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孩子愛罵人、發惡 專家教路用四步化解失控場面
孩子有時被制止行動後,會發惡罵人,甚至打人,若家長無法控制孩子的行動,場面可能變得失控。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廖文雅(Tammy)解釋小朋友發脾氣很可能是因為不懂表達情緒或想家長滿足需求,用四個步驟可即時化解!
小朋友發惡原因一、不懂表達情緒
Tammy曾接觸不少個案,發現大多0歲至6歲出現態度問題的小朋友,其實是因為不懂得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她認為情緒是一個需要被教育的東西,「小朋友不會天生就懂控制情緒,其實他的認知都是一張白紙,需要父母在旁邊去教導他辨識、表達及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沒有良好的引導,當他的需要不被滿足,他就會覺得不舒服,繼而用了生氣的方式去表達,甚至動手打人,其實是一個頗常見的發洩途徑。
如果家人平時都會用這種表達方式的話,小朋友會更容易出現這樣的傾向。Tammy解釋,「如果我們一生氣就罵人,小朋友很自然就會學到這種模式。所以,如果見到小朋友有這樣的情況,我們都需要回望一下自己平時到底怎樣去處理情緒。」當家長面對挫折或者自己的不如意時,很明顯表現出生氣及憤怒的情緒,例如提高說話的聲線,小朋友未必會記住罵人的內容,但有機會會學到這種表達方式。
小朋友發惡原因二、家長會妥協並滿足需求
還有另一種可能是小朋友發現發惡會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例如媽媽不給他食糖,但原來只要他生氣然後一打人的時候,父母為了處理、平息他的情緒而妥協,就說:「算了,畀你食啦」。這樣令小朋友在累積的經驗裏面,學會了原來只要我生氣、打人,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自始繼續重複用這個方式去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家長拆解四步曲
1. 父母保持冷靜
如果小朋友發惡,家長想盡快控制場面的話,切忌被對方的行為牽動情緒。所以,第一步是嘗試盡量保持冷靜,不要被小朋友的說話和態度激怒,否則事情會越演越烈,雙方說話都會越來越難聽,小朋友也會更失控。
2. 了解孩子需要
第二步是嘗試理解小朋友,和他進行連結。家長要明白,小朋友雖然說出具攻擊性的說話,但其實是在表達他的需要和想法。
Tammy認為家長不妨先放慢一點腳步,嘗試聆聽小朋友的情緒和感受,並給予回應。例如小朋友生病了,家長不讓他吃糖,小朋友就發脾氣說:「我唔要你呀!」家長宜耐心回應,協助小朋友辨認情緒,可以跟他說「你話唔要我,係咪因為我話唔可以依家食糖,所以你唔開心,很失望?」當小朋友感覺到被理解,之後可能就會冷靜下來。
3. 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至於第三步,家長也要向小朋友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態度,例如「你可以因為媽媽或者爸爸唔畀你食糖而生氣,但你唔可以話唔要我,因為你咁樣講我聽到會唔開心。」透過這樣的表達方式讓小朋友知道,家長是接納他因為不能食糖而生氣、有不開心或負面的情緒,同時亦要讓他知道他的表達方式其實對其他人有影響,會令到其他人有一些不舒服的感受。
4. 有限選擇作為替代方案
最後第四步家長可以給小朋友有限的選擇,例如不可以食糖一事,也能嘗試提供替代方案,家長對小朋友說:「我知道你好想食糖,但因為你仍生病, 所以暫時唔可以食,你可以收埋粒糖等好返之後先食」,又或者改為讓小朋友吃一些不會「惹痰」的零食。Tammy指出家長提供可行的解決辦法,小朋友較容易接受,「不只是跟他說不行、不准,而是可以讓他知道你當下還有什麼是可以選擇的,盡量希望令到小朋友的情緒沒那麼激動。」
