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大寒進補咪錯過!中醫教你湯水保暖+穴位養生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雖然名為大寒,但普遍認為小寒溫度比大寒低,大寒亦是去到進補的最後階段,就讓中醫楊明霞來分享一下大寒的養生進補之道吧!
【立即讚好】全新 Yahoo Food Facebook 專頁
大寒進補到春分 湯水要溫補
「二十四氣節中的大寒,意謂酷寒,極冷,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溫低,風大,地表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地凍天寒的嚴寒景象。」楊明霞中醫師說,在大寒之後,天氣就會開始回暖,不過進補應持續至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春季氣節-春分,重點由溫補逐漸變為平補化濕,湯水方面可以加入如淮山,芡實等食材。
而大寒應該享用些能暖身的食材,肉類方面可選富鐵質可補血的羊肉和牛肉,蔬果類就有韭菜、南瓜、紅蘿蔔、櫻桃和龍眼,藥材類則建議當歸、紅棗和黃著。若想以湯水進補,就可考慮煲煮「川芎黨參燉烏雞湯」,材料為烏雞半隻、豬腱200克、川芎9克、杞子15克、生薑6克、紅棗5克、黨參9克,有助溫補脾腎。
簡單穴位保養 早睡遲起最舒服
食物進補以外,楊明霞中醫師亦分享了數個大寒的穴位保養心得,「在早上,我們可以按壓頭部的大椎穴,有助振奮全身陽氣。」去到下午,就在午餐前按摩手部的陽池穴,疏通三焦氣血,簡單而言即是通氣血。午餐後輕按摩腹部的中脘穴,幫助消化,帶營養至全身,「而在睡前按摩足三里穴,引氣血至下肢,安神助眠。」
楊明霞中醫師亦表示在大寒期間,作息應早睡遲起,放慢腳步,不能過度勞動耗氣,以免傷及陽氣。
全新訂座平台「Yahoo訂餐廳×Openrice」正式上線!
相關文章
【二十四節氣】秋分轉天氣易病?增強免疫力食譜:三色椒洋蔥炒豬肉片
【有好東西分享?】立即去Yahoo Food Facebook 專頁投稿/片
>>按此下載<< 全新應用程式Yahoo APP,並以Yahoo電郵免費登記成為會員,即時可完成簡單任務賺取Ypoints,憑分即可換領不同獎賞! 新人更可即時換領限量新人禮,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