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容許公僕用公積金買樓 政府稱無計劃提早領作他用

【on.cc東網專訊】現時合資格享用公務員醫療福利的人士約有57萬人。截至2023年8月31日,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包括約17.5萬在職公務員、13.5萬名退休公務員及25.7萬其他合資格人士。立法會保障公務員、退休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福利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今(27日)開會,有議員指由於額外供款比率高,公務員公積金若繼續用強積金管理模式「唔划算」,另有議員指可用公積金買樓,但政府表明沒有計劃讓在職公務員提早提取公積金作其他用途。

政府文件指公務員公積金計劃其實是一種以預先供款方式提供的退休福利,故相關供款不應被視作隨時可提取的款項。而若政府採納容許公務員提早提取公積金的累算權益,將違反設立公務員公積金制度以保障公務員退休後生活的原意,更會直接影響同事的退休保障,政府對此有極大保留。

政府又指參考現時市面上的醫療保險計劃,年齡組別介乎25至50歲人士,購買一份具備住院醫療保障的基本醫療保險的保費約為每年2,000至4,000港元,至於50至65歲組別的保費則約為每年4,000至8,000港元,認為上述的保費相信對絕大部分的公務員均屬可負擔的水平,因此政府沒有計劃讓在職公務員提早提取公積金計劃下的政府自願性供款累算權益作其他用途。

但議員梁子穎指絕大部分公積金為額外供款,而政府為新制公務員供款3年至15年以下的供款比率已經達到15%,比率十分高,亦超過津貼學校老師的供款,但仍然沿用強積金模式,即是在市場上尋找承保的公司,僱員只能揀選基金,但基金投資相對股票等回報不高,他認為基金未必是好的投資方法,指新制公務員或可參考津貼學校公積金的模式,自己管理和投資,稱額外供款比率如此高,仍然用強積金的管理模式是「唔划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回應指公務員公積金計劃仍在強積金框架底下,縱然政府作為僱主的供款部分比強積金法定上限高,但運作仍受強積金框架規範,稱如果脫離框架可能對強積金有一個很大的影響,而教師人數約為數萬人,公務員人數則多很多,教師計劃中政府保障有5%的回報,強調不會輕易地用不同模式運作公務員公積金計劃的投資部分,認為強積金計劃適用於全香港僱員,如果政府自己不在法律框架底下運作似乎強積金計劃的信心會有動搖。

委員會主席黎棟國斥每一年打工仔和僱主的強積金供款很大部分用作行政費,指現在有很多不同債券投資,如機管局發債等,認為政府可以考慮和強積金管理局商量有何好辦法減少行政費,指如管理費多,打工仔儲蓄能力大幅度降低。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