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X(2014)評測:對未來的「聯想」


在發表了半年多後再來評測 Moto X(2014)這款手機?照理說,實在是遲到了不止一點點。但這之中的意義,其實並不一般。因為如今我們面前的這個 Moto,已經真真正正成為了一家「Lenovo Company」。過去幾年內對中文用戶比較「疏遠」的他們,隨著 Lenovo(聯想)掌權,勢必也會將目光重新投回大中華區這個機會與風險並存的市場。而不久前剛剛在大陸正式開賣的新 Moto X,就是其回歸的第一步。那麼這款「Lenovo 製造」的產品,究竟有什麼不同?希望本文能幫你找到一個答案。

外觀及做工



在筆者眼中,自初代 Moto X 延續至今的客製化外觀,應該可以說是該系列這兩年來最核心的競爭力。協同處理器、(近乎)原生 Android 系統等等雖然也很重要,但沒有什麼比打造一台屬於自己的獨特手機來得更吸引人了吧?而且當今市場中,儘管也有其它廠商在拿背蓋材料做賣點,但真正能提供多種選擇並確實量產的,除了 Motorola 還是別無二家。

有此基礎,消費者對 Moto X 設計的寬容度就會變得更高。比如說我們手上的這款「天然竹」版本,筆者就一直認為背後的兩個大圈圈總有點突兀的感覺。但若是換成皮製背蓋,把它們看作一上一下兩顆圓鈕,倒是又多了幾分粗放的美感。當然,上面所談的只是筆者個人的看法,而這也恰恰說明了 Moto Maker 的價值(不過白色面板正面開孔過於顯眼的問題可是靠 Moto Maker 也救不回來的...)。

除了背蓋以外,Motorola 在機身周邊的線條呈現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將 Moto X 拿在手上把玩,四週的金屬弧線並不給人以生硬之感,結合正面的 2.5D 玻璃,經常會讓人愛不釋手。不過,在單手持機時,Moto X 有時會顯得有些頭重腳輕。機背的下半部分本已被刻意做薄,再加上整體重心偏上,會導致手掌內有種空空的感覺,讓人很在意會一不小心翻過去摔在地上...

而在做工方面,筆者手上這台並未遭遇諸如縫隙過大、Moto 標誌歪斜等問題。不過類似的情況在網路上時有出現,應該要引起 Lenovo 的重視(既然接盤了,生產線多半會跟著遷往大陸吧?)。客製化程度高導致的生產難度固然可以理解,但在大中華區的 Moto Maker 尚未正式開放的前提下(三月有戲?),只是賣少數幾款,可就不能拿它來當藉口了啊。




在新 Moto X 之前,筆者真的很久很久沒有用過如此「重口味」的螢幕了。它的顯示效果相當之豔麗,若是沒見識過 Super AMOLED 的朋友首次使用,搞不好都會出現一下子沒法適應的情況(那張預設的五彩壁紙給人的第一眼衝擊力很大)。畫面的整體觀感偏紅,亮度一般,不過自動模式在強光下會將尼特數飆高,日常使用問題不大。

至於可視角度,一直以來都是 AMOLED 螢幕的強項。而黑色幾乎不耗電的特性也和 Motorola 的 Active Display 相得益彰,可以說是硬體、軟體結合的很好例子,讓人很期待未來會不會有更多新的玩法。




說到近幾年來 Motorola 出的手機,最不讓人期待的,應該就是其拍照功能吧。這次的新 Moto X 果然也不例外,誇張的造型下,還是無法掩蓋其拍攝能力較弱的事實。背面的 1,300 萬畫素主相機(Sony IMX135)在白天基本能滿足普通使用需求,優點是對焦極快,然後畫面細節保留得比較好。不足的地方,在於有時會出現照片偏紅的狀況,白平衡表現並不是很穩定。至於夜景,就有點難堪大用了,拍出來的照片雜訊比主景更顯眼。開啟 HDR 後成像略有改善,但距離同級別的旗艦對手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而拍照的介面,但凡沒用過原生 Android 的估計都要習慣一段時間,在這裡按下去就是直接拍了,並非常見的先對焦再拍攝兩段式方法。如果想要選擇對焦點的話,就得拖著中間的對焦框移動,整個過程中有時會產生還沒移到位就不小心拍照的誤操作,個人並不是很喜歡這樣的設計。除此之外,在拍照介面內從左往右滑就能調出各個設定項,反之則是進入相冊。關於後者,筆者覺得存在一個操作邏輯不太直覺的地方,那就是當你進入相冊檢視近幾張照片時,想光靠滑動手勢返回拍照介面,就必須一下一下退回到最近一張後,再滑一下才能重新開始拍照。雖說按下面的返回鍵可以解決問題,但用從螢幕外滑入 / 螢幕內滑動來區分返回拍照 / 瀏覽照片,這樣的做法會不會更好一點呢?

