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項目愈多愈好?家庭醫學醫生:貴精不貴多

身體檢查
身體檢查

要數最熱門的願望,相信非「身體健康」莫屬,部分人更會送身體檢查(體檢)計劃給自己或家人作為禮物。然而,坊間的體檢套餐五花八門,該怎樣選擇才最適合自己?

一般人無病無痛,是否需要定期去做身體檢查?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李圓圓解釋,體檢目的是透過檢查及早發現早期隱性疾病,盡早診斷及醫治,因為許多疾病在初期甚至中期,都未必有明顯病徵。「也希望透過體檢助病人找出影響健康的不利因素,從而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減低患病風險。」

身體檢查
身體檢查

20歲男腳痛變腎衰竭

李圓圓舉例,曾有一個二十多歲無嚴重病史男病人因腳痛求診,他以為運動後關節勞損,只需索取止痛藥便可。但在體檢中發現血壓嚴重超標,右腳大拇趾有痛風性關節炎症狀,須立即檢查腎功能和尿酸。驗血報告發現患者有腎衰竭,必須轉介專科跟進治療。可見不論年齡,定期體檢確有重要作用。

坊間體檢套餐五花八門,該如何選擇?李圓圓提醒,市民不應過分著眼於項目數量、收費及優惠,要選擇真正切合自己健康需要的計劃。「標榜項目最多的計劃,可能只是把大項目分拆成多個小項目,所以項目數量未能反映體檢範圍。」

醫生解讀報告避免誤解

全面的體檢應該包括四個步驟,首先是醫生評估,由醫生根據體檢者的病歷、家族病史、生活習慣及對健康的疑慮,去制訂個人檢查計劃。第二是要有體格檢查,包括量度血壓、心率、身高體重等指標,及身體各系統檢查例如心臟、肺部、腹部等。第三則是血液測試、大小便檢查和心電圖;以及其他個人化的選項,例如女性的超聲波、子宮頸抹片和乳房造影等。「最後當然必須由醫生解釋報告。」李圓圓指,選擇由醫生做健康評估及解釋報告的體檢套餐,可按體檢者的年齡、性別、背景和健康狀況去度身訂造最切合需要的檢查項目。「每項檢查都有其作用及局限性,亦非百分百準確。如選擇不當,除了浪費金錢,更可能因不懂自行解讀檢查結果而帶來多餘憂慮,甚至延遲正確診斷。」

身體檢查
身體檢查

發現癌症端倪及早治療

透過定期體檢,也可評估體檢者有否「四高」,亦即高BMI(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因為這四種情況可引起多種嚴重疾病,包括心臟病、腦中風和腎病等。另外,定期體檢也可篩查癌症,希望在未有症狀前,及早發現患癌或癌前病變。「例如慢性肝炎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體檢時可以檢測血液中的乙型肝炎抗體和抗原。如果乙肝抗原呈陽性,則代表屬乙肝帶菌者,需定期驗血和進行肝臟超聲波,監察肝臟變化。」

李圓圓亦指,不同年齡及性別人士各有需要,例如50至75歲人士宜做大腸癌篩查;25歲以上曾有性經驗的婦女,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作為子宮頸癌篩查。44至69歲的女士則應評估乳癌風險,再決定是否接受篩查。「癌症有各自的篩查方式,市民應多了解各項檢查的利弊,從而作出知情決定。」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體檢項目愈多愈好-家庭醫學醫生-貴精不貴多/379466?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