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新症10年增6成 術後雙標靶治療減復發風險 冀儘快入藥免患者後顧之憂

乳癌是香港第三大常見癌症、女性最常見癌症。近年新症個案更節節上升,在2021年,乳癌佔本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28.5%,新症個案按年上升 12.3%至 5,565 宗,10年間增幅約63%。其中HER2陽性乳癌佔整體個案約20%,其特性包括屬於惡性較高的乳癌、生長及擴散速度較快、有較高的復發及死亡風險。

乳癌新症10年增6成 術後雙標靶治療減復發風險 冀儘快入藥免患者後顧之憂
(左起) 病友Crystal、「乳您一起– you’re not alone」創辦人唐智穎女士、臨床腫瘤科專科邱振中醫生、「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GCBC」主席王天鳳女士

術後5年為復發高峰期

臨床腫瘤科專科邱振中醫生提出,雖然乳癌的死亡率較其他癌症低,但其復發風險不容小覷。早期HER2陽性乳癌患者,即使接受1年單標靶及化療後,仍有約30%淋巴擴散患者出現復發或死亡,如果患者具備高風險復發因素,包括:擴散至淋巴結、35歲以下、肥胖、腫瘤較大等,復發的機會更大。

數據指81.9%(全部類型)乳癌復發個案在術後5年內發生,故患者術後仍需定期接受追蹤檢查以防復發,術後5年尤為關鍵。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建議,乳癌患者手術後首3年應每3-6個月覆診一次,第4-5年每6-12個月覆診一次,第6年開始一年覆診一次。

術後雙標靶減復發、節省治療時間

很多乳癌患者手術後都擔心復發,接受術後治療有助降低復發及死亡率,現時醫管局普遍採用術後單標靶治療。不過邱醫生直言最新的術後雙標靶組合效果更好,有助進一步降低乳癌復發風險,尤其是高復發風險的患者,即使提升個百分點的療效對他們也很重要。而且由於可以選擇皮下注射,18個週期的療程需時只需378分鐘,相比採用靜脈注射的單標靶治療,療程共需時3000分鐘,可為醫護人員及病人節省約44小時。歐美多個國際指引皆建議高復發風險的HER2型乳癌患者採用術後雙標靶組合。

乳癌新症10年增6成 術後雙標靶治療減復發風險 冀儘快入藥免患者後顧之憂
臨床腫瘤科專科邱振中醫生建議高復發風險HER2型乳癌患者採用術後雙標靶治療

術後雙標靶成本效益更高

乳癌一旦復發多為轉移性腫瘤,復發患者大多只能接受二線治療,且難以治癒,需要終身接受治療,復發患者將面臨高昂的治療費用、生活質素降低、難以重投社會及照顧家庭,甚至等待死亡等苦況;只需接受1年的術後治療,就可以減少復發後沒完沒了地治療的風險。研究表明,HER2陽性乳癌患者接受術後雙標靶治療相比單標靶治療成本效益更高。

8成患者於公院就診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GCBC」主席王天鳳女士表示,華人乳癌聯盟病友數據中,約90%患者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僅10%在私院接受治療,其中約20% 是HER2 陽性。大部份患者不了解HER2型乳癌的嚴重性、即使完成治療仍會憂慮復發,如公立醫院能提供最新的乳癌治療資訊,於患者心理層面及治療選擇的幫助都很大。

乳癌新症10年增6成 術後雙標靶治療減復發風險 冀儘快入藥免患者後顧之憂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GCBC」主席王天鳳女士促請政府儘快將乳癌術後雙標靶治療納入藥物名冊

註冊5.5年仍未列入藥物名冊 基層患者難以負擔

英國、蘇格蘭、中國、德國、星加坡等地已將「術後雙標靶」列入保障範圍,然而本港引入藥物的時間太長,術後雙標靶治療早於2018年11月在港註冊,至今5.5年仍未能被納入藥物名冊。公立醫院的常規治療指引未包括術後雙標靶治療,即使患者情況更適合接受雙標靶治療,公院醫生也未必會主動提及,患者缺乏渠道了解術後雙標靶治療,基層患者亦難以負擔私院的高昂治療費用,導致現況是「有錢有得醫、無錢無得醫」,明知道有更有效的治療可預防復發,卻因為經濟考量無法使用,對患者是更深一層的煎熬。

王女士希望政府盡快將術後雙標靶治療納入藥物名冊,讓患者多一個有效的治療選擇,免除面臨復發的徬徨與無助。她強調很多乳癌患者年紀不大,大部份患者康復後可以出來再次工作,是社會的動力而不是社會的負擔,所以將術後雙標靶治療納入藥物名冊其實對社會亦有幫助,希望政府給予這些患者為社會及家庭繼續貢獻的機會。

延伸閱讀:花光積蓄用雙標靶治療HER2乳癌減復發風險 病友:「唔想將來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