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欺凌超40%受害者想復仇 幼聯倡學校採主動措施 設匿名舉報

【on.cc東網專訊】香港欺凌情況發生率屬全球前列,高出台灣及美國。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今日(11日)發布調查報告指出,有逾30%受訪學童曾遭受欺凌,而被欺凌的受訪者中有超40%想復仇,或會造成惡性循環。同時,受訪家長中超70%缺乏有關知識以應對子女遭欺凌。在教師方面,亦有過半教師稱沒有足夠時間處理欺凌問題。此外,精神科醫生表示,遭受欺凌的學生在其長大後也會持續受到影響,包括難以面對學生群體及持續服藥等。

幼聯高級項目經理劉德權表示,此次調查涉及528人,當中包括高小學童272人、家長131人及教師125人。調查結果顯示,有32.9%的受訪學童表示曾遭受過欺凌,有41.1%受訪受害人表示想復仇。在想要復仇的學童中,欺凌者和受害者造成了嚴重的惡性循環。劉德權還表示,行為怪異或外表怪異的學生會更容易被欺凌,分別佔比16%和13.8%。對於子女在校遭受欺凌,很多學童並不願意與家長反映,而家長則缺乏相關處理經驗。劉德權稱,此次調查發現只有30.5%的學生願意將自己遭受欺凌的事告訴家長。而家長在處理子女遇到的欺凌時,70.2%的家長缺乏證據收集和查證能力,還有53.4%的家長沒有足夠技巧處理此問題。劉續指,在教師處理欺凌事件方面,81.6%的受訪教師稱會將事件交由駐校社工負責,有57.6%的受訪教師表示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處理事件,還有48%的教師表示沒有足夠技巧去處理學生霸凌事件,顯示了受訪教師對處理欺凌問題有無力感。

幼聯總幹事程德智指出,調查反映了高小學生遇到欺凌事件不懂主動尋求幫助,會因害怕而隱瞞,其他同學則可能迫於同儕壓力而選擇沉默。她表示,家長和老師有責任主動展示更多關注在學童身上,留意其有否於學校遭受到不公對待。程德智還表示,駐校社工的人數不足,難以全面解決欺凌事件,還有部分教師在將欺凌事件告知家長後就缺乏跟進,未能及時為學生解決問題。程德智還指出,在另一項包含72個國家關於欺凌的調查中,香港是排名最高的,欺凌情況是台灣的3倍,同時也高於美國。

此外,精神科專科醫生陳蔓蕾指出,學生在遭遇欺凌後會出現包括其價值觀扭曲、社交恐懼、強迫症和創傷後壓力症等問題。她舉例,其一名病人曾在幼年時遭受過欺凌,至今雖成年但仍會害怕12至13歲的學生,不敢面對學生人群,即便在出街時也會特意避開學生群體。陳蔓蕾呼籲,學校必須採取主動措施,建立健全的防欺凌機制、定期開展反欺凌教育以及設立匿名舉報渠道,這樣才能讓學童在安全的環境中表達自己的困擾。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