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在台發表 4K 錄影重兵器 EOS-1D C 與 C500 ,Cinema EOS 低價機型 C100 也同步登場


Canon 為了推廣 Cinema EOS 在專業市場的普及度,除了去年首度出擊的 C300 電影攝影機外,還在當時的發表會上鋪梗,接著才推出可以兼顧靜態 / 動態拍攝的全幅 DSLR 旗艦 EOS-1D C,以及同樣採用電影攝影機形式的 C500,兩者都將新一代的 Cinema EOS 系統帶進業界標準的 4K(4,096 x 2,160)錄影解析度領域。還在已經比起其他電影攝影機要來的相對輕巧的 C300 之下,再加上一部更輕 410g 僅重 1,020g 的 C100 電影攝影機 -- 它是電影攝影機喔!

規格上,除了擁有 1,810 萬畫素並且可以提供 135mm 全幅景深表現的 1D C 外,上述的幾部電影機型則是都採用了 Super 35mm 格式的 8MP 解析度 CMOS 感光元件,感光度可達 ISO320-20,000 -- 擁有全幅優勢的 1D C 則是可以達到最高 204,800 的超高感度 -- 並可用 120fps 的高格數拍攝 4K 影像(C100 除外),且全系列都能搭配獨家的 Canon Log Gamma 影像曲線,號稱可以將動態範圍提升至 800% 的表現。畫質上他們都採用了像素大小為 6.4µm 的新型感光元件,將 RGB 三都採各兩百萬畫素的通道輸出,以求更精細的色彩還原。並且在 C500 上搭載了雙 3G-SDI 輸出埠與螢幕輸出孔,提供了更豐富的外接能力。

在國外的電影製片產業裡,4K 畫質的錄影規格與工作流程基本上都已經有了十分穩定的工作流程,Canon 為了要在 Arri Alexa 與 RED 獨大的電影製片業中找到自己的角色,首要條件就是順應這些看似一成不變,但卻擁有十分穩定產出與保障的工作流程。而今天,該公司為了鼓勵國內製片業者引進這樣的高畫質製片規格,除了自己的 Cinema EOS 輸入端之外,還聯合中繼儲存器材的幾間廠商,最後再由奇美的 4K 螢幕做聯合的展示,跳轉以後,就讓我們看看這幾部電影新機的現場動手玩心得,還有堪稱好萊塢製片等級的工作流程展示吧 -- 其中的儲存格式商 Codex 可是少年 Pi 還有雨果等大片所御用的設備呢。

Canon EOS-1D C


雖說有點違背大部份靜態攝影師的期待,Canon 將高畫質的走向變成了往 4K 的方向走去,但這部 EOS-1D C 還是毋庸置疑的是 Canon DSLR 產品線中的機皇之皇,而其 NT$389,900 的單機售價更是當仁不讓。至於它到底有什麼強悍之處呢?首先,最主要的是它兼顧靜態 / 動態,在兩方面都能擁有超專業的工作品質,在靜態這邊,它可以拍攝 1,810 萬畫素的全片幅照片,並且擁有超高的 ISO204,800 感光度,Full HD 的錄影能力也受惠於此,所以可以擁有完整使用 Full-Frame 感光元件尺寸的淺景深表現 -- 至於 4K 的影像,則是使用裁切大約 APS-H 感光元件大小的範圍來進行影像截取,同理,若是啟動 Super 35mm 裁切的時候,則是可以得到等效焦段更望遠的 Full HD 錄影焦段。

不過,與自家其他 C 系列攝影機相比,身為「數位相機」的 1D C 還是必須要面對 29 分鐘片段的限制啦,但 4GB 的檔案限制,目前 Canon 是有自動切割的功能,所以比較不用擔心中斷的問題囉。另外,廠方也提到針對這次在 1D C 搭載的全新感光元件,他們也改進了硬體的設計,讓一些摩爾紋的雜色問題有所減輕。其次像是電池與前幾代 1D 相機相通(電池容量略有不同,但通用),以及可以直接使用雙 CF 卡來紀錄 4K 畫質的規格,則是在 C500 上找不到的便利功能,不過這前提是要有夠快的記憶卡囉。Full HD 的規格上,1D C 可以記錄 60p / 50p / 30p / 25p / 24p 的 Full HD 規格。最後,別忘了,身為高階的數位單眼,這部 1D C 可是也擁有防滴防塵的耐候能力呢!

