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組織關注乘客逃生習慣 疏散時顧住拿行李足以致命

2019 年,俄羅斯航空班機在跑道上著火焚毀,據指有乘客要取回行李才離開,阻礙其他乘客逃生,造成 41 人死亡。   (肇事短片撮圖)
2019 年,俄羅斯航空班機在跑道上著火焚毀,據指有乘客要取回行李才離開,阻礙其他乘客逃生,造成 41 人死亡。 (肇事短片撮圖)

暑假臨近,又是旅遊旺季。航空業界組織近日呼籲航空公司高層留意,當航機需要緊急疏散時,乘客往往顧住取回行李才逃生,隨時因此葬身機艙。中國航空去年 9 月在新加坡一次意外中,乘客逃生時便有拿着手提行李,導致疏散延誤。

逃生標準時間為 90 秒

《電訊報》報道,在最近一次航空公司高層的聚會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呼籲業界留意航機緊急疏散問題;組織越來越關注乘客在逃生時作僱住取回手提行李所產生的安全風險,警告乘客拒絕立即離開機艙足以致命。

協會規定,航空公司須定期進行逃生演習,確保航機可以在 90 秒內完成疏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乘客習慣先取回手提行李架內的行李箱和電腦等。IATA 安全保安及營運主管 Nick Careen 指出,過往一些乘客在逃生時拍攝到的片段顯示,乘客從逃生滑梯離開時往往帶着行李,可見問題的普遍。

中國航空班機去年(2023 年)9 月著陸後緊急疏散,片段可見,有乘客拿着行李自逃生。   (肇事短片撮圖)
中國航空班機去年(2023 年)9 月著陸後緊急疏散,片段可見,有乘客拿着行李自逃生。 (肇事短片撮圖)

他指出,逃生時不可取行李是全球的標準做法,也是每間航空公司的規矩,然而人們仍然習慣帶同行李疏散,即使罰款也無效,「我們需要教育消費者,為何有這樣的守則」。報道指,航空公司二十年前開始徵收寄艙行李費的做法,導致乘客傾向盡量帶同手提行李登機。

報道舉出過去一些經典案例。去年 9 月,中國航空班機在飛行途中起火,降落新加坡樟宜機場後須緊急疏散,片段看見有乘客帶同行李箱滑出逃生梯。2019 年,俄羅斯航空客機在莫斯機場緊急迫降後起火,78 名乘客中, 41 人死亡,報道指,乘客取回行李是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當時有指接近逃生口的乘客要取回行李才離開,阻礙其他乘客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