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竟與濕疹有關! 兒童雙重過敏佔近兩成 亂戒口影響營養吸收︱敏感月

香港大約每 25 個學前兒童,便有一人患有食物過敏。
香港大約每 25 個學前兒童,便有一人患有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在全球越見普遍,但原來在不同的國家,致敏的食物種類也有不同。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詩彥接受《Yahoo 新聞》訪問時,便解釋造成食物過敏的其中一個主因,原來是在幼兒時吸收了某些食物的成分,身體對這些成分產生抗拒,造成日後吃這些食物時都會食物過敏。問題來了。為甚麼吸收到食物的成分,會令身體抗拒,其實是致敏原可透過破損表皮進入例如濕疹,繼而產生食物過敏傾向,之後通過皮膚途徑接觸的致敏原,再通過腸道接觸,就會出現食物過敏反應。

《Yahoo健康》「敏感月」系列文章:

食物過敏竟與濕疹有關! 兒童雙重過敏佔近兩成 亂戒口影響營養吸收︱敏感月

本港四分一兒童曾患濕疹 益生菌成新治療方法 學者拆解四大治療謬誤︱敏感月

本港每年約百人哮喘病亡 拆解坊間「類固醇」誤解 中大教授黃永堅:低劑量助控制病情︱敏感月

蝦多達 11 種致敏原 中大免費邀患者免疫治療 注入 DNA 疫苗減輕過敏反應︱敏感月

鼻敏感環境因素影響大 「皮刺」找出根源 免疫治療或可斷尾︱敏感月

「過敏性休克」嚴重可致命 中大教授教你識別症狀、掌握急救與預防方法︱敏感月

若患有早期濕疹的兒童,每五個兒童就有一個會出現食物過敏。
若患有早期濕疹的兒童,每五個兒童就有一個會出現食物過敏。

到底怎樣的情況下,會容易出現食物過敏?患有過敏的話,又應如何保護自己?

梁醫生說,香港大約每 25 個學前兒童,便有一人患有食物過敏。她引用過往的統計,指在 2006 至2007 年時,2 歲至 7 歲的兒童,有 8.1% 的家長都表示子女曾出現食物不良反應,其中 4.6% 經醫生診斷為食物過敏。到 2013 年至 2021 年再做統計時,數字再有上升趨勢。很多人以為食物敏感在香港很少見,但其實香港的食物過敏患病率和過敏性休克的發病率正在上升。

提到食物過敏的高危因素,梁醫生詩彥卻引述了另一種聽來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皮膚問題—濕疹,稱為雙重過敏原假定(dual allergen hypothesis )。

研究發現患早期濕疹兒童 每五人即有一人出現食物過敏

原來正常食物是經由食道、腸胃進入人體,但假若患有濕疹,在破損的皮膚上接觸食物致敏原例如蛋白或花生,免疫系統便會把致敏原視為外來侵入,產生顯著的特異性 IgE 反應,之後再吃這些食物,就會出現過敏反應。她說,曾經有研究發現,接受調查的兒童中,若患有早期濕疹的兒童,每五個兒童就有一個會出現食物過敏。

這也解釋了,為甚麼蛋、奶都是常見的致敏原,因為這些都是兒時會經常接觸到的食物。梁醫生說,一半有蛋奶過敏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痊癒,但長大一點,花生和海鮮便成為較常見的致敏原,而七成有海鮮和花生過敏的患者會持續終身。

但梁醫生也提到,不少家長會誤以為孩子有食物過敏。例如前文提到 8.1% 有不良反應的小童,都是由家長匯報,在醫生評估後,發現其實只有大約一半是食物過敏患者。她說嬰幼童 6 個月時,食物敏感表徵會較常出現,若家長懷疑孩子有食物過敏,例如出現嘴腫,出蕁麻疹之類的症狀,便要求醫,並經由檢查確認是否患上食物過敏。如果出現呼吸困難或休克、面色蒼白等情況,便要立即帶孩子到急症室求醫。

診斷食物過敏的方法包括進行皮膚點刺測試。
診斷食物過敏的方法包括進行皮膚點刺測試。

家長不須過分擔心 亂戒口反影響吸收營養

目前的檢查,主要分為皮膚點刺及抽血兩種。皮膚點刺即是把一些致敏原的抽取物,點刺進皮膚內,十五分鐘就可以睇報告。若抽血的話,雖然可以同時檢查接近一百種致敏原,但就要等約數星期,再見醫生解釋報告結果。而且測試的致敏原越多,假陽性結果的機會就越高,特別是在濕疹患者中。梁醫生的意見是,先視乎臨床病史,再決定要進行的過敏測試和測試什麼致敏原。她也建議要由有經驗的過敏科專科醫生去分析報告,因為若家長自行解讀報告,可能會以為孩子甚麼都不能吃,有患者家庭在過敏測試後過度戒口,戒到唯一食菜同飯,導致營養不良。她說,若家長自行判斷,胡亂戒口,反而會影響小朋友吸收營養,甚至破壞生活質素。

目前為止,食物過敏仍是無法根治,只能控制。梁醫生說,以往都只能跟家長說,要避免引發過敏,就要避開致敏原。她說近年美國藥監局有認可一款針對花生的口服免疫療法,可透過穩定地吸收致敏原,達致「脫敏」的效果,但一停藥,敏感程度就有機會提升,目前能透過治療,得到持久耐受性,即停藥 6 至 8 星期後,吃致敏食物都不會有不良反應的,只有約三成人。

但家長亦不須太失望。梁醫生說,醫學界未來對食物過敏的研究趨勢,仍是令它有得醫,雖然目前唯一獲得 FDA 批准的治療選擇只得花生的脫敏治療。

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詩彥。
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詩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