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人患乙肝不自知 定期檢查為上策

大多人患乙肝不自知 定期檢查為上策

撰文:醫院管理局

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衞生組織訂下的「世界肝炎日」,是時候再次提醒公眾定期做檢查、及早識別與治理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性。

慢性肝炎一直是香港的衞生議題。根據衞生署去年公布的健康調查,推算本港約6%,即約41萬人口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帶菌者可與常人無異,有患者甚至持續數十年均毫無病徵,直至病發時肝臟可能已嚴重受損,甚至出現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危及生命。

目前世界上有至少五種已知可引致感染性肝炎的病毒,分別是甲、乙、丙、丁、戍型肝炎病毒。其中,乙肝病毒可透過多種途徑傳播,包括接觸感染者的體液、血液、沒有採取安全措施的性接觸以及母嬰傳播等;但不會經一般社交接觸傳播。

大部份感染乙肝病毒的嬰幼兒都沒有病徵,較年長的兒童及成年人則只有三至五成有症狀,如發燒、疲倦、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茶色小便及黃疸等。一旦感染者未有察覺異常,沒有及時接受治療清除體內病毒,便有可能發展成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不能根治,只能透過定期檢查、服用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但藥物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因此,大多慢性乙肝病人需要終生接受治療。

此外,肝炎與肝癌關係密切。研究顯示,約八成肝癌病例與慢性乙肝有關。因此,如果感染乙肝而不自知,影響可以極其深遠。市民只要接受測試,便能及早識別乙肝。因此,醫管局呼籲尤其較高風險感染乙肝人士盡快接受檢測,包括慢性乙肝患者的家人及性伴侶、注射毒品人士、男男性接觸者、性工作者和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等。

自1988年起,香港實施兒童乙型肝炎疫苗普及接種計劃,大大減輕了年輕一代乙肝感染率。至於在1988年前出生、高風險感染乙肝的人士應考慮接種疫苗,按時接種三次疫苗後,高達九成五人士對乙肝產生終生免疫力。市民只要定期做檢查,便能及早識別乙肝,接受合適治療方案,保持不煙不酒的健康生活模式,患肝癌風險亦能減低。

世界衞生組織以2030年前消除病毒性肝炎對公共衞生的重大威脅為全球目標。醫管局與不同持份者通力合作,繼續加強為病毒性肝炎病人提供的服務,預防乙肝病情惡化和出現嚴重併發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