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塌樹變木製品 香港木庫4年回收800噸樹木 「做得幾多得幾多」

超強颱風「蘇拉」吹襲過後,大量樹木倒塌。香港木庫四出執樹回收,但趕赴現場時往往發現樹木已被斬碎。(香港木庫專頁)
超強颱風「蘇拉」吹襲過後,大量樹木倒塌。香港木庫四出執樹回收,但趕赴現場時往往發現樹木已被斬碎。(香港木庫專頁)

【Yahoo 新聞報道】超強颱風「蘇拉」日前襲港,政府樹木管理部門處理逾 6,000 棵受風暴影響的樹木,當中移除了 2,000 棵危樹。環保社會企業「香港木庫」因颱風「山竹」而成立,每逢打風後都會四出「執樹」並轉化為有用木材。創辦人黃卓健 Ricci 堅信樹木不是垃圾,四年來香港木庫回收了約 800 噸樹木。他慨嘆,人力始終有限,「做得幾多得幾多」。

「蘇拉」過後,政府移除了約 2 千棵危樹。
「蘇拉」過後,政府移除了約 2 千棵危樹。

五年前山竹吹襲過後,逾 2 萬噸塌樹被送往堆填區。本身是建築藝術家的 Ricci 在網上開設 Facebook 群組回收樹木,希望「救得一棵得一棵」。他在 2019 年自資成立香港木庫,處理因颱風或發展而被斬伐的樹木。他們主要靠熱心市民通知,或透過園藝樹藝公司、樹木擁有者主動接觸,主要回收一些屬於學校或酒店等的「私家樹」。他從零開始,邊做邊學,利用這些樹木製作各種木製產品、木製傢俱、藝術項目,產品以訂製為主,訂單大多來自企業或與品牌合作。

香港木庫會將回收來的塌樹,透過加工、設計、再造,成為一件全新的木製品及傢俱。(香港木庫網站)
香港木庫會將回收來的塌樹,透過加工、設計、再造,成為一件全新的木製品及傢俱。(香港木庫網站)
由回收樹木製成的茶几。(香港木庫專頁)
由回收樹木製成的茶几。(香港木庫專頁)

在蘇拉襲港後那個星期,香港木庫的團隊馬不停蹄,到不同地點回收塌樹,然後搬到元朗貨櫃場約 1.5 萬平方呎廠房,「成個產業都好需要政府支援,尤其係土地政策上面,(土地和租金)永遠都係最大嘅問題。」

Ricci 說,蘇拉襲港後收到不少市民告知塌樹位置,但當他們趕抵現場,很多時塌樹已被搬走了。(香港木庫專頁)
Ricci 說,蘇拉襲港後收到不少市民告知塌樹位置,但當他們趕抵現場,很多時塌樹已被搬走了。(香港木庫專頁)
Ricci 說,蘇拉襲港後收到不少市民告知塌樹位置,但當他們趕抵現場,很多時塌樹已被搬走了。(香港木庫專頁)
Ricci 說,蘇拉襲港後收到不少市民告知塌樹位置,但當他們趕抵現場,很多時塌樹已被搬走了。(香港木庫專頁)

Ricci 指,礙於人力有限,過去一周未能逐一回收塌樹。有時候趕抵塌樹現場,樹木已經被移走或斬掉。公眾地方的樹木或因市民向政府投訴要求移除,私人地方的則可能是前線園藝工人甚至樹藝師操刀斬掉。早幾天他們就接獲市民通知金鐘有數棵塌樹,去到現場樹木已不知所蹤,「好多時候都見到呢啲,又或者會有人 inbox 話,早知早啲話畀你聽啦,今日斬碎哂啦。」他慨嘆這些情況很常見,很多市民都疼惜樹木,希望樹木不要被送到堆填區,才會「盡量互相通傳,睇吓會唔會有嘢可以做得到」。

香港木庫為塌樹升級再造,每當看到塌樹被斬成碎件,難以再造成木材,都會感到可惜。(香港木庫專頁)
香港木庫為塌樹升級再造,每當看到塌樹被斬成碎件,難以再造成木材,都會感到可惜。(香港木庫專頁)

