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 日用品恐受污染 食水加氯 仍有風險

病菌可能經食水傳播。
病菌可能經食水傳播。

奪命類鼻疽肆虐深水埗區,今年本港發現了31宗個案,當中22宗均在深水埗區,衞生署昨晚公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最新檢測發現,8宗居於深水埗區的患病個案,其類鼻疽病菌基因排序與2021年錄得的3宗個案相似,但現時仍未能成功從泥土等環境樣本培植細菌,故暫不能確認個案的感染來自同一環境源頭。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日則指,根據有關基因分析,顯示深水埗的病例有相關性。

何栢良昨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類鼻疽已成為本港的風土病,白田邨重建地盤泥土驗出病菌基因,不代表就是源頭,因為全港不同地方的泥土都可能帶菌,當局可培植地盤泥土的細菌,進行基因比對了解。他同時建議政府,將類鼻疽列為法定呈報傳染病,並加強對潛在患者進行檢測。

疑由單一感染源引發

他透露,當局正調查患者是否經日用品染病,因為美國有病患因為吸入原材料受病菌污染的香薰噴霧而受到感染。病菌亦有可能經食水傳播,泥土的細菌就有機會經損破的喉管混入食水,而本港食水的氯氣含量較低,未必可完全殺死類鼻疽病菌。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昨亦指,本港過往極少出現群集式爆發,今次深水埗接連發現個案,估計由單一感染源引發。有意見認為必要時區內居民應接受驗血,以便篩查,梁認為有關做法屬大海撈針,實際作用不大。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表示,過往每年的類鼻疽個案約有10宗,今年明顯較多和集中在某些地方,令人憂慮,計劃到石硤尾及蝴蝶谷配水庫視察,了解運作。

另外,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亦公布退伍軍人病個案最新數字,過去一周(16日至22日),本港新增3宗社區確診個案,當中兩人為長期病患,一人過往健康良好。截至上周六(22日),今年錄得72宗退伍軍人病個案,而2021年及2020年分別有69及104宗。換言之,本港今年錄得的退伍軍人病個案,已較去年全年的為多。

白田邨重建地盤泥土驗出類鼻疽病菌基因。
白田邨重建地盤泥土驗出類鼻疽病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