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長效抗體組合 阻擋新冠入侵

長效抗體組合 阻擋新冠入侵
長效抗體組合 阻擋新冠入侵

過往調查顯示部分港人對於接種新冠疫苗有猶豫,但相反亦有些人接種了卻未能產生足夠的抗體水平,以致保護力不足。他們普遍是免疫功能不全人士,更易感染新冠病毒。現可選擇長效抗體組合,作為預防新冠病毒的最後一道防線。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醫學界早前已預期疫情會再次升溫,因為市民心態較之前放鬆,加上免疫屏障效果下降,令近日每日確診個案重上過萬宗,「分析上一波疫情的死亡個案,發現長者、有長期病史為最大風險因素。」

疫苗反應不足

全球約有2%人口對疫苗反應不足,即使接種3劑新冠疫苗,體內抗體水平仍然很低。估算香港亦有8至10萬人免疫力不足,當中約1萬人接種疫苗亦沒有足夠保護。林緯遜認為,「血科癌症患者、骨髓移植人士、正接受淋巴B細胞治療人士可預期疫苗的作用較低,而正接受化療、洗腎人士、使用免疫抑制劑如風濕科、哮喘和濕疹患者等、原發性免疫缺陷人士、HIV感染者等,接種疫苗後的抗體反應亦未必足夠。」

長效抗體組合 阻擋新冠入侵
長效抗體組合 阻擋新冠入侵

病毒再變種

這些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士會較易感染新冠肺炎,而且重症和死亡風險更高,進入深切治療部、死亡的風險分別為一般人的1.5倍和兩倍。林緯遜續指,「相比一般人需要約1周時間將病毒清除,他們可能需要長達90日,除了徵狀令他們辛苦外,病毒亦會在其體內不斷複製,或引起基因變異,令病毒再變種。」

最後一道防線

疫苗的作用是訓練免疫系統對付病毒,這個方法不行,醫學界還有長效抗體組合(Tixagevimab/Cilgavimab)幫助免疫功能不全人士。長效抗體組合是兩種單株抗體與兩個抗原決定區域結合,林緯遜解釋,「它的作用是黏住病毒的刺突蛋白,以預防病毒感染人體細胞,防感染的功能甚至比疫苗更佳。」長效抗體組合直接提供抗體,一經注射便可即時得到免疫力。大型研究指,注射長效組合6個月後,對比安慰劑,有症狀感染發生率仍可減83%。林緯遜建議,高危人士除做好個人預防措施、接種疫苗希望得到一些保護外,亦可選擇長效抗體組合,作為最後一道防線。

長效抗體組合 阻擋新冠入侵
長效抗體組合 阻擋新冠入侵

未能及時用藥

曾有一名76歲人男性淋巴癌患者,正接受標靶治療減癌症復發風險,本身狀況不錯,仍在工作中。由於治療影響B細胞,他自知疫苗對自己效果有限;至直第五波疫情嚴重始接種,未能等及標靶療程完成,令保護力相當低。當時香港未有長效抗體組合,醫生特意為他申請引入。等待期間他十分小心,除覆診外足不出戶,即使孫兒從英國回港也不敢見面。可惜他仍於3月初確診新冠肺炎,並於兩周後情況轉差入院,使用了兩個抗病毒藥物療程仍未能治愈,最後於4月底離世。林緯遜感到相當可惜,如果有關藥物可以早點到港,或者患者遲一點才受感染,相信可挽回性命。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新冠疫苗-長效抗體組合-阻擋新冠入侵/337457?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