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測考月份學習壓力倍增 專家教路家長安撫及陪伴法則

育兒|測考月份學習壓力倍增 專家教路家長安撫及陪伴法則
育兒|測考月份學習壓力倍增 專家教路家長安撫及陪伴法則

小學生讀書的壓力,可能比大人想像的更大,而且他們年紀小,遇到難題時未必懂得求救,家長適時的介入就顯得非常重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任何突然的改變都有機會是壓力大的警號,註冊社工、香港小童群益會全方位校園支援計劃隊長陳頴珊教家長陪伴子女度過低潮的方法。

小朋友處於壓力的反應

對於高小學生來說,小五及小六的呈分試是學習上的一大關卡,而每位學生在面對壓力時的反應都不一樣。如果家長覺得孩子的表現和行為和平時有所不同,就可能是感到有壓力的表徵了。陳頴珊姑娘指出,如孩子的行為表現、生理或者情緒變化出現以下情況,家長都要多加關注:

1. 表現疲累、睡眠質素欠佳

有睡不好,做噩夢甚至很早醒來的情況,或者家長看到他有時候做事有點慢,食量明顯變少,都是壓力和擔憂影響到生理的表現。

學業壓力解決-考試-壓力-情緒
疲累、睡眠質素欠佳,都是壓力和擔憂影響到生理的表現。

2. 情緒起伏大

變得容易發脾氣、易哭、失去耐性,對家長的提醒或指正反應較以往大,例如會反駁、大聲回應或者認為父母誤會自己。

3. 信心下降

處事明顯比過往欠缺信心,反覆提起學習上的狀況,例如:「快要考試了﹗」、「中文啲生字很難記啊﹗」等等,這些都是小朋友遇上困難的訊號。

學業壓力解決-考試-壓力-情緒
孩子處事明顯比過往欠缺信心,常提起「快要考試了」、「中文科很難」等煩惱,也是遇上困難的訊號。

4. 變得依賴

孩子有機會變得「痴身」,多了要求父母的陪伴,特別是做與學業相關的作業或者進行溫習時,期望家長給予更多的指示及幫助。

5. 身體出現疼痛不適

小朋友可能無法很清楚表達,但最近身體突然出現一些痛症,例如肚痛、頭痛、背痛,而且不願意上學。

陳姑娘在駐校工作時觀察到,開學、測考前後或長假期後,一些小朋友可能因感到學業壓力而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例如肚痛,影響正常上學。由於每位小朋友面對壓力時會有不同的反應及表現,家長要細心留意,不只集中關注在症狀本身,亦要了解是否源於孩子的心理壓力。

若孩子在測考前後數天會在課堂上表現較為散漫,出現在家不願做功課和溫習的情況,這是小朋友感到有壓力的正常表現,家長可以透過多關心、多鼓勵及給予肯定去幫助孩子舒緩壓力。若孩子的情況持續2至4星期,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家長應與班主任和學校社工聯絡,尋求協助。

家長宜製造機會讓孩子說出苦惱

在面對孩子有壓力徵狀的情況,家長的角色至關重要。首先家長應保持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孩子的處境,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及接納。陳姑娘建議家長可以選擇一個父母及孩子都有充裕空間的時刻,找一個舒適、具安全感的環境,與孩子敞開心扉深入交談。家長在過程中宜「多聽少說」,讓孩子自由表達他們所遇到的狀況,並適時引導他們分享困難點。對於語言能力較高的孩子,家長可鼓勵他們清晰地表達問題,以便提供協助;對於內向或不善言辭的孩子,家長應給予額外耐心,透過引導、或提供不同情景,協助孩子整理及表達內心的困擾。

育兒|測考月份學習壓力倍增 專家教路家長安撫及陪伴法則
陳姑娘鼓勵家長「多聽少說」,讓孩子自由表達他們所遇到的狀況,並適時引導他們分享困難點。

陳姑娘分享,曾遇過一些孩子,他們知道受到情緒困擾,卻無法確切說出問題所在。如遇到這個情況,家長可以慢慢引導孩子思考,例如問他「見到你最近好像有點不開心,有時亦會表現得有些緊張,是不是發生了一些事情了?」從而協助孩子表達是哪些事情困擾着他。

