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下月3日澳洲悉尼招聘醫生
醫管局下月初,將在澳洲悉尼舉辦醫生招聘日。 醫管局表示,繼早前在英國舉行招聘日,下月3日將在澳洲招募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到香港加入醫管局工作,歡迎所有醫科生、醫科實習生、受訓醫科生及專科醫生參加,並即場及線上為合資格參加者提供工作機會。
醫管局下月初,將在澳洲悉尼舉辦醫生招聘日。 醫管局表示,繼早前在英國舉行招聘日,下月3日將在澳洲招募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到香港加入醫管局工作,歡迎所有醫科生、醫科實習生、受訓醫科生及專科醫生參加,並即場及線上為合資格參加者提供工作機會。
又到了畢業季啦~許多要進入社會的新鮮人,不曉得是否已經知道自己想找尋什麼樣的工作了呢?要是到了不喜歡的工作環境,該勉強自己既須待一陣子,還是果斷離職?今天就透過YouTuber志祺七七的影片,來和大家聊聊什麼是「安靜離職」 什麼是安靜離職? 所謂的安靜離職指的就是你在工作上漸漸變得消極,只把份內的事情做完,發現問題也不主動提出,什麼也不會積極的尋找更好的替代方案,老闆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也已經不再追求成長。 造成此心態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知道,能維持工作熱忱與動力,本來就不容易,是少數中的少數,而造成心態變得消極的原因,則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無法理解自己現在所做的工作能帶來什麼價值與意義,也就導致了你無法從中獲得成就感,動力自然就會降低。 對薪資不滿 其二則是,你可能付出了很多努力與勞力,但是你每月的薪資所得,讓你認為不值得你的付出,因此就很容易有想要偷懶的心態出現,覺得自己其實可以不用這麼賣命。 什麼樣的情形應該離職? 志祺七七也提到,人生畢竟是需要向前進的,如果你現在待的公司,讓你覺得你一直無法輸入些什麼,無法取得成就與動力,那麼也許就可以考慮一下離職的事情。還有一點就是,不一定要
本港逐漸從疫情復常,企業不斷受到人才短缺問題困擾。香港總商會今年4月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74%受訪企業反映面臨人才短缺問題,當中逾八成表示情況已持續一年以上。人才外流、尋求工作與生活平衡,成為本地勞動力收縮的主因。 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認為,人才與香港商業競爭力息息相關,需要積極尋求補充勞動力,以維持香港的經濟動力。 該項題為「人才短缺調查2023」的調查在4月17至28日期間進行,總商會合共收回196份問卷,其中54%的受訪會員公司聘用超過200人,28%的公司規模少於50人。 梁兆基:移民影響未放緩 被問及員工為何離職時,受訪公司指出,尋求更高的薪酬為首要原因(79%),其次是移民(70%)和尋求工作與生活平衡(51%)。梁兆基說,尋求更高待遇只是衍生因素,並非本地勞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為了應對人才挑戰,多數公司會調高工資福利,具財力的企業可高薪挖角,惟小微企及社企員工人手仍不足,對整體經濟「無濟於事」。 他續稱,本港勞動力縮減受累移民及尋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兩項社會現象。2019年至今香港的勞動人口累計減少約21萬至23萬,要在短期內補全並不現實,「希望能夠補充幾多得幾多,其餘勞動力缺口
中國有關失業的最新數據顯示,國內青年的就業情況不如理想,更有文章指實際情況或更為嚴峻。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6-24歲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率為20.4%,為該紀錄統計以來首次超過20%,即每5個16-24歲城鎮青年中便有1人失業。而近日溫州機場一則招聘公告更揭示青年所面對的就業危機,不少青年無法找到與自己學歷匹配的工作,爭相從事一些低技術職位,反映年輕人越來越難找到工作。
香港總商會早前進行調查,有74%受訪公司表示正面對人才短缺問題,其中61%公司指情況已持續一至三年。離職原因方面,佔79%是尋求更好薪酬 79%,移民佔70%,尋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則有51%。 總商會認為,在人手短缺的情況下,員工面對工作壓力,會因更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而離職。在人手更緊絀下,或會促使企業可能將部分或所有業務遷離香港。 總商會總裁梁兆基指出,有受訪企業認為公司人才短缺最嚴重的是中層員工,其次是初級員工,建議政府擴大及簡化現有輸入人才計劃的標準。
很多人都是透過保險代理買保險,無論你買的是人壽保險、危疾保險,還是醫療保險,如果負責保單的代理在保單有效期內離開保險公司,所有經他跟進而又仍生效的保單就會淪為所謂的「孤兒單」。
