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中醫師增臨床考核及再實習 智庫促擴醫療紀錄存取權限
【on.cc東網專訊】中醫藥近年備受重視,本港首間中醫醫院亦會在明年底啟用。有智庫指現時中醫師資格試以口試和筆試為主、實習只是觀察為主,期望增設臨床評估考核及畢業後再實習安排。另外,該智庫又指現時中醫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範圍有限,中醫師只能依賴病人轉述檢查報吿作診斷,建議擴大中醫師對醫療紀錄的存取權限。
該智庫參考世衞分析框架,從管治能力、服務供應、人力資源、醫療融資、信息系統、醫療科技及臨床研究六個方向提出15項建議。該智庫提出15項建議,包括建議在中醫醫院的架構下,成立由學者及中醫師組成的專家小組,定期制定並更新臨床指引;又建議設立轉介機制,按病情釐清基層醫療服務和中醫醫院分科服務的轉介安排。另外,又提議政府購買私營中醫服務,特別是慢性疾病等,推動中醫參與基層醫療發展。
就目前中醫師資格試,該智庫指目前考試以筆試及口試為主、未有包括臨床技能考核,導致畢業中醫師未能全面掌握臨床技巧,建議增設實踐技能考試,在獲得臨時註冊後再加入實習,又期望加強系統性持續進修及培訓。
但按現時課程安排,中文大學要求學生進行年半的內地及本港臨床實習課程;香港大學要求學生進行40星期的國內畢業實習;浸會大學亦有12個月國內畢業實習及3個月專科強化實習。被問到為何仍要在通過考試後加入實習,該智庫解釋,目前實習以觀察為主、甚少須作診斷,但通過考試再獲得臨時註冊代表他們有實際能力,因此是適當時間再進行實習。
在臨床考試方面,其他醫療科目例如牙科亦只是使用模型,被問到針灸等臨床技巧該如何考該,該智庫指不一定要有真實病人,又解釋,指目前本港大學已有把脈機模擬不同脈象並配合不同情景作考核,由以往考試只重視背誦及口試,期望有真正實踐。
電子健康紀錄方面,該智庫指現時即使在中醫業界內部,包括患者主訴、現病史、檢查報告、轉介紀錄之類的資料均不能互通,而對比西醫或護士,中醫師未能取得化驗或放射報告、醫療轉介及出生紀錄之類的檢查報告,可以查看的部分甚至比視光師少。
該智庫建議政府開放中醫師取覽檢查及化驗結果;把當代醫療實踐內容加入中醫進修科目;參考內地做法促進術語標準化、加強培訓和法律知識,又舉例,患有腎病的病人或不適合使用某些中藥,指出中醫師應該懂得查看相關檢查報告及認知相關的責任。
早前已有中醫團體批評現時業界出現人手統計不清晰的問題,該智庫建議在中醫師進修或續領牌照時強制要求更新聯絡方式。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