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冬日濕疹——按季節論症
【星島日報報道】提起濕疹,很多人都自然聯想到又濕又熱的春夏天氣,除了春夏季屬濕疹病發高峰期外,是日(11月7日)立冬,天氣將愈趨乾燥,同樣極易刺激皮膚過敏,引發冬季濕疹。中醫建議應按不同季節性個案,辨症論治。 濕疹的形成,中醫學上認為是體內廢物積聚過量成了濕氣,一旦無法正常宣泄出體外,便只能透過皮膚排出,最終誘發濕疹。春夏季濕疹個案多因體質燥熱,加上飲食上過度食用煎炸刺激食物,令濕熱困積於體內所致,故患者多屬青壯年或燥熱體質人士。這類病者多會同時有口瘡、咽乾、皮膚灼熱痕癢、便秘、煩躁不安、紅疹等情況。 至於冬季濕疹又稱為乾燥性濕疹,成因多為氣溫驟降、空氣乾冷,令皮膚出汗次數減少,皮脂腺油脂亦分泌大減下,令皮膚變得更為乾燥,此類患者以老年人、體質虛弱人士居多。「部分冬季濕疹的年輕女患者,若同時本身有皮膚乾燥、手腳冰冷、月經不暢等問題,就正正代表是與氣血虧虛有關。」註冊中醫師陳漢雄解釋。 陳醫師表示,依中醫學五行歸類,皮膚歸屬肺臟,對應於秋冬季度,當肺在秋冬期間受到燥邪影響,皮膚便會變得乾燥及痕癢。要改善問題,最佳方法是「養肺陰」,讓體液恢復正常運化,自可保持皮膚滋潤,舒緩不適症狀。部分人或會覺得服食養陰潤燥的藥材,便可解決問題,但事實上滋陰進補必須視乎個人體質,如過度食用有機會損害到體內的陽氣,原本冬天需要進食溫陽食材來強身防寒,故若過度以滋陰食材進補,有機會損害體內陰陽平衡,因此進補前必須先與中醫師商量。 臨牀上,中醫治療冬季濕疹,可因應患者體質,使用潤燥滋陰、驅風清熱為主藥方,例如桑葉、菊花、黃芩、川牛膝、地膚子、苦參及蟬蛻等,不過建議患者不應自行服用,應由註冊中醫按體質及病況處方為宜。 詳情請閱十一月七日《星島日報》副刊。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