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醫院4歲女童縫針期間心臟驟停18分鐘 情況危殆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 (持續更新)

仁濟醫院管理層交代一名4歲女童縫針後心臟驟停的事故。(鍾式明攝)
仁濟醫院管理層交代一名4歲女童縫針後心臟驟停的事故。(鍾式明攝)

仁濟醫院發生醫療事故,一名4歲女童在家中跌倒導致頭部「後尾枕」位置受傷,在該院急症室接受縫針程序後被發現心臟驟停,院方隨即為女童搶救,18分鐘後終恢復心跳。仁濟醫院行政總監張子峯形容,縫針後突然失去意識和脈搏情況罕見,因此需要專家協助找出原因,又指女童現已轉送瑪嘉烈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情況危殆。

X光檢查確定沒有骨裂

仁濟醫院今日(28日)傍晚交代事件指,該名4歲女童上周六(25日)在家中座椅上跌傷頭部,由父親陪同經救護車送抵仁濟醫院急症室,等候1小時見醫生後確定「後尾枕」位置有一個2厘米的傷口和輕微發燒,X光檢查後確定胸腔骨和頭骨沒有骨裂。女童約45分鐘後,獲一名護士和一名病人服務助理進行縫針程序。

仁濟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練偉雄稱,護士當晚11時10分為病人進行傷口評估,以及用固定帶把女童俯臥固定在固定板上,方便進行縫針程序,其間女童父親一直在旁安撫女童。他指,女童11時28分縫第一針後有掙扎和哭鬧,病人服務助理見狀遂用雙手協助固定女童頭部,預防她移動,又補充指為保護病童安全,一般都會有既有程序讓病人不會傷害自己,醫護人員今次亦有跟從一貫做法,而今次縫針程序的器具屬全新和經過消毒,符合標準並確保不會發生感染。至於女童發燒原因,他表示入院時檢查結果為腺病毒感染。

縫針後被發現失去意識

張子峯表示,女童在接受其後的第二、三針時已「靜咗落嚟」,由於整個程序需時不長,醫護人員在完成後才察看病人情況。豈料晚上11時31分,醫護人員發現女童已經失去意識和沒有脈搏,隨即把女童送往搶救病房進行插喉、打強心針和心外壓等急救程序,最終在18分鐘後的11時49分恢復心跳。

女童已轉到瑪嘉烈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現時情況危殆昏迷,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病變。瑪嘉烈醫院/仁濟醫院/北大嶼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方乃聰指,女童本身沒有長期病患,入院後心電圖等心臟檢查亦是正常,醫院團隊正配合不同專家調查事件,看看有否罕見病因引致事件。張子峯補充指,暫時據治療紀錄所見未見有事情遺漏,因此需要專家意見檢視過程是否有東西未及察覺,「要進一步檢查有冇大家唔知嘅原因」,又稱回復心跳的時間比預期長。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本地/仁濟醫院4歲女童縫針期間心臟驟停18分鐘-情況危殆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持續更新-/456543?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