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似重若輕展覽 重新詮釋水墨美

馬唯中說《食月者》刻意不從事書法,但仍表現出山水畫中雄壯粗獷之感。

【星島日報報道】水墨藝術一向予人淡泊灑脫之感,以點染、潑墨等形式描繪山水花鳥。不過,西九文化區M+水墨藝術策展人馬唯中卻問:「水墨畫一定要有水墨嗎?」這個有趣的問題,可在西九文化區M+展亭本周五開始的「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展找到答案。由她挑選的六十作品,將打破傳統對水墨的認知界限與約束,以裝置、繪畫、攝影錄像及音樂舞蹈等「叛離」形式,重新詮釋水墨。 「似重若輕」是西九M+展亭首個水墨展,由前台灣的總統馬英九女兒馬唯中策展,從六千件館藏中,精心挑選出六十件作品,一些作品帶有脫離傳統及上一輩權威的含意。被問到選擇展品時,是否有將自己的情感或經歷投射在內?她笑言不會:「我的專業是藝術,我們家沒有別的藝術家呀!這並沒有直接關係,不過這個聯想非常有意思。」 馬唯中趁機再談傳統之重,她舉韓國藝術家李禹煥的作品《隨風》為例,那作品完全沒有使用水墨,只用油彩及礦物顏料,提煉出水墨跟筆觸間的關係。她解釋,韓國藝術家自小有深厚的水墨底子,但新一代要衝出國際,不能只有傳統風格。 中國人對傳統水墨有一份崇敬,馬唯中認為,水墨雖負傳統之重,但本身輕盈灑脫,而今次展覽旨在打破現有界限和約束。為配合主題,她將作品分成三大系列:「字迹、符號、筆畫」、「山水的念頭」和「物.外」。 馬唯中走到「字迹、符號、筆畫」系列中的畫作《食月者》,這是由旅美華人藝術家莊喆集結油彩、水墨、塑膠彩及紙拼貼創作的布本。「他的父親莊嚴是已故知名書法家,亦是前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從小看着最好的畫與書法長大,他要從父親一輩的畫作中,作出適合自己的新作品,你說他責任重不重?」她續說,對生於藝術世家的莊喆來說,寫書法輕而易舉,作品中他刻意不從事書法,還粗暴地、不修邊幅地擺脫書法給他的既有記憶,但仍表現出山水畫中雄壯粗獷之感。 在「山水的念頭」中,本地藝術家熊輝的《繪畫六法——轉移摹寫之四(熊海合作)》,就邀請了身為知名水墨畫家的父親熊海合作。由父親在預先摺疊的紙上,以代表權威的硃砂畫出磐石範本,他再用黑墨描摹。墨水經層層滲透後,連貫的紅線與跳躍的墨點不時重複交疊,象徵父子和師生間權力關係的相互轉移。 「物.外」系列作品比較抽象,着重藝術家內心的情感抒發。由已故現代畫家周綠雲創作的《旋律二》,在一片漆黑的重墨中,表現不同層次的變化,以紅色的暈染包圍着流線漩渦。馬唯中說,周綠雲七十年代面對老師呂壽琨和丈夫的相繼離世,承受極大悲痛,她在八十年代中期執起畫筆,透過水墨表達情感。 「水墨不單是一個媒介,也是當代視覺文化中重要的美學。」馬唯中說展覽亦有攝影錄像、音樂和舞蹈等創新元素詮釋水墨的環節,形成會動能聽的水墨。 她希望觀眾屆時親身體驗,展覽於本月十三日至明年一月十四日開放公眾參觀。對馬唯中來說,在西九文化區M+展亭舉行「似重若輕」的特別之處,是首次在工地旁展示藝術品,像經過重重障礙後到達世外桃源,從中發現驚喜。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