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電影《奧本海默》分三集看更精彩? 家中觀賞導讀
《奧本海默》於剛過去奧斯卡頒獎禮橫掃7個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男配角等幾個大獎。《奧本海默》於上年暑假上映時,曾引發熱話,相信影評、分析大家已看過不少,然而來到如今戲院映期已完結,當觀眾移師到家庭影院,或許都會問:失去了身處戲院的專注性,在家中觀賞《奧本海默》感觀有差別嗎?筆者近日發現,Now TV這星期有客戶福利,請大家收看Now 影視點播站的《奧本海默》,以下就提出一些觀賞建議,各位影迷或是重溫大作,或是首次觀賞,都可作參考,也許會找到另一種樂趣。
基斯杜化路蘭愛「玩時間」,《奧本海默》倒敘、插敘先看懂
《奧本海默》導演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貴為荷里活最著名導演之一,早已憑亮麗的票房成績證明身價,如今亦終於憑《奧本海默》獲奧斯卡小金人加許。事實上,基斯杜化路蘭多年來的作品都有一個重要元素,那就是「時間」,無論是初期懸疑成名作《凶心人》(Memento),到將時間推進玩到出神入化的科幻片《潛行凶間》(Inception),他都喜歡以此方式為觀眾帶來「燒腦」的感覺。
即使來到歷史人物傳記作《奧本海默》,基斯杜化路蘭亦沒拿走其標誌。《奧本海默》一開始就以倒敘方式進場,兩個聽證會,分別是彩色版本的1954年奧本海默安全聽證會,及1959年黑白版本的史特勞斯(Lewis Strauss)提名聽證會,來引入奧本海默一生的故事。簡單而言,兩者都論述了針對奧本海默的政治逼害,及揭示了原能會主席史特勞斯的自私行徑。同時在往後的劇情中,雖然主要都是以順序方式講述,但都偶然會插敘這兩場聽證會。先理解好這一個設定的話,相信會幫助到各位理解整個故事。
建議分三部分觀賞:
一、奧本海默的初期經歷,籌組「曼哈頓計畫」前身「Y計畫」(開場至約50分鐘)
《奧本海默》片長3小時,加上繁多的對白、快速跳接、複雜的科學理論,絕對不易消化。觀眾若能專注一氣呵成當然最理想,但卻想分開幾部觀賞亦未嘗不可。筆者認為,整部電影可以分開成三部分觀賞。
第一部分如上述的兩場聽證會展開,之後就會回到主角奧本海默(斯里安梅菲 飾)的生平。從最早的英國劍橋大學講起,他因為與老師關係不佳,而曾嚐試以毒蘋果毒害對方,卻險被來大學交流的波耳(Niels Bohr)(堅尼夫班納 飾)誤食。這裡想講述的大概是奧本海默並非完人,想法曾走極端。後來他受到波耳啟發,到德國留學,從而認識了大量著名科學家,同時對德國科學發展更為認知,有助日後先發於德國製作原子彈。
同時間,「並非完人」的描述在奧本海默個感情層面上繼續論述,奧本海默認識了情人瓊塔特洛克(Jean Tatlock)(科倫絲佩芝 飾),二人愛得轟烈,但卻沒有修成正果。最終奧本海默結識了當時仍是有夫之婦的凱瑟琳(Kitty Oppenheimer)(艾美莉賓特 飾),對方與他發展婚外情,最終凱瑟琳與當時丈夫離婚,成為了奧本海默的太太。但結婚之後的奧本海默仍有與瓊塔特洛克聯絡,埋下了感情問題的禍根。
至於學術上,奧本海默得到了上校(後來成為將軍)萊斯利格羅夫斯(Leslie Groves)(麥迪文 飾)的邀請,正式帶領「曼哈頓計畫」前身「Y計畫」。由於計劃屬高度機密,奧本海默特意於郊外農場設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LANL),同時邀請眾多科學家遷入,與世隔絕地研究。來到這裡,就可被視作「第一集」的完結。
二、三位一體核試驗成功,電影高潮部份(約50分鐘至第1小時56分鐘)
來到第二部分,作品進入高潮。首先,重要人物史特勞斯的陰謀至此開始蠢蠢欲動,埋下了奧本海默往後被清算的種子。不過這部份的重心還是落到「三位一體核試驗」。之前科學家們一直想不通原子彈的爆炸方式,但現在終於找到突破點,亦帶來了「三位一體核試驗」。
同時間,奧本海默亦感受到政治帶來的壓迫,他前往會議,看見政治人物議定投放原子彈地點的過程,一句「因為我和太太在京都度蜜月」,這句不知道是說笑還是認真的投放地點選擇方式,為奧本海默帶來衝擊,開始質疑自己帶領的這個發明,對人類其實帶來了甚麼?