總之,新 Moto X 目前的相機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不過隨手晃兩下就能啟動相機用多了還真是會上癮),但正因為此,留給 Lenovo 的改進空間也就變得很大。熟悉其手機產品的朋友,應該知道他們在相機調校上的水準其實相當出色,如果能為受運算法拖累的 Moto X 專門準備一套「超級相機」應用,那這款裝置的拍照短版應該就不會那麼明顯了吧。




把「選擇的權力」交給用戶,這一方面指的是外觀,另一方面,就是在說新 Moto X 這個近乎原生的系統。Motorola 不對 Google 成品進行過多修改的好處顯而易見:更新幾乎都是第一時間,而且運行起來,流暢度比大多數客製系統都要好出不少。要說不足,主要還是集中在功能性上,雖說隨著 Android 版本的迭代這一點近年來已經有所改善,但在創意五花八門的各類 OSUI 們面前(尤其是大陸的那些),原生 Android 還真不敢稱好用。

只記得號碼最後幾位但想直接在撥號介面搜出聯絡人?自動匹配數據庫屏蔽騷擾電話?甚至說,自拍的時候想要美顏一下?在新 Moto X 上,想做這些你都得依靠第三方軟體才能實現。當 Moto 要把產品推銷給那些對手機並沒那麼精通的大眾消費者時,要如何才能讓對方不產生「哇,這樣真的好麻煩」的感覺呢?現有的這套系統顯然還不夠,Lenovo 需要做的努力還很多。



說到這裡,自然免不了要提一下在大陸版本中,Lenovo 對新 Moto X 實施的「去 Google 化」改造。全套 Google 服務毫無意外地通通被剝離,Moto X 系列歷來的賣點「Hello, Moto X」,在這裡回應你的,也從背後有豐富 Google 數據資源撐腰的 Google Now,變成了功能略顯單薄的靈犀語音助手。在評測期間,後者的中文辨識準確度基本可以令人滿意,但語音最常用的情境駕駛模式,並沒能提供非常好的體驗。在國際版中,駕車功能是被直接整合入 Moto Assist 的,希望 Lenovo 在未來的升級中也能作相同的更新。

另外,需要表揚 Lenovo 的一點是,新 Moto X 的系統中並沒預載太多的腫脹軟體(IdeaPad 部門的同事:嗯?)。開機之後,除系統應用外,就只有高德地圖、茄子快傳這兩款第三方軟體,而且不想用的話,可以直接刪除。手機自帶的是 Lenovo 的應用商店,雖然「店面」有些難看,但內容還是比較全的。最後,即便大陸版新 Moto X 的系統是一個被「閹割」後的版本,肯定還是有很多人關心能不能自行加上 GMS、GAPPS。答案是肯定的,當然,也意味著要告別保固,真打算要翻牆而上的朋友,建議還是三思後行。




新 Moto X 配備了 2.5GHz 的高通 Snapdragon 801 處理器和 2GB RAM,這樣的組合在其初發表時仍能和同級產品平分秋色,但放到現在,跟那些新旗艦比就要略遜一籌了。不過在原生 Android 系統的加持下,其帶來的流暢感受令人十分痛快(兼容性還有待加強),使用時你極少能感知到卡頓,不管怎麼弄,就是一個字:順。

而在通話機能方面,這款手機也保持了 Motorola 的優良傳統。支援招牌麗音(CrystalTalk)技術的 4 麥克風配置,讓筆者對它的收音、降噪效果非常滿意。另一邊,聽筒的發聲也非常清晰,收訊表現滿足日常使用不成問題。

