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安居協會籲在外地子女盡量每周與父母視像通話

一項調查發現,近七成受訪的「留守長者」接受子女離港而且能夠獨自生活,有一成半長者表示不接受子女離港,當中有四成及近兩成長者分別感到孤獨及憂慮健康問題。 長者安居協會於今年初,透過電話訪問 263名有子女或親友移居外地或離港工作的「留守長者」,發現這些長者態度相對正面,情況比 2020至21年移民高峰期有明顯分別。已接受子女親友離港的長者中,四成半有與外地子女保持溝通,五成人擁有個人生活喜好或獲得妥善照顧 協會行政總裁王虹虹提醒長者應善用科技與家人保持聯繫;自主生活加強個人興趣或喜好,將自己健康放首位;家人應給予長者預先準備及計劃,訂定醫療或緊急安排及社區照顧等;以及長者要維持個人社交圈子,例如做義工等,亦呼籲在外地的子女盡量每星期視像通話,讓父母感受子女的關心,減少孤獨及無助感。 協會推出個人化關顧服務「一線通®千里顧」,幫助長期不在港或不與父母同住的人士,了解長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近況,優先提供妥善上門照顧服務,配合「一線通平安鐘」服務,就長者身體、覆診服藥及社交等情況,撰寫專屬報告;由專人提供每月兩次電話慰問,按需要優先獲上門照顧、陪診、清潔及復康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