個人情感上,情人瓊塔特洛克自殺一事,亦為奧本海默帶來沉重的打擊。帶著這份心情,「三位一體核試驗」進行試爆並取得成功,試爆的過程與緊張感,成為電影的高潮。最終試爆成功,團隊歡呼慶祝,可視作第二部分之完結。
三、成功過後的內疚與被逼害,印證點題「美國普羅米修斯」(約第1小時56分鐘至完結)
電影一開首,觀眾就見到一句引言:「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竊取了火種,並將其送給了人類。為此,他被鎖在岩石上,遭受永遠的折磨。」(Prometheus stole fire from the gods and gave it to man. For this, he was chained to a rock and tortured for eternity.)它正是原著傳記中副題「美國普羅米修斯」的解釋。原著小說並未有以「原子彈之父」來形容奧本海默,反而說他是「美國普羅米修斯」。而這句說話,在電影的最終章,正式得到印證。
這部份的一開首,就見到成功製造的原子彈立即被軍方奪走。奧本海默眼見能毀滅世界的製成品被送走,心情複雜。之後電影透過收音機演說交代,原子彈已投放於日本並取得成功,奧本海默得到將軍發來賀電。奧本海默在一片歡呼聲下發表成功演說,但觀眾能在當中看見斯里安梅菲的細膩演繹,當中帶有懷疑的神情。
之後奧本海默獲得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加利奧文 飾)親自接見,此時奧本海默卻表達出他的懷疑,讓總統杜魯門非常不高興,更在背後道:「以後不要讓這個愛哭鬼進到我的辦公室。」鏡頭立即轉到奧本海默看到自己登上《LIFE》與《TIME》雜誌的封面照,形成強烈的對比。
之後故事正式回到電影一開始的兩場聽證會,觀眾得知奧本海默往後迎接的是種種逼害,以及史特勞斯張牙舞爪的各種奸計。最終史特勞斯的企圖沒有成功,讓他在政治上失勢。來到電影的最後,已老去不少的奧本海默獲頒恩里科費米獎(Enrico Fermi Award),是1954年奧本海默安全聽證會後,遭到史特勞斯打壓9年後的肯定。眾多以前共事過的科學家向奧本海默祝賀,在科學業界的名聲得以恢復,算是對這位悲劇人物帶來一點安慰。
總結
要講述奧本海默這位人物的故事確實不易,導演基斯杜化路蘭放棄了傳統的直線敘事方式,加上又多又艱深的對白,可以說是對觀眾的挑戰,但同時也是對觀眾的信任。一直以來他都相信觀眾的理解能力,在其作品中永遠不以「簡單易明」作前題,反而深得愛好者的欣賞。雖然筆者認為,《奧本海默》始終被太複雜的對白、震動搶耳的配樂減去了觀影的樂趣感,但無可否認還是值得一看的作品,主角斯里安梅菲與配角羅拔唐尼的演繹實在無可挑剔,而主角的悲劇感與情感演化,亦讓觀眾身同感受,體會到這位偉大科學家,一手推動、同時催毀世界的悲哀。
溫提:請大家收看《奧本海默》的優惠到3月26日就完了,快快趁周末重溫一下這部大作
撰文: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