【on.cc東網專訊】本地工人人手短缺,政府提出引入外勞方案引起廣泛討論。現時建造業議會和僱員再培訓局均設「先聘請後培訓」模式推行的在職培訓計劃,立法會議員顏汶羽今日(7日)就相關議題向勞工及福利局提出書面質詢,當局回覆指過去3年培訓計劃的人次有上升趨勢,去年首
各行各業人手不足,香港總商會調查發現,74%受訪企業正面對人才短缺問題,當中61%表示情況已持續1至3年,主因人才尋求更高薪酬(79%)和移民(70%);最短缺的職級為初級和中級管理層。面對人才流失,部分公司會增加薪酬待遇吸納人才,但亦有逾兩成公司已將部分或所有業務遷離香港。 香港總商會在4月17至28日期間調查
繼幣安(Binance)及其行政總裁趙長鵬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後,Coinbase(COIN)同
香港總商會早前進行的「人才短缺調查 2023」 結果顯示,接近四分之三的受訪香港企業持續受到人才短缺問題困擾,影響遍及各行各業。合共74%受訪公司表示正面對人才短缺問題,其中 61%表示情況已持續一至三年。調查結果亦顯示,目前最缺人才的是初級管理職位(59%),高級管理職位所受的影響則最輕微,只有 1%受訪企業面對人手短缺問題。香港在疫情期間出現人才外流現象,勞動人口在2019年初至2022年底減少了21萬,其中單在2022年流失9.41萬人。當被問及員工離職的三大原因時,受訪公司指出尋求更高的薪酬(79%)為首要原因,其次是移民(70%)和尋求工作與生活平衡(51%);20%前往海外工作。人才與香港的商業競爭力息息相關,因此應對人才流失問題刻不容缓。難以招聘合適人才推動業務發展,或會促使企業將部分或所有業務遷離香港。事實上,該會在4月份進行的調查結果反映,政府推出的輸入人才計劃涵蓋的工種未能切合企業的需要(52%),故只有20%受訪公司申請有關計劃。為此,政府已於5月16日擴大「人才清單」, 將「優秀人才人境計劃」、「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涵蓋的專業由13項增加至51項
螞蟻集團表示,作為其中一間參與由民青局舉辦的「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2023」計劃的企業,將全力支持政府培育香港青年人才方針。 螞蟻集團表示,會為港青年提供旗下不同企業業務的實習職位,此次獲得實習機會的港青年將於7月前往杭州總部,進行為期7星期的項目實踐,將支持螞蟻國際化業務拓展及與科技人員交流,亦將有機會參與杭州亞運會相關工作當中。 螞蟻集團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及政府事務執行副總裁陳婉真表示,培育金融科技人才是多年來螞蟻集團的主要使命之一。是次計劃獲選實習生來自不同院校及不同學系,希望透過是次實踐和交流,啟發非科技專業人才拓展金融科技技能,發掘新機遇,推動本港未來發展。(ca/k) ~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昨公布「香港年輕殘疾人士從學校過渡至工作的有效策略的研究」結果,該研究之目的是探討年輕殘疾人士從中學/專上教育過渡至工作的經歷,以識別推動成功過渡的機制,並就制度層面支援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研究結果顯示逾36%年輕殘疾人士指老師未能了解他們因殘疾而導致的學習困難,36%人更曾遭同學取笑或排斥;專上教育的年輕殘疾人士之同類處境更差,分別佔逾四成。
香港總商會年初預測本港今年實質經濟增長3.8%,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表示,首季零售強勁反彈,全面通關後消費市道回暖,且刺激旅客來港,故把今年零售銷售增長預測由10%調高至16%,並上調全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0.4個百分點至4.2%。 然而,商品出口方面比年初的預測悲觀,由估計增加4.5%,改為收縮2%,未能恢復正增長。梁兆基指出,歐美市場欠缺上升動力,全球需求疲弱,加上內地近期的消費、就業數據不及預期,香港作為「中間人」,出口難獲可觀增長,因此對出口的預測較為謹慎。 失業率續降 對出口悲觀 儘管總商會調升今年GDP增長預測,但仍低於政府預測的中位數及其他機構預估數字。梁兆基解釋,主要是因為對出口的看法差異,並且需要留意消費動力能否繼續維持在現時的水平。 失業率方面,總商會年初估計今年保持在3.3%。不過,由於香港勞動力短缺情況相當嚴重,失業率下降速度較預期快,該會調低失業率預估數字,料至年底失業率將降至2.6%,接近全民就業水平。同時,總商會把今年整體通脹率預測,由3%調低至2.8%。