螢幕

相機

系統

效能、通話及續航力

Moto X
(2014)

Samsung
Galaxy Note 4

Sony
Xperia Z3

Quadrant 2

13,668

23,842

21,016

Vellamo 2 HTML5

2,849

4,136

2,740

SunSpider (ms)

965.3

952.2

902.8

CF-Bench

27,721

45,486

35,265

安兔兔

46,376

48,622

43,768

SunSpider: 分數越低越好 / 並使用 Chrome 瀏覽器



至於續航力,新 Moto X 的表現就真的有點慘了。紙面上的 2,300mAh 本來就有點不夠看,實際用下來,基本上也是離不開尿袋的命。什麼?你說有 Turbo Charge(其實跟 Quick Charge 2.0 沒差啦)可以解燃眉之急?這個嘛,筆者覺得快速充電始終是治標不治本,一是因為人在外面並沒有那麼多地方可以讓你隨插隨充,二是新 Moto X 的充電器體積著實不小,帶起來也沒方便到哪去就是了。

話雖如此,Turbo Charge 在真正用的時候還是非常爽的。插上十分鐘就能充進 25% 的電量,如果有半小時時間,可以充到 60% 左右。在這之後,充電的速度就會逐漸放緩,從 0 到 100%,總共加起來差不多要一小時五十分鐘。而電力消耗的情況,在 IM、同步全開的前提下,兩小時 Wi-Fi 線上影片,4G 運行半小時《Real Racing 3》、半小時微博及網頁瀏覽,之後再關閉螢幕半小時離線聽歌,期間接過兩個電話,如此一套下來電量從滿電下降到 22%。這還是沒有刷入 Google 服務的狀態,刷過之後要是不一直保持翻牆狀態,那同步一直轉一直轉... 算了,還是不要去糾結了。

寫到這裡,想起早在 2012 年 1 月時就曾出現過一台被稱作「電力怪獸」的 Droid RAZR Maxx 手機,話說生產它的廠商是哪家來著?

情懷




筆者不算是 Moto 的粉絲,但回家隨便一找,也總能翻出幾樣跟它有關的東西。相信對目前手機市場中消費的主力年齡段來說,回憶中都會有那麼一段耳聞或念叨著「Hello Moto」的歲月。正因為此,這次 Motorola 的回歸就多了一份情懷色彩,你不能把它和產品割裂開來,但同時,如何拿捏好份量不至於過度消費品牌價值,就是擺在 Lenovo 面前的難題了。

不過至今為止,他們做得都還不錯。北京發表會上,Moto 的粉絲代表唱了半場主角,除此之外,官方並沒做什麼刻意往情懷上靠的宣傳。而 3,000 人民幣左右的訂價,也基本符合新 Moto X 當下在市場中的定位。「Monovola」在這邊重新出發的第一步,可以說邁得還是比較穩健、務實的。

結語




考慮到新 Moto X 已經推出了半年有餘,再拿它當旗艦機來看,其實是有點不合適的。目前這個價格你不能說它很貴,但若能有 Moto Maker 的光環,顯然會更容易讓人接受。產品強在外觀、手感,顯示、拍照則都有些不盡人意。原生 Android 好不好要看對象,但筆者相信於普通用戶而言,流暢度上的那點優勢老實講抵不上功能的犧牲。

在過去幾年中,Motorola 已經從一個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品牌,「退」變成了更多只是受科技人士追捧的小眾產品。但 Lenovo 花錢將其買下,背後顯然藏著更大的野心。如果其真的希望幫 Moto 重返榮耀,那他們在拍照、工業設計方面的經驗以及銷售通路上的龐大資源,都是可以為 Moto 助力不少的(軟體... Lenovo 先管好自己吧...)。不過,如若其只是看中了 Moto 這個品牌,微軟拋棄 Nokia 的悲劇雖然未必會重演,但由偉大走向平庸的例子,眼前已經有一個了。演變成這樣,再多的「世界第三」也撫慰不了許多人的心傷啊。

希望,Lenovo 能用行動來證明這後一句只是筆者不好的聯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