多讚美孩子建立安全感

當順利引導小朋友說出一些事情或感受之後,家長可表達對他們的感受的理解及接納,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緒如說「呢件事好小事啫,咁都好擔心」。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聆聽他的心聲,這樣才能鼓勵他分享更多內心的想法。下次遇到問題時會更願意告訴家長。

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要給予孩子肯定、鼓勵、支持和陪伴,陳姑娘解釋:「始終小朋友在面對一些困難的時候,有時會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是好,此時家長的陪伴十分重要。不論是用言語鼓勵或是肢體語言表達支持,例如擁抱一下、拍拍膊頭、拖著手以示支持,對小朋友來說都是很大的鼓舞。」在陪伴孩子處理難題的過程中,若獲得初步成果或進展,陳姑娘亦鼓勵家長和小朋友一同慶祝,以提升孩子的能力感。

以身作則讓孩子學習面對難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孩子會從旁觀察父母的行為,並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陳姑娘建議家長可以多留意自己面對不同狀況時的態度,在孩子面前示範如何接納自己的感受,並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境。當孩子見到家長能在壓力下接納自己,肯定自己在過程中的努力及付出,亦會尋找合適的方法幫助自己時,他們亦會懂得正面看待困境,更有信心應付眼前的難關。

育兒|測考月份學習壓力倍增 專家教路家長安撫及陪伴法則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和需要,家長應該因材施教。

因應孩子性格給予適當支持和鼓勵

陳姑娘指出,小朋友面對壓力時呈現的狀態會很不同,有些小朋友遇到問題時因為不懂得處理而選擇去逃避,如功課處理不到就直接不想做,轉而沉迷電子產品或只顧看電視,家長或會因此誤會小朋友是只顧玩樂。自我要求較高的小朋友,遇到困難時反而表現十分積極,例如訂定下很高的溫習目標,未做夠練習就不願去睡覺;亦有些小朋友對成績分數特別緊張成績,擔心拿得不夠高分的話,會令家長不開心。其實這樣反映出小朋友十分在意家長,他們清楚家長的要求,希望自己有好的表現,能夠成為父母的驕傲。不論小朋友有甚麼個性,家長可以真誠、開放地和小朋友傾談,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及核心的關注,並因應其需要提供適切的支持。

親子關係比學業更重要

陳姑娘強調親子關係比學業更為重要,提醒家長不要讓孩子誤解,以為家長僅僅關注他們的成績。她鼓勵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整體價值,除了學業表現之外,也要重視孩子在其他生活技能上的發展,如情緒處理、社交能力和解難能力等。每位小朋友的個性、學習能力、特性都不同,選擇一間適合小朋友學習和成長的學校,比入到一間排名高的學校更重要。小朋友就讀一間程度合適的學校或有更多機會盡展所長,如果小朋友能夠享受校園生活,對他們在青春期的成長更為理想。

陳姑娘提醒家長不要讓孩子誤解,以為家長僅僅關注他們的成績。她鼓勵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整體價值,不單只是學業表現,也要重視孩子在其他生活技能上的發展。
陳姑娘提醒家長不要讓孩子誤解,以為家長僅僅關注他們的成績。她鼓勵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整體價值,不單只是學業表現,也要重視孩子在其他生活技能上的發展。

此外,陳姑娘提醒家長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與他人比較成績,以免孩子誤會家長緊張成績多於他的價值,「其實小朋友好留意家長和朋友的對話,特別是談及小朋友的成績,無意間形成比較,小朋友聽到就會把這些當成家長的標準,即使家長本來沒有這個意思都有機會令小朋友誤會。」相反,家長可以在別人面前肯定孩子的進步和努力,小朋友會感到開心及自豪。

香港小童群益會全方位校園支援計劃隊長 陳頴珊
香港小童群益會全方位校園支援計劃隊長 陳頴珊

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