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過敏一成兒童患者可危及生命 自行找致敏原易出事 中大發現淡水魚鹹水魚有不同致敏性︱敏感月
魚類過敏在不少小朋友身上出現,惟不少家長一旦發現子女對魚類過敏,往往傾向「一刀切」戒魚,容易令子女營養不良;有父母或讓子女試食不同種類的魚,以圖自行找出致敏源,後果輕則嘴腫出疹,嚴重可致呼吸困難及過敏性休克。下文請來中大教授講解應對魚類過敏的注意事項及常見誤區,且中大團隊發現淡水魚和鹹水魚有不同程度的致敏性,有助提高未來過敏測試的準確性及特異性,希望幫助患者有策略地食用適合的魚類。
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詩彥醫生接受《Yahoo新聞》訪問,指出香港有八大類常見食物致敏源,包括魚、蛋、奶、花生、堅果、甲殼類海鮮、小麥、大豆。其中魚類過敏通常在幼童期便出現,亦可能持續影響終生,其中十分之一患者會出現危及生命的嚴重過敏反應,有時兒童進食某種食物後變得異常「炆憎」或蒼白無力,或有需要留意是否與食物過敏有關。
魚類過敏原理與一般食物過敏相若,是指免疫系統出現異常,令身體對某種無害的食物產生過激反應。不同人對食物過敏有不同程度的反應,輕則嘴腫及生出蕁麻疹,此時可用凍毛巾敷嘴紓緩敏感並食用抗組織安藥。但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例如現呼吸困難及頭暈休克等,建議立即求醫,送院診治。
不少家長面對兒童魚類過敏情況,可能會踏進以下三大誤區。
誤區(一):即時讓子女以常用杯子喝下大量清水
當子女食魚後出現敏感反應,不應讓對方重複以常用杯子飲水,該杯子可能在用餐期間已沾上致敏源,隨時「愈飲愈致敏」。建議為對方換一個新杯飲水,水量不宜太多,以免孩子一下子灌入大量清水而嘔吐。
誤區(二):讓子女從此戒食所有魚類,甚至所有海鮮
不少兒童被發現食魚過敏後,會被父母要求「魚、蝦、蟹」或全部海鮮一拼戒食。事實上,海鮮的致敏源各有不同。一個人對魚過敏,並不代表不能食用蝦蟹。作出「無謂戒口」,容易令兒童出現營養不良。
誤區(三):自行安排魚類過敏的子女試食不同魚類,以圖找出致敏源
魚類含有多種營養例如蛋白質和 Omega3 ,不少家長始終想將魚肉納入子女的飲食之中,但大多傾向自行挑選及安排不同魚類供子女試食,「好多香港家庭都鍾意自己試,結果好易出事,如果(子女)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就往往要入院治理」。梁詩彥強調,食物過敏反應可大可小,建議家長宜徵詢專業人士意見下為子女展開過敏測試,安全精準地找出致敏源頭。
梁詩彥表示,一般而言,診斷食物過敏的方法包括進行皮膚點刺測試、特異性IgE抗體血液測試(Allergen-specific IgE test)及口服激發測試。中大團隊發現了新的致敏原標誌物Cteni 1(鯇魚小清蛋白),並註冊成為診斷工具。
團隊相信,這將提高未來過敏測試的準確性及特異性。團隊亦對魚的致敏度有深入研究,發現淡水魚和鹹水魚有不同程度的致敏性,會洐生出不同致敏反應,藉此希望幫助患者有策略地食用適合的魚類。
至於治療方法,目前未有可根治食物敏感的方法。不過最近有研究指出,通過口服免疫療法(OIT),可令花生過敏患者成功脫敏。中文大學近日就推出有關兒童魚類口服免疫療法的研究,旨在為魚類過敏患者開發一種新的治療方案,探討兒童對上述療法的接受程度及療法的安全性等等。
研究針對 3 至10 歲患有魚類過敏的兒童,邀請兒童患者在監察下由低劑量開始進食魚類,然後逐漸增加劑量,並持續服用一定劑量的魚類。研究治療期為 12 個月,跟進期為 12 個月。研究參加者期間需到訪醫院進行篩查、補給劑量、覆診及接受治療後跟進。
研究有望令患者對魚類產生一定耐受性,減低因食魚出現嚴重過敏的風險,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長遠而言則有助開發針對魚類過敏的治療方案,令更多備受過敏困擾的兒童受益,早日「脫敏」。
敏感月系列文章:
食物過敏竟與濕疹有關! 兒童雙重過敏佔近兩成 亂戒口影響營養吸收︱敏感月
本港四分一兒童曾患濕疹 益生菌成新治療方法 學者拆解四大治療謬誤︱敏感月
本港每年約百人哮喘病亡 拆解坊間「類固醇」誤解 中大教授黃永堅:低劑量助控制病情︱敏感月
蝦多達 11 種致敏原 中大免費邀患者免疫治療 注入 DNA 疫苗減輕過敏反應︱敏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