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痛風不單只痛還須慎防腎功能損害 中醫師推介茶療助降尿酸

痛風是由血尿酸升高所導致的關節疼痛。

- 症狀特徵 -

可見發作部位突然紅、腫、熱、痛。
多見於小關節,尤其是足拇指關節(因血運差、尿酸易沉積)。

- 誘發因素 -

(1)飲食因素
又被稱為「王者之疾」,因此症好發在達官貴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古時達官貴人的高嘌呤飲食模式為導致痛風的重要因素)

(2)基因因素
有些人的新陳代謝受到遺傳因素影響,體內會傾向於產生過量的尿酸,再加上暴飲暴食,便很容易誘發這個痛症。

(3)性別因素
男性痛風機率是女性6倍,原因和荷爾蒙有關,雌激素具有促進尿酸排出的作用,而雄激素則抑制腎臟對尿酸排泄,因此女性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通常會比男性要來得低,痛風機率也可能因此降低。

- 中醫治療 -

急性發作期:
紅、腫、熱、痛,「急則治其標」,一般採用袪風清熱除濕、通痹止痛之法。常用黃柏、防己、忍冬藤等配合具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藥。

緩解期:
「緩則治其本」,採用健脾補腎降濁之法。常用黨參、白朮、茯苓、薏苡仁、綿萆薢等等。

須注意腎臟損害!

尿酸主要透過腎臟代謝,如果體內的尿酸濃度持續過高,腎臟的負擔就很大。當尿酸鹽結晶過大,無法順利由腎臟排出時,會塞住腎小管,導致腎臟間質發炎; 尿酸鹽結晶也會卡在輸尿管,形成尿路結石。此外,當尿酸結晶沉澱在腎臟毛細管血管壁,腎絲球將逐漸硬化,造成腎臟功能失調。

- 預防調攝 -

(1)避免高嘌呤飲食
- 酒類:啤酒、紅酒、白酒、烈酒
- 動物內臟:肝臟、腎臟、心臟
- 魚類:沙甸魚、鯖魚、馬介休、銀鱈魚、銀魚仔、鯷魚
- 海鮮類:青口、扇貝、蝦、蟹、魚子
- 經長時間烹煮的肉汁、老火湯

(2)多飲水,每天2000-3000ml。

- 茶療 -

車前草20g、薏苡仁30g、蘆根20g、土茯苓30g,加水2000ml。
煎水代茶,對降尿酸有一定幫助。

鍾沛峰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中醫全科)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一級榮譽)
前醫管局三方協作中醫教研中心醫師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健康食譜】高纖美味助控制體重 微波爐木耳榨菜炒雞絲
【安心出遊】旅行期間住院洗費龐大?選擇旅遊保險宜留意4個關鍵
【營養食物】植物肉與傳統素肉:製作方法和營養價值的不同之處
【#HC醫學專欄】心跳過慢可致昏厥猝死!了解常見症狀及治療方案
【致癌物】生活中常見的一級致癌物!黃曲霉素毒性是砒霜68倍少量可致癌

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