塌樹被斬碎難回收:執仔變執屍

街頭的塌樹被移除之後,往往會被斬碎,導致樹木回收價值大減,難以再造成為有用的木材,「斷咗點樣駁返長呢?塊木板明明係兩米咁長,你砍到碎哂,變成其實係廢料。」Ricci 無奈道,「我哋本身係喺度執仔(樹),但變咗執屍,收咗一條屍已經係手手腳腳分開哂,你拼返佢,然後就可以點呢?你都係只能夠送終,呢個係我哋覺得好可惜嘅一個部分。」

過往塌樹的下場都是被送到堆填區,颱風山竹襲港後,政府成立園林廢物回收中心 Y.PARK。2021 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指出,香港平均每日於堆填區棄置約238公噸園林廢物,Y.PARK 則主要接收長度 6 米或以下樹幹、樹枝及樹葉等,每日處理約 30 公噸,即僅佔全港園林廢物約一成。Y.PARK 接收的園林廢物有四成為幼枝樹葉、三成為樹枝、兩成為沙石及垃圾,僅一成可再生產為木板木材的粗大樹幹。依此推算,每日只有約3公噸的樹木能夠再造重生。Ricci 指出,以上情況源於政府視塌樹為園林廢物,而非可升級的再造木材。

山竹後大批被吹倒的樹木被送到新界西堆填區,Ricci到該處執樹,放眼盡是廢木。他不久後便創立了香港木庫。(香港木庫專頁)
山竹後大批被吹倒的樹木被送到新界西堆填區,Ricci到該處執樹,放眼盡是廢木。他不久後便創立了香港木庫。(香港木庫專頁)

「100 棵樹喺叫緊救命,做唔到好多」

回想五年前第一次回收塌木,Ricci 坦言當時沒有心理準備,也欠缺相關專業知識處理塌樹,「完全束手無策」。五年後超強颱風重臨,但仍然無法扭轉大批塌樹的命運,「就算你好有準備,就算你磨利咗把鋸,如果真係打到好似山竹一樣,你做到啲乜呢?有 100 棵樹喺另一邊叫緊救命,你做唔到好多。」Ricci 認為,回收塌樹有賴業界合作,例如處理塌樹時不是將樹斬碎,而是用吊車將樹幹送到廠房升級處理,但當中牽涉財政等問題,「邊個畀錢呢?」

回收塌樹不是免費,找吊車及搬運的人工費用每次都要逾萬元。(香港木庫專頁)
回收塌樹不是免費,找吊車及搬運的人工費用每次都要逾萬元。(香港木庫專頁)

然而累積的經驗仍有價值,「例如有相熟嘅樹藝師,我呢邊有個客人問我,去扶返直而唔係斬咗棵樹,我哋都識得搵人去做,我哋有知識同經驗去懂得點樣同業界溝通,去協助客人或市民去 upcycle 啲樹。」每逢打風期間難以外出,Ricci 總是心情忐忑,「都係坐以待斃,等佢開始跌落嚟,你先可以執佢,其實心情好複雜。」人力和時間也相當有限,「只能事後做得幾多得幾多,但日頭喺戶外只有 6 至 8 個鐘,要做好多 coordination,做出來係唔係真係會有咁大意義呢?我哋對自己都好有疑問,但係你又唔捨得唔去做。」

Ricci 表示,這五年間港人對於樹木回收及再造的認知有所提高,民間也多了相關的項目。(香港木庫專頁)
Ricci 表示,這五年間港人對於樹木回收及再造的認知有所提高,民間也多了相關的項目。(香港木庫專頁)

從山竹到蘇拉,Ricci 樂見香港社會對於樹木回收的認知及意識有所提升,民間也多了不少樹木回收再造的行動及項目,「多咗人知道樹原來係會冧,我哋親歷其境,亦都會更加疼惜,見到斬樹就會好嬲,多咗人議論,都係一件好事。」

香港木庫曾申請環保署回收基金及路政署斜坡植林優化計劃等,環境局前局長黃錦星也曾到訪木庫。圖為創辦人Ricci (左)與黃(右)在木庫合照。(香港木庫網站)
香港木庫曾申請環保署回收基金及路政署斜坡植林優化計劃等,環境局前局長黃錦星也曾到訪木庫。圖為創辦人 Ricci(左)與黃(右)在木庫合照。(香港木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