畢馬威中國日前發佈《2023年中國銀行業調查報告》。該報告共分為三部分,包括對宏觀經濟及銀行業的發展回顧和趨勢分析,行業熱點話題、銀行財務數據摘要等。畢馬威中國金融業審計主管合夥人陳少東表示,當前在經濟金融領域呈現全球資源配置成本上升、流動性收緊、金融風險承壓等新特徵,中國銀行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金融監管亦顯示出極大的定力與魄力。5月1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正式掛牌成立,金融監管開啟新征程。預計2023年,銀行業監管堅持主線不改,嚴監管態勢仍將延續,監管政策將繼續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實現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關於銀行業決策層在全面風險管理和精細化管理方面,報告意在以前瞻性視角進行深度探討和解讀,深挖行業數字化、智能化風險管理新生機。畢馬威中國銀行業主管合夥人史劍表示,如何以數字化為錨點,全面升級傳統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促進產業金融、綠色金融轉型?如何真正踐行數字化戰略落地,賦能銀行產品、服務、商業模式、風控等多維度創新,衡量產效管理能力?如何聚焦數據治理、反洗錢管理、業財融合、組織變革與人才培養、客戶體驗優化,創新業務場景以實現銀行價值
保利置業(00119)公布,2023年5月,公司連同其合營和聯營公司(置業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92.86%;合同銷售面積約23.2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2.32萬元/平方米。2023年首5個月,置業集團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333億元,同比增長212%;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131.8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2.53萬元/平方米。 (ST)
美國諮商會(Conference Board)數據顯示,美國5月諮商會就業趨勢指數(ETI)再度回落至116.15,略低於市場預期116.31;前值上修至116.79。 諮商會高級經濟學家Selcuk Eren表示,雖然美國5月ETI再度略降,但該指數仍然相當高。因此就業增長可能會持續至未來幾個月,但速度較慢。失業衝擊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部門,而整個經濟繼續在努力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的行業中創造就業機會。工資增長正在放緩,但仍高於疫情前水平。然而,預計美聯儲將至少再加息25點子,以減緩工資增長並降低通脹壓力。這可能會導致今年晚些時候失業和失業率上升,直至2024年初幾個月。(sz/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國家聯合資源(00254)宣布,全資附屬國家聯合資源數字購買配備系統應用軟件的數據分析基礎設備,代價7440萬人民幣(約8226萬港元)。收購事項將促進計算分析及處理中心之成立,並使集團得以進軍數據管理及大數據分析服務市場。 (ST)
中駿集團(01966.HK)公布,今年5月份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31.0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35%,對應合同銷售面積近24.49萬平方米,按年跌39%,月內平均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12,669元。 今年首五個月集團實現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70.75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134.8萬平方米,分別按年減少36%和34%,期內平均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12,666元。(gc/s)~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綠城中國(03900.HK)公布,5月份,綠城集團自投項目取得銷售3,544套,銷售面積約46萬平方米,當月銷售金額128億人民幣(下同),銷售均價每平方米28,042元。 首五個月,綠城集團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281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828億元。其中,歸屬綠城集團的權益金額約520億元。連同代建項目,累計總合同銷售面積約468萬平方米,總合同銷售金額1,086億元,按年增加37.8%。(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近來有不少遊客陸續訪港,而旅遊方式當然豐儉由人,有人選擇豪華遊,也有人喜歡地道或體驗。近日就有位內地女生在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