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醫學專欄】心跳過慢可致昏厥猝死!了解常見症狀及治療方案

正常成人的心率一般約為每分鐘60至100次之間,當心跳少於60次,即可能屬於心跳過慢。常見發病成因包括:年紀增長致心電傳導系統退化、冠心病、心肌疾病、甲狀線疾病、荷爾蒙失調、服食某些藥物副作用等。

不可輕視的是,心跳過慢會令身體各個器官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流,從而會導致患者出現頭暈、記憶力減退、疲勞無力、呼吸困難、心悸、步行時氣喘等症狀,嚴重甚至可引致昏厥及猝死,危及生命。因此若有懷疑,建議及早求醫,以盡早介入改善。

非侵入性檢查 查找背後成因


求診時,醫生會先了解患者的病歷、症狀等,然後會按情況為其進行靜態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跑步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波等非侵入性檢查,以查找背後的發病成因,從而制定適切的治療方案。

心臟起搏器助改善

在排除可逆轉的病因(如荷爾蒙失調和甲狀腺功能低下)後,如情況持續,醫生就會建議患者考慮進行人工起搏器植入手術。一般來說,傳統心臟起搏器手術需要在病人的鎖骨下方切開一個約5厘米的傷口,然後將電線經血管接駁到心臟,最後將起搏器放入皮膚下,再縫合切口,術後一周患者需要覆診檢查傷口,將來起搏器的導線也可能因退化而需更換。

而隨著醫學科技進步,現時患者經評估後也可考慮選擇安裝「超微型起搏器」,醫生會在患者大腿的腹股溝開一個小孔放入導管,然後引導超微型起搏器至心臟位置。因超微型起搏器沒有連接任何導線,可以免卻出現電線移位或裝置感染風險,而且手術造成的傷口也相對較小,患者通常在手術翌日,經醫生檢查起搏器訊號及手術傷口沒有異常後,便可出院。

視乎不同患者心臟對起博器的需求,起博器的電池壽命一般為七至十年。提提大家,不同類型的起搏器各有優勢及限制,宜與醫生多溝通,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健康食譜】高纖美味助控制體重 微波爐木耳榨菜炒雞絲
【安心出遊】旅行期間住院洗費龐大?選擇旅遊保險宜留意4個關鍵
【營養食物】植物肉與傳統素肉:製作方法和營養價值的不同之處
【關節疼痛】痛風不單只痛還須慎防腎功能損害 中醫師推介茶療助降尿酸
【致癌物】生活中常見的一級致癌物!黃曲霉素毒性是砒霜68倍少量可致癌

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