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聯會調查:近六成教師指愛國教育人手不足 倡設「愛國教育統籌主任」

教聯會調查
教聯會調查
教聯會調查
教聯會調查

【獨媒報導】教聯會早前進行調查,發現逾八成教育工作者曾舉辦「中華文化體驗活動」,近六成教師指在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感到人手不足。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再次建議,學校應設立「愛國教育統籌主任」職位,以應對相關工作,從而減輕其他教師壓力。不過,黃錦良亦承認,不少學校由於資源所限,未能開設相關職位。

黃錦良
黃錦良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早前正式成立,並已舉行首次會議,工作小組的四大範疇包括學校教育、本地社區、歷史政經文化及傳媒宣傳。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明,希望令愛國愛港成為香港的核心價值,讓愛國精神扎根香港、社會,並深入民心。

教聯會今年5月以社交媒體、傳真、電郵等方式向業界進行問卷調查,收回588份回覆,當中包括120名校長或副校長,及138名國民教育統籌主任。調查結果顯示,84.7%受訪者曾舉辦中華文化體驗活動,84%曾舉辦內地考察活動,77.9%在特定日子舉辦國民教育活動,另有75.9%受訪者曾參與跟內地學校締結成姊妹學校。

被問到推行愛國主義教育遇到的挑戰,近六成受訪者表示正面對「人手不足」的問題,另有57.1%表示難以量度愛國教育成效,53.4%認為課時不足,另有48.6%受訪者稱專業培訓不足。教聯會副主席王惠成表示,在舉辦內地交流活動的時候,一名教師需要同時照顧30名學生,如果在考試後舉辦交流活動,學校便要調派更多人手,期望當局理解難處。

另一教聯會副主席蔡麗芳則提到,目前愛國主義教育的「祖國壯美山河」的內容,非常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期望教育局能提供更多支援,建議邀請航天員、運動員及抗戰老兵等來港舉行線上講座,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愛國主義教育。