若反應過烈或需第三者介入
如果小朋友除了罵人,還是非常失控或者出手打人、傷害他人或物件的時候,家長有機會需要抓住或抱著他,讓他沒辦法打人或踢人;或者有其他照顧者在場都可以站出來跟小朋友說:「你不可以這樣跟媽媽說話」,嘗試用第三者的介入去處理當下的情況。
雖然最理想的情況是家長能夠盡量冷靜,但有時可能被小朋友激怒了有情緒,Tammy建議家長如果環境許可,讓雙方有空間先去冷靜再處理,跟小朋友說:「媽媽看得出來你很生氣,但你這樣說話其實我也會很生氣,所以既然大家都這麼生氣的時候,我們各自在一旁冷靜一下,讓我們各自都冷靜完才談。」相反,如果看得出小朋友在過程中有嘗試冷靜的話,家長可以即時肯定和讚賞對他的努力,令他感受到被關懷及重視。
宜讓小朋友明白做事有後果
上述提到的僅僅是小朋友發惡的即時處理方法,後續家長應該教育孩子正確的觀念。第一點是要讓小朋友知道,做了一些行為會有「適切的後果」,例如發脾氣破壞了家裡的物品,又或者是弄傷了自己甚至傷害到其他人,這件事是很嚴重,家長需要為他安排一個適切的後果去面對,像是需要跟他攻擊的對象道歉,或親自收拾和清潔搗亂了的東西。
趁機教導孩子表達情緒
第二點是家長要教導孩子怎樣去表達情緒,引導小朋友去討論雙方能接受的方法,例如說:「當下次你不開心的時候,你可不可以用其它方法告訴我?」從而告訴小朋友,父母知道你有時會有不開心、失望的情緒,可以直接說出來,但不能用傷害人的說話或行為表達。Tammy提醒家長要及時回應孩子,因為如果小朋友是突然發惡,有可能是源自他發覺好好表達的時候,未能得到父母的關注,於是用激動的方式去讓家長注意。
父母不要忘記關顧自己情緒
第三點是父母都會關顧一下自己情緒,在這個過程裡面可能會因為孩子的說話和行為引起不快,好像覺得不被尊重,或是有憤怒感和挫敗感。家長可以回想自己到底是被小朋友哪一樣東西惹怒,辨別一下情緒的來源,有助家長穩定情緒。
孩子突然變得暴躁 家長應多關心
如果小朋友不是一直都這麼暴躁,是最近才性情大變的話,可能有其他原因導致。家長應留意一下會不會是最近他的生活裡面有很多重大的變化,或者有很大的壓力,例如轉了新的學校、弟弟或妹妹準備出生、家裡換了新的工人、剛搬家或者有家庭成員的轉變等等。其實這些環境上的改變都會令到小朋友有很多的情緒,他一下子不懂得處理,便有可能用了生氣、打人這些方式去表達,所以找出行為背後的原因都是十分重要。
行為分析法 找出背後原因
Tammy補充,如果想了解小朋友行為背後的原因,可以嘗試用「ABC兒童行為分析法」來分析小朋友的不當行為,做法是將小朋友的不當行為記錄下來,然後會再記錄這個不當行為之前發生過甚麼事,以及家長事後的處理方式。這套分析法透過旁觀者的視野,去了解事件的整個脈絡,通常會找到小朋友發惡的原因。她表示,唯有找到原因,看到小朋友背後的需要才能夠治標有治本地去處理這件事,「我們不可以只看他這一刻生氣,而是要看他生氣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其實都是在說一些很重要的訊號給家長知道,然後家長再透過這些分析,再去找一找他生氣的原因,看看我們有沒有地方可以再調整。」
如果孩子經常很生氣,喜歡打人,而家長用不同的管教方式都無法處理,可能反映孩子有一些核心需要求得不到滿足,例如是被理解、被明白或被讚賞,導致他用這些行為問題或者情緒問題去嘗試能否滿足到那些需求。所以,如果家長只是停留在糾正孩子的表面行為而沒有去處理到他內心最核心的需要,其實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唯有真正了解孩子,多點陪伴、讚賞或接納,這些地方做多一點滿足他的需要,讓他這些所謂的行為問題,情緒問題可以一個一個慢慢消失。
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