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後遊走多間中醫診所回收膠樽 冀半年內收 2 噸兼推生產者責任制

五位大學生去年推出「Recyclink濃縮中藥容器回收計劃」,今年擴展至屯門區,計劃回收區內二十間診所的中藥容器。
五位大學生去年推出「Recyclink濃縮中藥容器回收計劃」,今年擴展至屯門區,計劃回收區內二十間診所的中藥容器。

濃縮中藥配方顆粒近年廣受歡迎,服用者無需花時間煎藥,只要將顆粒加入熱水攪拌便可服用,但開藥的中醫診所每日動輒棄置數十個膠樽容器。數名大學生去年推出「Recyclink濃縮中藥容器回收計劃」,每周穿梭油麻地、旺角三十間中醫診所,一年間收集到逾十萬個膠樽!今年他們獲資助將計劃擴展至屯門區,並著力推動生產者責任制,期望年底前尋求至少一間藥廠承擔回收膠樽的成本。

文字記者:謝馨怡

攝影記者:Wildchild

氣溫33度下的一個周六早上,五名二十出頭的男生遊走屯門街頭,計劃到訪三間中醫診所。行程由家住屯門的阿超帶領,另外四人坦言以往很少到「大西北」,Honchi更笑說,以前到訪屯門的次數「五隻手指數得曬」,計劃開展前,五人曾結伴探路三、四遍,以了解區內中醫診所分布情況。

五人甫到達第一間診所,助護隨即捧出一大袋膠樽,還「溫馨提醒」他們區內即將開設另一間診所,下月起可多收一批膠樽。他們準備了一個能裝下一整個人的墨綠色大袋收集膠樽,輪流捧着大袋的男生猶如聖誕老人,只是鬍子變成口罩,一行五人在烈日下等候巴士再去第二、第三間診所,胸前的恤衫都濕透。

一行五人在烈日下乘巴士到各間診所,由家住屯門的阿超(右)領路。
一行五人在烈日下乘巴士到各間診所,由家住屯門的阿超(右)領路。
他們每隔一星期輪流到屯門區內診所收集膠樽。
他們每隔一星期輪流到屯門區內診所收集膠樽。

去年回收逾十萬膠樽

五人雖是中學同學,但升上大學後各散東西。促成「Recyclink」的Matthew修讀城市研究,他自小有回收習慣,溫習過後會把廢紙拿到街角回收店。他中學時期偶然接觸到「不是垃圾站」,目睹不同地區的街坊自設臨時回收站,並湊錢將回收物運走,於是他趁文憑試後的空檔,拉上幾位同學和其他朋友合辦旺角區的「不是垃圾站」。

Matthew三年前趁文憑試後的空檔,拉上幾位同學和其他朋友合辦旺角「不是垃圾站」。(受訪者提供)
Matthew三年前趁文憑試後的空檔,拉上幾位同學和其他朋友合辦旺角「不是垃圾站」。(受訪者提供)

開設回收站期間,他們留意到「2號塑膠」高密度聚乙烯當中,不少是中醫診所用上的濃縮中藥容器。適逢開站後半年爆發疫情,他們難再恆常擺街站,遂將回收工作聚焦於診所。2021年起,他們正式推行「Recyclink濃縮中藥容器計劃」,每周輪流拉起手推車到油麻地、旺角一帶的30間診所回收膠樽,最終全年共收到四噸、超過十萬個膠樽,再交由塑膠回收場「塑新生」處理。

每次收集膠樽後,五人會將其帶到Matthew親友的倉庫暫存,並按品牌分類統計。去年的十萬個膠樽中,近四萬個為「海天牌」,緊隨其後的「農本方」亦有多達一萬六千多個。他們希望藉此分析市場情況,以推動生產者責任制,「雖然回收量唔代表市佔率,但完全冇數據就好難同大眾講情況幾嚴重,或者邊個責任大啲、細啲。」

五人為中學同學,由自小有回收習慣的Matthew(左四)促成「Recyclink濃縮中藥容器回收計劃」。(左起:阿超、Ken、Michael、Matthew、Honchi)
五人為中學同學,由自小有回收習慣的Matthew(左四)促成「Recyclink濃縮中藥容器回收計劃」。(左起:阿超、Ken、Michael、Matthew、Honchi)
他們去年共收到四噸、超過十萬個膠樽,再交由塑膠回收場「塑新生」處理。(Recyclink Facebook截圖)
他們去年共收到四噸、超過十萬個膠樽,再交由塑膠回收場「塑新生」處理。(Recyclink Facebook截圖)

由油旺到屯門:「如果我哋唔做,就去曬堆填區㗎喇。」

五人今年升讀大學四年級,平日要上課或實習,但Honchi說他們毫不介意犧牲假日時間回收膠樽,「總要有人做呢樣野,上年收到四噸,如果我哋唔做,呢四噸就去曬堆填區㗎喇。」他們今年中更獲屯門青年夢工場資助,將回收版圖進一步擴大至屯門區。

有別於油旺區診所大多集中於商廈,屯門的診所較多散落在區內各個角落,有些小型診所更未必有清晰門牌,只能靠五人自行摸索,「有啲好隱蔽,上網都未必搵到」。 而且油旺區診所的客人較多傾向大量購買,屯門區診所主要做街坊生意,膠樽用量相對較少,故他們將回收量目標降至兩噸。Matthew稱回收量只是其次,首要目標是尋求藥廠承擔生產者責任制,「上年好膽粗粗、好熱血開咗波,而家要諗實際需要,度proposal(計劃書),認真睇吓呢區嘅回收網絡係咩狀況。」

五人平日要上課或實習,但Honchi(左一)說毫不介意犧牲假日時間回收膠樽,「如果我哋唔做,就去曬堆填區㗎喇。」
五人平日要上課或實習,但Honchi(左一)說毫不介意犧牲假日時間回收膠樽,「如果我哋唔做,就去曬堆填區㗎喇。」

有了前一年經驗,他們聯絡屯門區診所時更得心應手,希望短期內接觸到二十間診所,同時會觀察其他類型店舖有沒有回收需要,例如洗衣店的柔順劑亦用上同類塑膠容器,或可一併回收。

他們最近訂購一部破碎機,打算以人手撕走膠樽表面的標籤後再打碎膠樽,以騰出倉庫更多位置,並有望提高塑膠賣給回收廠的價錢。Matthew稱他們特意選購小型的破碎機,體積有如家用小型雪櫃,方便將來擺街站讓街坊接觸,「好多時放落回收桶後,都唔知下一步係點處理,想至少將呢個工序帶畀大家試,等多啲人認識。」

他們最近訂購一部破碎機,打算以人手撕走膠樽表面的標籤後再打碎膠樽。
他們最近訂購一部破碎機,打算以人手撕走膠樽表面的標籤後再打碎膠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