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萃才:如政府發行基建債券 料為未來大型基建融資做準備

消息指,政府即將公布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會發行約700億零售債券,當中大部分為銀債,其餘屬綠債及基建債券。有學者形容政府繼續發行銀色債券,是「明益」長者,又指如果發行基建債券,須指明用於哪些項目。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如果按消息指政府新一年度再發行700億零售債券,規模是與上年相若,佔本地生產總值僅屬幾個百分比,較其他地方為低,有空間可發行更多。他提到政府再發銀債,對象僅屬年長市民,為他們提供低風險,比做定期存款有較高回報的投資,形容是政府刻意「明益」市民。 麥萃才又說如政府發行基建債券,估計是希望小試牛刀,為未來不同大型基建融資做準備,例如北部都會區及大嶼山填海工程。 他說以700億零售債券計,扣除銀債及綠債,相信放於基建的發債規模不會大,可能只為前期工程做準備,當有關計劃上馬需要投入更多資金時,才進一步擴展。他認為如果是就基建發債,最好是指明項目,並強調發債要避免將資金用於維持政府日常運作,否則難以透過投資獲取回報,償還本金及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