誠理財顧問業務成為市場之冠,市場佔有率達33.5%。理財顧問業務按年增長5.2倍至26.86億元。保誠的年金銷售額繼續領先全行,增長達49.6%,高於行業增長20.5%,市場佔有率達16%。保誠保險香港行政總裁林智剛表示,保誠再次領先市場,跑贏主要保險公司。在經濟復甦帶動下,保誠相信香港整體保險業增長的勢頭將於年內持續向好。未來保誠將繼續集中推出健康保障及多元貨幣儲蓄產品,滿足香港及大灣區客戶的強勁需求。 (BC)#保誠
本港明日公布4月零售數據。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預計,4月零售業銷貨價值按年錄得單位數升幅,遠低於3月的40.9%,由於3月有較大的低基數效應。 她指,很多香港人在復活節假期外遊,加上消費券發放前有延後消費效應,均導致4月前半個月生意非常疲弱,但後半個月受惠消費券而好轉,但並非很大升幅。 她預計,5月數據表現分化,旅遊相關零售類別按年有低至中雙位數升幅,包括化妝品、百貨、鐘錶珠寶等。至於以本地市場為主的零售類別則錄得單位數跌幅。謝邱安儀認為,旅客消費需時恢復,市場預計要9至18個月以上。 另外,協會訪問了3700家零售店及約6.1萬名零售從業員,逾60%受訪者預計第3季有10%至20%人手短缺,近20%預計有單位數人手短缺,亦有逾10%預計人手短缺多達20%至30%。受訪者亦預計第4季短缺情況進一步轉差。 謝邱安儀期望,政府幫助業界解決人手短缺問題,包括從大灣區輸入人才。
復星國際(00656.HK)公布,就南京南鋼60%股權交易一事,復星高科、復星產投及復星工發作為賣方,於日前收到訴訟文件,南鋼集團指稱其對相關權益有獨立請求權,因此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並以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訴訟地位參與沙鋼訴訟II的訴訟程序。 公司表示,南鋼集團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與沙鋼訴訟II,將不會影響集團正常營運,將適時再作公布。(gc/k) ~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南韓央行公布的修訂數據顯示,南韓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增長0.3%,與初值持平。 期內,經修訂後的私人消費按季增長0.6%,設施和建築投資分別跌5%和增長1.3%。出口和進口增長分別為4.5%和4.2% 經修訂後的首季經濟按年增長0.9%,略高過初值的0.8%,是自2020第4季以來最弱的按年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