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大學生乏理財知識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為了解大學生理財習慣,有機構訪問近二百九十名大學生,發現逾四成人對「個人信貸評級」無認識,逾三成人見到最新流行商品會忍不住買,近一成九並沒有為每月的收入支出作預算。 機構認為,不少大學生缺乏理財知識,建議將理財教育納入大學通識課程。有大學生就為儲蓄海外交流費用,每日記錄開支,避免「亂」購物。另外,機構亦舉辦理財教育計畫,包括講座及理財教育體驗案例比賽等。 信用卡公司VISA香港與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AIESEC)香港總會於本月中,以網上問卷訪問近二百九十名大學生,發現逾一成七人對破產後果無認識,三成八人會莫名其妙將錢花完。七成五人同意將理財教育納入大學通識科。 VISA公共關係總監何嘉雯認為,大學生欠缺渠道獲取理財資訊,不少人不知道若然破產,要考取律師、醫生等專業執照,未必符合資格,並認為本港院校應參考台灣,將理財教育納入正規通識課程。 自言中學時期對理財無概念的港大會計及金融系一年級生陳凱螢,以前同一款式上衣會買幾件,為儲蓄七萬元支付半年海外交流費,她去年起每日記錄開支,錢包長期只放二百元,結果買少很多不必要物品。她認為,股票投資有輸贏,不如用於增值自我,日後收入可能更高。 另外,機構早前邀請理財專家辦講座,向逾三百名大專生分享理財心得,另舉辦案例比賽,參賽隊須為中學生設計提升理財知識的學習經驗,本月底截止,勝出者可獲實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