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笠潮|盤點核心區空置率 尖沙咀最慘 中環名店回歸 中資餐飲旺區插旗|Yahoo

執笠潮|盤點核心區空置率 尖沙咀最慘 中環名店回歸 中資餐飲旺區插旗|Yahoo
執笠潮|盤點核心區空置率 尖沙咀最慘 中環名店回歸 中資餐飲旺區插旗|Yahoo

【Yahoo 新聞報道】市道低迷,商舖「執笠潮」未止。然而業界數字顯示,近月商舖空置率大致轉趨平穩,原因是「一雞死一雞鳴」。地產代理業界人士分析,有人結業也有人開業,集團式中資餐飲大舉來港「插旗」,例必選址人流較集中的核心旺區;本地商戶經過疫情的損耗,更傾向物色「平靚正」地段。

相關報道:
執笠潮|凍肉店不敵貴租轉戰冷門街市 無懼北上外遊潮:香港人開心就會買嘢食|Yahoo

租金拖累估值 業主或須補差價

執笠潮持續,不少網民歸究業主不肯減租,有說法又指減租或導致租值下降並影響銀行貸款。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接受《Yahoo 新聞》訪問時則表示,據其觀察,大部分業主都肯減租,減幅由 10% 至 30% 不等,以一線旅遊消費街道的減幅最大。至於租值影響貸款一說,他解釋實際應是銀行按揭成數比率下調,「其實(減租)要拎 bank consent,譬如本來你是借了一千萬的、值五萬元租的,但是你現在租得兩萬,變相它的估價就變低了。銀行就可能叫你補回差價,不是說不按給你。」最終選擇丟空抑或降租補差價,決定權還是落在業主手上。

多區舖位空置率
多區舖位空置率

尖沙咀續成吉舖重災區 柏麗大道「越做越 cheap」

根據中原(工商舖)的數據,自去年下半年起,中環、銅鑼灣、尖沙咀、旺角及灣仔等空置率已轉趨平穩,基本上維持在 5% 至 10%。當中尖沙咀依然是頭號重災區,空置率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緊貼 10%。潘志明分析,尖沙咀的問題在於「高不成低不就」,廣東道、海防道一線街道的奢侈品牌依舊撐起出租率,但其餘街道如加連威老道大多欠缺特色,唯有金馬倫道轉型特色飲食街成功,才挽救了部分空置率。

燒味舖先後進駐尖沙咀金馬倫道,令街道化身「燒味一條街」,挽救了部分空置率。
燒味舖先後進駐尖沙咀金馬倫道,令街道化身「燒味一條街」,挽救了部分空置率。

他形容,柏麗大道更是今非昔比,「租金每況愈下,現在單一舖位最便宜的,租五六萬一個月而已。那就很多租客來租啊,夾公仔啊、賣篋啊、散貨啊,那條街就越做越 cheap。」以前柏麗大道中段舖位可以租到十多二十萬元,現時劈價逾 50%;靠近九龍清真寺那段本應最旺,以前「龍頭舖」租「孖舖連閣樓」,舖租逾百萬元,現在即使減租 30% 至 50%,部分仍然丟空。潘續指,另一原因在於遊客消費習慣改變,多數來到只是想光顧「抵食」商店或者到網紅店「打卡」,所以只有麵包店、茶餐廳會大排長龍。

尖沙咀柏麗大道近九龍清真寺、海防道是人流最旺的一段,以前「龍頭舖」租孖舖連閣樓,租值過百萬,現時卻被丟空。
尖沙咀柏麗大道近九龍清真寺、海防道是人流最旺的一段,以前「龍頭舖」租孖舖連閣樓,租值過百萬,現時卻被丟空。
尖沙咀柏麗大道靠近警署的一段,租值本身較低,出現「散貨場」或夾公仔店,潘志明不諱言「越做越cheap」。
尖沙咀柏麗大道靠近警署的一段,租值本身較低,出現「散貨場」或夾公仔店,潘志明不諱言「越做越cheap」。

