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之死|影像解剖查死亡真相 城大學者葛展榮:中華白海豚面臨相同威脅

A vessel hoists the carcass of a Bryde's whale onto the ship, in Hong Kong, China, July 31, 2023. REUTERS/Tyrone Siu.     TPX IMAGES OF THE DAY
一頭布氏鯨被發現出沒在香港海域,不足半月後死亡。REUTERS/Tyrone Siu. TPX IMAGES OF THE DAY

【Yahoo 新聞報道】一條布氏鯨上月被發現誤闖香港水域,吸引大批市民租船出海觀鯨,不足半月後,小鯨上月 31 日漂浮西貢牛尾海死亡,出海追鯨熱潮結果以悲劇告終。鯨魚屍體其後由躉船拖往萬宜水庫西壩進行剖屍,兩日後完成初步解剖。《Yahoo新聞》專訪正協助調查死亡真相的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城大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葛展榮表示,希望小鯨之死喚起公眾關注,中華白海豚等本土鯨豚正面臨同一威脅。

文字記者:李雨夢

攝影記者:HLKP

自發現鯨魚死亡,城大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葛展榮及團隊一直聯同漁護署及海洋公園進行解剖工作,初步發現鯨魚背部有深及骨骼的傷痕。
自發現鯨魚死亡,城大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葛展榮及團隊一直聯同漁護署及海洋公園進行解剖工作,初步發現鯨魚背部有深及骨骼的傷痕。

當鯨魚的屍體被送到萬宜水庫西壩後,葛展榮及團隊趕到現場,協助漁護署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解剖工作,以調查小鯨死因。除了協助傳統解剖,葛的團隊專長於影像解剖,在現場以三維掃描先將鯨魚屍體的表面傷痕和特徵記錄下來,「三維掃描大約做咗半個鐘,先收集數據」,而這只是第一步,「因為呢個鯨魚嘅體型係非常之大,無辦法馬上去帶返城市大學、甚至海洋公園嗰邊做一個電腦掃描。」

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在萬宜水庫西壩協助解剖工作(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Facebook)
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在萬宜水庫西壩協助解剖工作(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Facebook)
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在萬宜水庫西壩主要以三維掃描先將屍體表面的一些傷痕或特徵記錄下來。(研究組Facebook)
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在萬宜水庫西壩主要以三維掃描先將屍體表面的一些傷痕或特徵記錄下來。(研究組Facebook)

完成三維掃描後,葛展榮主要發現的傷痕是在背部,「有兩大個傷痕,甚至乎觸及骨骼。」海洋公園周四(3日)會見傳媒時表示,目前已完成了初步的解剖工作,當中有兩個新的傷口是由硬物撞擊而成,而化驗與分析的工作仍在進行,預計需時數周。影像解剖的工作亦會同步進行。

葛展榮手執三維掃描儀器,用以記錄鯨豚屍身的表面傷痕及特徵。
葛展榮手執三維掃描儀器,用以記錄鯨豚屍身的表面傷痕及特徵。
三維掃描是影像解剖其中一項重要的技術。
三維掃描是影像解剖其中一項重要的技術。

葛展榮表示,以往通常先將屍體送到位於城大的實驗室才做影像解剖,利用影像學的技術,例如電腦掃描、磁力共振、超聲波、X光等,收集屍體的數據,「基本上我哋唔需要接觸個屍體,會放入屍袋裡面,然後再放上電腦掃描機、磁力共振,做完掃描之後我哋就原封不動咁拎返落嚟,先至運送到去手術檯度做(傳統)解剖。咁我哋就可以有整個身體嘅e-copy。」

影像掃描亦包括以電腦掃描、磁力共振、超聲波、X光等方法來收集屍體的數據。(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影像掃描亦包括以電腦掃描、磁力共振、超聲波、X光等方法來收集屍體的數據。(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屍體受傷部份需斬件掃描

然而今次小鯨體長逾8米,相當龐大,無法先送實驗室,「我哋去到現場只係做咗三維掃描,仲未做其他影像解剖嘅技術......因為體型過大,需要時間去將受傷嘅部分去斬件,返到嚟市區我哋先可以做到呢樣嘢。」

經三維掃描後得出鯨豚屍體的影像(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經三維掃描後得出鯨豚屍體的影像(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條身長8米、估計為未成年的雄性鯨魚,7月13日被發現於香港西貢水域出沒。不到半個月,鯨魚便已死亡。問到葛展榮及團隊的感受,從事了九年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的他表示,小鯨的命運,其實也是本土鯨豚一直在面對的威脅,「其實中華白海豚同江豚喺香港面對嘅威脅,無論係人為或者自然嘅威脅,都同一條大鯨魚係無分別。」這些威脅包括船隻撞擊、漁業誤捕、海洋污染等。

葛展榮說:「如果大家覺得大鯨魚係受到船隻撞擊,其實我哋嘅中華白海豚都有好多船隻撞擊嘅傷痕。」幸運的話,被撞擊的傷口或會自行癒合,「好多不幸嘅事件,就係直接死亡,甚至可能過咗一段時間,佢再受感染之後慢慢死亡。」葛展榮憶述,2015年一隻名為「希望」的中華白海豚疑被船隻螺旋掌弄傷尾鰭,經搶救治療後仍然死亡,「當時都有好多人關注,都希望提醒返大家。」

2015年,中華白海豚「希望」疑被船隻螺旋掌弄傷尾鰭,搶救後情況急劇惡化,被安排安樂死。(圖片:海洋公園)
2015年,中華白海豚「希望」疑被船隻螺旋掌弄傷尾鰭,搶救後情況急劇惡化,被安排安樂死。(圖片:海洋公園)
圖為過去曾進行影像解剖後的海洋動物標本,亦包括在屍體內臟所發現的海洋垃圾。
圖為過去曾進行影像解剖後的海洋動物標本,亦包括在屍體內臟所發現的海洋垃圾。

半個月以來,「觀鯨潮」以至小鯨之死都引起社會迴響。葛展榮希望大眾能將現在的關注及能量延續下去,「擺返喺本土嘅鯨豚保育同埋健康嘅檢查上面,希望大家放返精力落去,明白鯨豚係乜嘢、有邊19種鯨豚喺香港出現過,以及都就住呢個機會去再明白本土鯨豚,呢個就係我哋最開心嘅地方。」

相關報道:

曾被多船包圍圍觀 西貢鯨魚今反肚死

西貢鯨魚死亡|鯨屍解剖完成 食環署安排車輛逐件運走

浮屍西貢布氏鯨 年幼雄性身長8米 謝展寰否認當局遲介入 就不設禁船區解畫

可預視的悲劇 ⎮ 我們都眼巴巴看着小鯨殤逝

城大團隊通宵解剖鯨屍 兩大傷口深可見骨

網民紛貼〈吃鯨魚的人〉悼鯨 原唱麥浚龍:不會是最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