Canon Cinema EOS C500 / C500PL


接著來到同樣可以記錄 4K 影片的 C500,他的感光元件尺寸比起 C100 / C300 要來的大了一些,約莫就是 APS-H 的感光元件大小,除了可以記錄 4K / 2K 的動態影片之外,感光度也可以達到 ISO 320 - 20,000 的境界,並可支援 PL 與 EF 鏡頭,並且在 EF 鏡頭上採用類似 PL 接環的鏡頭鎖定機制,期望帶來類似的操作體驗。C500 擁有直接輸出 4K RAW 檔的驚人實力,但在儲存設備的支援上則就必需要靠它廠的支援,還好 C500 在外接儲存設備的支援性上不差,擁有 SD-SDI 輸出端子的它,可以支援眾多廠商的產品如:AJA、Codex、Convergent Design 等,所以一般製片公司應該都能沿用原本系統,亦或是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相關裝置採購使用。

現場簡單試完了這部大兵器,基本上 Cinema EOS C300 上能夠找到的貼心功能都在 C500 可以找到,像是各種獨特的對焦輔助功能如:斑馬紋、波紋與峰值,而超多的外接埠與按鈕也是令人眼花繚亂 -- 在現場播放的花絮影片可以看到,有的攝影團隊直接在外殼上標示貼上了超多標籤,看來即便是專業的團隊也還是很小心避免有任何不熟悉的操作失誤發生,也再再地顯示專業團隊在工作流程上的重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 C500 機身中所內建的 ND 鏡,採用的是電動切換的版本,與先前的 C300 以及這次的 C100 的手動切換有所不同,不過這畢竟是部價位超過八十萬來到 NT$819,900 的 4K 電影攝影機,所以看到這樣的規格好像也不算是太令人驚訝囉。

Canon Cinema EOS C100


最後輪到的是比起 C300 要來得更輕巧 15% 的 Cinema EOS C100,整體而言他的規格都與 C300 十分類似,不過有意思的是,Canon 在 C100 上加入了 One Shot AF 的功能 -- 只要接上支援自動對焦的鏡頭,即可在按下畫面機身右下角的那顆 15 號按鈕,即可啓動對比式的自動對焦功能。嗯... 在現場的動手玩使用下,感覺這樣的機能其實還是有點緩慢,感覺應該就是用來當作手太忙碌所以先幫忙預先對焦到定點的用途來用。不過 Canon 倒是也表示,未來在某些鏡頭上將可能加入連續對焦的追焦機能喔。

看來這部主攻 Full HD 畫質的低階機型的確為了初入電影製片的朋友有了很多的著想,像是可以從 DSLR 系統沿用上來的自動對焦功能,加上十分普遍的 MEEP-4 AVC / H.264 規格,與 24Mbps 的影像傳輸率,將可以有效降低儲存設備的空間負擔。當然,基本的 Canon Log Gamma 以及 Canon 在 Super 35mm CMOS 的新技術,像是全新的像素排列與掃秒速度加倍來抑制果凍現象的技術也是沒有缺席。這部僅重 1 公斤左右的超輕巧電影攝影機,價位比起目前所有的系列機型而言也是最輕鬆可以擁有的 -- 僅需NT$209,900 即可擁有,相信也能為原本就是使用 EF 鏡頭的低成本製片團隊帶來一股流行才是。

4K 工作流程展示


對於不熟悉 4K 動態拍攝流程的筆者而言,看到上面這個出自 Codex 的 The Vault 轉檔處理系統真的是有點陌生,不過這在完整的電影拍攝流程中,其實是佔了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除了可以直接在現場進行轉檔之外,它還可以兼顧備份的用途。簡單地說,透過 C500 的 SD-SDI 外接埠連接到該公司的 Onboard S 記錄系統之上,即可將 4K 影像記錄到其上。而在每個場景切換之際,拍攝人員便可以更換其上的 SSD 固態硬碟,並且插上這部轉檔處理系統來進行備份的工作,而在備份完成後,還可以直接在面板上將內建 8TB 儲存空間中的檔案,一邊先轉檔至最下面兩槽的 LTO5 磁帶機之上,等著做為初剪或者是毛片備份等用途。

在此說明一下這個 LTO5 磁帶機,基本上,這是一個廣為電影、銀行、石油探勘等產業所愛用的記錄裝置,因為他擁有非常穩定且安全的保存條件,但由於寫入的速度不甚快速,所以通常在工作流程中,在這邊的檔案處理部分都會放著讓它自己慢慢跑,所以也才需要一個這種穩定的備份與轉檔設備存在。




最後很自然的就是輸出端這個部分啦,這次 Canon 請來奇美幫忙在現場提出顯示輸出的解決方案,整體而言這部 84 吋的 4K UHD 電視看起 C500 拍出來的影片還真是過癮呢,而儘管我們並不是非常看好 4K 在台灣的發展進度(畢竟光 Full HD 就弄了這麼久,真的是不期不待不受傷害啊),但奇美則是在簡報中提到目前全球的各大廠商其實都已經著手生產 4K 的面板了,並且也預期未來 50 吋的 4K 電視將會是主流產品。至於未來台灣是否真的有機會得到政府的法規與廠商間提供內容的順利配合,就真的只能讓我們慢慢看下去囉... 但這次 Canon 倒是讓我們見識到了,這樣專業動態影像產業的整個大流程的基本規劃,但實際上是否真能適用於我們台灣的電影市場,就只能期待國片能更蓬勃發展,來讓我們的本土拍攝團隊也能跟得上這樣好萊塢級的拍攝規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