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姐:港式保險精英

「港式保險精英」
「港式保險精英」

在香港,保險從業員在某程度上是一份受人鄙視的職業。

幾廿的呀叔呀嬸會賣保險的人是在騙財。這種法雖頗具無知及偏見的味道,但實際上也不無來因。或者持這種看法的中年人們自己曾經中伏,又或者聽聞過哪個親戚或鄰居或親戚的鄰居曾經中伏,因此對保險從業員投下不信任票、貼上負面標籤。

別說是中年大叔大嬸,剛畢業投身社會的人也許更不屑保險從業員。大概每個人都曾試過被那些從未熟過亦從沒聯絡的所謂「舊同學」走來扮Friend裝熟熱情地寒暄恭維,目的就是氹你買保險,或者,氹你做下線,手法可以很擾人。此後大家就對賣保險的舊相識都敬而遠之、唯恐避之不及,講起誰誰誰正在「做保險」,都面露不屑。

其實「保險」是個相當好的概念。若然買得對,的確是種實質保障。但正如一切本身理念正當的事物都會因一個「利」字而扭曲,在香港這個錢字大過天的功利社會,「保險業」就理所當然地變形了,更可是變態了。

港式保險業予人的印象,就是靠「吹水」及「作大」而賺錢的行業。這種負面印象正正是一大群「港式保險精英」自己親手建立的。就如空中服務員予人「港女」印象一樣,老實講句,都是因為有太多過份自命得意的空姐們太愛在Facebook上曬命。所以當我在做空服的時候,明白到這怪不得有人對這職業有如此的刻板印象,怪只怪那些少數害死多數的港女同行。

你的Facebook上總有幾個非常「出色」及「成功」的保險業「精英」,最喜高調分享自己獲多少「獎」、賺多少錢。當然的,每間保險公司都很熱衷於「自己」公司頒獎予「自己」員工這一套。目的一是令員工感覺自己很出色,士氣提升有助業績提升;目的二是令員工有「實質證明」去說服其潛在客戶自己很出色。原理就如TVB每年都打鑼打鼓、隆重其事地搞頒獎禮頒獎給自己的藝員一樣。「影帝」、「影后」令旗下藝員到外面出Show的價位提高,公司自然分到更多。這是市場心理學的應用。

獎是自己頒給自己,還是根本人人有獎永不落空,都不重要。因為這世上有大量極容易被誤導及控制、聽到甚麼就信甚麼的人,能令這些人信服,已經達成目的。

每當那些保險業「精英」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出盡力「表演」,我都看得津津有味。

剛入行的,最愛「內心剖白」,作積極上進狀,其人生彷彿因開始做保險而充滿曙光,他現在有了宏大的「理想」。「理想」是甚麼?這可參考一下那些已做了一、兩年保險、已擁有自己下線的保險精英們的Facebook:「當初真係冇諗到自己入行兩年就可以有車有樓年薪過百萬!呢行真係可以靠努力而成功!多謝公司畀機會我!」為了加強說服力,定必經常上載自己與貴車、貴錶、貴酒的合照,明示暗示自己因撈保險而撈到出人頭地,當上「成功人士」。

如果說這手法是為了吸客,其實又不太合邏輯。至少我不會跟一個行事作風如此華而不實的人買保險。這種人做保險的目標擺明了只是想開最多的單、賺最多的佣,連裝一下誠懇及踏實都懶得裝。

因此,這種赤裸的、浮誇的炫富Show,其目標受眾大概根本不是潛在的顧客,而是潛在的下線。這便合理地解釋了一切。

港式保險業的精隨就正正在於:最緊要搵多啲下線幫自己搵錢。

因此港式保險精英招下線比招顧客落力得多。形象是否踏實可靠、為客人利益著想,who cares?香港的保險業,就是因為這種俗惡不堪的味道太重,才惹人反感。

保險業本身並不是甚麼該受人歧視的不正當職業。一個人只要正經踏實地做自己的工作,總是值得被尊重的。只不過香港地實在有太多的「港式保險精英」,以低劣的手法及醜陋的姿勢,把整個保險業做得愈來愈神憎鬼厭、惹人鄙屑。

 

港姐: www.facebook.com/hellomisskong

 

更多精彩文章:

港姐:糟遇

港姐:從濫交到懶交

港姐:請祝福女魔頭

 

按此返回Love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