中環空置率回落 名店來又去

核心區當中,中環算得上收復了失地。潘志明說:「疫情高峯去到 20% 的空置率,很誇張的。最黑暗的時間,就因為很多龍頭旗艦店撤退了:奢侈品撤退、銀行撤退、金舖撤退、鐘錶珠寶撤退。」由於中環地段租值不菲,所以疫情期間丟空數年無人敢租;業主亦不願降價,以免影響周邊高檔次商戶。中環區 2024 年 4 月的最新空置率為 8.36%,潘志明指主要是因名牌鐘錶、大型運動服裝、眼鏡舖等落戶中環,「近半年至一年時間,都叫陸續改善。」他舉例說 Franck Muller、溥儀眼鏡、On Running 等品牌仍然選擇中環,行業不變,只是換了部分品牌,「始終中環都是香港的核心 CBD,對於品牌效益就會大很多。」

瑞士品牌 On Running 今年進駐中環皇后大道中,開設本港首間專門店。
瑞士品牌 On Running 今年進駐中環皇后大道中,開設本港首間專門店。

銅鑼灣空置率回不去 二三線街道慘淡

至於銅鑼灣,目前空置率徘徊在 6% 左右,潘志明形容,相對各區,銅鑼灣的空置率「講真不算太嚴重的。」以前自由行年代,銅鑼灣是遊客必到的打卡勝地,空置率可以低於 1%,但目前一線街道如羅素街、波斯富街空置率低,因業主減租,餐飲、時裝、連鎖店都有進駐;但二、三線的街道如謝斐道、駱克道、告士打道則較大吉舖,「因為民生舖位,可能壓力比較大,也不是主力做遊客生意,變相多了一點點空置。」

潘志明認為由於銅鑼灣二線街道如謝斐道屬民生舖位,開店壓力較大,目前依舊吉舖處處,亦都解釋了為何銅鑼灣空置率仍然輕微上升。
潘志明認為由於銅鑼灣二線街道如謝斐道屬民生舖位,開店壓力較大,目前依舊吉舖處處,亦都解釋了為何銅鑼灣空置率仍然輕微上升。
潘志明指,銅鑼灣一線街道如羅素街,空置率低。
潘志明指,銅鑼灣一線街道如羅素街,空置率低。

中資輕餐飲旺區「插旗」 「local品牌很少跟他們爭」

目前各核心區空置率大致趨向平穩,但潘志明指數字上不算「健康」。2018 年之前自由行最暢旺的時候,空置率通常僅 3% 左右,但現時分區空置率於高位徘徊,甚至高至 10%。潘指近年中資進駐香港,總算消化了部分空置率,例如手打檸檬茶、茶飲店、燒烤店等。「他來香港不會開一間的嘛,一開少則就五六間、多則就二十幾三十間,有些更直接講到明就是想在香港的 IPO 集資上市的。」潘續指,據經紀等界別的觀察,內地不少品牌一直都在物色香港店舖,所以相信趨勢會持續。

潘志明形容,本地商戶與中資商戶比較,有此消彼長之感。內地餐飲品牌來港並非新鮮事,但以前是中大型的餐飲為主,如小肥羊、劉一手重慶火鍋,但現在改以輕餐飲為主,所以見到興起的就是手打檸檬茶、蜜雪冰城等,舖位面積不用很大,以量取勝。至於本地商戶,在疫情期間已五勞七傷,人工、租金、食材及運輸成本都貴,不敢積極租舖。反觀內地來港的資金較龐大,多數是集團式經營,要打入香港市場一定是先進駐熱門地區,「local 品牌呢,都很少跟他們爭啦,local 品牌現在就反過來選一些平靚正的地方,他們熟悉嘛:香港究竟哪裏有生意做、多少錢租才能圍到皮。」平靚正地區包括天水圍和石門,前者居民不會到外區消費,後者工商區人流集中,可避免跟中資直接競爭。

內地手打檸檬品牌在旺角、銅鑼灣、中環等多個核心消費區搶灘。
內地手打檸檬品牌在旺角、銅鑼灣、中環等多個核心消費區搶灘。
2023年底,內地茶飲店龍頭「蜜雪冰城」進駐旺角彌敦道銀行中心廣場地舖,今年年初並向香港交易所遞交招股書。
2023年底,內地茶飲店龍頭「蜜雪冰城」進駐旺角彌敦道銀行中心廣場地舖,今年年初並向香港交易所遞交招股書。
各區舖位空置率
各區舖位空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